徐北游看到這一幕,沒有說話,只是抬手示意秦穆綿和蕭元嬰暫且離開此地。
秦穆綿看著徐北游的背影,帶著蕭元嬰向后退去,同時也是輕輕嘆息一聲。
如今的徐北游比起當年初到江都時,要太多,相貌倒是沒有怎麼變,只是最大的變化,整個人的氣態了幾分為晚輩的恭敬和惶恐,多了幾分為上位者的霸道和獨斷。
正是這樣一個年輕人,一人一劍殺穿了江南,重現了上仙塵之后以一己之力大破一方豪強宗門的壯舉。
徐北游抬起右手,食指和中指并攏作劍指。
徐北游向那尊已經散發出璀璨金的佛門龍王。
龍王凝神以待。
劍指向前一點。
一道劍意橫貫天地之間。
徐北游與龍王之間,盡是茫茫劍意,再無半分他。
此中意氣,一劍殺佛。
劍意之后又有劍氣生出,滾滾前行,如奔雷炸響,有萬千騎兵踩踏大地之勢。
這一劍,直指那尊如在世佛陀的龍王
龍王的不敗金轟然震,金四散流溢,忽明忽暗。
徐北游一步向前踏出,鞋底在地面上踩踏出無數裂痕跡,下一刻他整個人如奔雷沖出,在后拖曳出一連串的殘影,以指代劍,點向龍王的面門。
龍王不得不雙手改結不明王印,在千鈞一發之際擋下了這一記指劍,整個人毫無還手之力地一氣退出近百丈。
徐北游隨而至,出指沒有毫停頓,無數劍氣瞬間將僧人徹底淹沒。
一味被挨打的龍王猛然頓足,雙腳立于大地之上,強行止住退勢,繼而在他的腳下出現無數細如蛛網狀的裂痕,通過這些裂痕,將徐北游的劍勢擴散至整個地面。
此時已經退到一座宮殿外廊中的兩人一貓,發現廊外地面上的細小石子竟然在微微跳,似如地之先兆。
徐北游始終出劍不停,雖然沒能立刻破去龍王的不敗金,但也不是做無用之功,細看之下,就會發現在龍王的金之上留有無數細微劍氣,每一道劍氣中又蘊含有沉重劍意,積多之下,猶如一座重山在龍王的上,只待一個合適時機,就可徹底發開來,為倒駱駝的最后一稻草。
前前后后半炷香的時間,徐北游以指代劍出劍一千有余,白僧人上便留下了千余道細微難見的牛劍氣,使得整個人被層層劍氣籠罩,如負重山。
看到這一幕,遠遠觀戰的秦穆綿難掩訝異之意,緩緩說道:“南歸這是要殺人誅心啊,若是他直接用誅仙,是是敗不過一劍之事,可南歸非但沒有用誅仙,甚至連劍都未曾出過,劍仙徒手敗敵,這讓佛門中人何以堪”
蕭元嬰聞言之后抿了抿,沒有說話。。
就在這時,傳來一聲如炸雷般的巨響,龍王被徐北游一指點中膻中,形還曾及地面,上所攜帶的沉重劍意驟然發開來,將地面炸出一個深不見底的大坑,龍王整個人直接墜坑底。
這一指幾乎是徐北游的全力一劍,劍氣浩,幾乎有移山之勢。
徐北游抬頭天,悠悠吐出一口濁氣。
然后他出手掌,掌中終于出現一劍,只見他做出一個橫劍而斬的作,在龍王將要站起之際,直接將大湖不遠的一座山
峰攔腰斬斷。
徐北游輕聲笑道:“都說仙人可移山倒海,雖然徐某不是仙人,但徐某今日卻要以一己之力強行搬山。”
他手中的天嵐一閃而逝,其后又依次出現十劍,除了暫時還在宋手中的赤練一劍,十一劍一起組一方劍陣,生生地被斬斷山峰的上半段向上托起。
山峰投下的巨大影仿佛要遮天蔽日。
徐北游駕馭飛劍,直接將山峰砸向龍王。
既然你這位佛門龍王修煉有佛門的移山大力神通,那麼我便直接以山石鎮,看你能否移開這座貨真價實的鎮之山。
顯而易見,徐北游是要以此生生過佛門龍王一頭,我徐北游一劍斬山,再移山而來,你若是連這座山都移不開,催不破,何談跟我分出一個勝負
既然你綽號“斗佛”,那便是與武夫一般,極為看重勝負,若是你敵不過我,哪怕這次不死,日后再遇到我時,心境上也會有難以彌補的破綻,一日勝不過我,便一日不能彌補,日日月月年年敵不過我,壞了心境,怕是在境界修為上再難向前咫尺。
殺人尚在其次,誅心為上。
一座山峰轟然下,徹底將龍王鎮其中。
塵土升騰,漫天皆是。
聲音震,幾乎要震破心房。
足足持續了大半柱香的功夫,這才塵埃落定。
徐北游收回十劍,只留天嵐倒持于手中。
短暫的沉寂之后,山崖驟然破碎,一時間落石如雨。
龍王在漫天石雨中緩緩起,隨之一起站起的,還有一尊數十丈高的佛陀法相。
正是這尊法相破碎了山崖,一顆菩提子懸于龍王頭頂三尺,灑落琉璃之。
一七彩背于龍王腦后綻放,大放明,普照四方。
當年佛祖留下了三顆菩提,一顆落青塵手中,一顆便是在這位佛門八部之主的手中。
巨大佛陀法相足有百丈之高,毫不遜于先前松贊活佛請下的諸多法相。
徐北游抬頭觀佛,臉上神既無敬畏,也無蔑視,而是視之無。
佛門有副偈子,本應無一,何染塵埃。
徐北游出手掌,再次握住天嵐,輕輕笑道:“一劍之后,有無皆同,盡是土瓦狗。”
當徐北游一劍斬出,劍氣滾滾,劍氣沖霄。
剎那之間,似有無數護法金剛瞋目裂,大喝大膽。
徐北游無于衷,一劍斬落。
浩劍掠過天地之間,然后一閃而逝。
佛陀法相驟然模糊,寸寸碎裂,所謂三尺氣概,劍仙風流,不過如此。
龍王面容肅穆,雙手合十,聲音低沉宏大地緩緩開口,“我見世尊。”
然后跌坐于地,一手指天,一手指地。
此謂天上地下,唯我獨尊。
破碎的法相化作一道金砂匯聚的長河環繞盤旋于龍王周,然后自頭頂灌注其。
龍王形暴漲至丈六高度,皮迅速染上了一層金黃澤。
西方有佛,其形丈六而金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