乍一聽見升, 姜有些茫然。不他, 過來開門的衛老頭也一樣。
“又要升了?前頭不是剛升過?”
衛老頭心里還犯嘀咕, 之前聽別人說過, 文想升職比較難, 因為立功的機會不多, 主要靠述職考評, 據評價決定升遷。哪怕運好的很多也是三年一跳,哪有像三郎這樣一年三跳的?
衛不清楚他爹在想啥,他邊走邊問:“爹今兒個是不是沒出過門?外頭傳那些聽說了嗎?”
“你是說國丈多行不義遭了雷劈?”
“嗯。”
“這事兒都傳瘋了, 不用出去就能聽見有人邊走邊唱,我們下午還在說能有這麼巧的事?是真的?”
衛點頭,說:“是真的, 怎麼個況不清楚, 人的確沒了。國丈一沒,他膝下幾個兒子全要丁憂, 就空出了職位來, 那職位要皇上不敢隨意提拔人, 有準備讓我頂缺。這事我進宮的時候聽皇上提了一句, 圣旨下來之前不敢說死, 爹你們知道了也別出去聲張,等等看吧。”
聽到說升吳婆子也從屋里出來了, 問他大概是升幾品?
“還不一定的事……”
“每回都這樣,我還不知道你?就說幾品吧!”
衛停頓一下, 跟著比出四手指。
“四四四、四品?”
“皇上有心將我調去通政司, 做右通政,是正四品,衙門里的三把手。”
吳婆子一就要往地上,好在邊上就是姜,姜眼疾手快扶了一把,才讓穩住。這會兒吳婆子整個人已經神游天外了,那模樣很像當初誥命加的時候,也是這麼一臉癡傻,啥事兒都顧不上,腦子里只有正四品,正四品京。
八輩祖宗在天有靈,祖宗保佑。
剛才一直沒吭聲的硯臺仰頭問說:“四品很大嗎?”
姜他頭,說著要是在地方上四品是很大的,在京城嘛,頭頂厲害的還多,“可你爹這麼年輕,這年紀很多都還在考舉人,能當四品厲害極了。”
硯臺聽著這話也很興,臉蛋紅撲撲的,姜知道他心里對男人存著崇拜,只是不說。
“對了,相公你說通政司,這通政司是什麼衙門?”
衛帶頭往廳里走,進屋之后坐下來才說:“員呈遞進宮的文書就從通政司走,還有民間冤,包括登聞鼓告狀的全都歸通政司管。那衙門里最大的是正三品通政使,通政使姓劉。劉大人年事已高,力不比年輕人,這兩年管的事越發了。那邊衙門大小事主要是左右通政商量著辦,國丈先前能攔下那麼多狀告他的很大一方面就是把持了通政司,堵了皇上一雙耳。”
“這個通政司比翰林院咋樣?”
“不好比較,翰林院是個修書編書外加給皇上讀書講經的衙門,這邊做學問的多,做實事的,活都清閑。讀書人稀罕翰林院出,這個出是塊好踏板。你有能力在這兒熬幾年就會去其他衙門,一直在這頭待著也不見得是好事。”
很多老翰林就是做學問厲害做實事不行,他們編書修書帶帶新選進來的庶吉士就是半輩子。多數人并不想在翰林院一待半輩子,他們只想拿翰林院當跳板,顯出才能好盡快去實權衙門。
衛走的這條路就是科舉出仕的讀書人做夢都想要的。
雖然沒直接說通政司好,吳婆子又不傻,能聽不懂?褶子都笑出來了,樂夠了才說:“這衙門好,以后再有嚴彧那種不長眼的說老婆子我不配封誥命,就讓他找你說,告狀你們管的。”
衛&姜&衛老頭:……
這角度有點刁鉆。
“昨個兒我還跟娘商量說是不是把院子改改,升了四品的倒是不好改了,這院子從五品住著都有些不襯,升四品后還住這兒,你同僚恐怕不方便登門。”
吳婆子也想起來:“那就別費事改,老頭子你去打聽看看有沒有大兩進或者小三進院子,偏一點沒什麼,要寬敞些,這樣他們兄弟各有各的屋,以后再添人也能住得下。”吳婆子盤算著院子買大了估還得有兩三個下人,門房要一個,還要使婆子,生火做飯洗裳收拾屋子這些得有人做。至于丫鬟……丫鬟就算了吧,想到金環就頭疼。
衛老頭將宣寶摟在懷里,問:“之前還添了畝,余錢夠嗎?這個一進院三郎說買得便宜,都用去二百兩,三進院子不得要個千兒八百的?要是沒有差的,好一點則就是一二千兩。”
吳婆子也在心里算了筆賬,算下來說肯定夠了。
“皇上賞那幾次就有不,添畝是小頭,大頭我著。現銀就差不多了,咱們搬出去之后這院子總要手。你總想著三郎四年之前二百兩買進的,不想想當時人家是著急用錢賤賣了,咱搬過來住了幾年,三郎在這兒節節高升,這是吉宅,只要咱說要賣多的是人搶著要,大戶人家買進改一改,改完就是個一進的讀書別院,風水好并且環境清幽,你別把這院子想得太賤,真要手沒準能賣出三進院子的價錢。”
吳婆子吹完衛老頭信了,想想可不是嗎,這院子是他館選取中之后買的,住進來之后一路從沒品階的庶吉士做到侍讀學士,跟著還要升四品,“這院子住著好,那還搬啊?”
“我這話說出去忽悠別人的你第一個信了?別人不知道你還不知道是媳婦兒旺家?”
姜不敢居功,說是相公能耐。
也不是親之后才會做夢,之前也做。只不過之前大災大難不多,做那種夢的次數也。夢只能避禍,要升發財總要看自己的能耐。一家子能從鄉下搬到京城來,好日子是相公掙的。
“你倆功勞都大,別推來推去了,說正事。老頭子你跟著就尋起來,院子不能太差,要看得過去,打聽到了就告訴我,咱作麻利些。”
大人討論正事的時候硯臺沒話,待他們商量好了,硯臺才晃著兒說:“是要搬家了嗎?”
“是啊,等你爹升了咱們搬個大院子。”
“搬了大院子娘收拾起來多累呀。”
真是個大寶貝,小人兒一個就知道心疼親娘。姜笑盈盈解釋說現在院子小住不開不方便添人,以后地方大了,有人伺候著能比現在輕省,到那時都不用進灶屋,到時辰就有人擺飯,吃好放下筷子就有人進屋來收拾。
這下硯臺喜笑開了:“那爹什麼時候升呀?”
衛:……
愁的是他,著急的也是他。五歲娃兒想這麼多,長大之后心眼不得跟篩子一樣?
皇后娘家已經掛了白,在準備辦喪事。假如國丈不是讓雷劈死的,正常來說他那些子弟門生都得排隊前去吊唁。該哭的要哭,該寫文章歌頌的要寫文章。別說這些人,他之前做太傅的,人沒了皇帝都該領著皇后去走一趟,送些面過去。只要皇帝去過,文武百不去嗎?
現在這些全都沒了,除了自家人不得不去,同僚能躲則躲,都怕引火燒。
國丈活著的時候轟轟烈烈,死后竟然冷冷清清。
皇帝倒是沒下圣旨去責罵他,也就是由著百姓議論,他下了道口諭,讓皇后在坤寧宮靜養,這等同于足。皇后娘家兄弟全都摘了帽,職位空出來之后,皇帝迫不及待頒下圣旨,提拔親信補齊缺口。提拔上來這些一時間了百關注的焦點,其中又以右通政衛大人最為扎眼。
他作為四品京實在太年輕了,年輕,并且容貌出眾,青年才俊說的就是他。
皇上真看重他,看重到只用了區區四年就把人從庶吉士提拔右通政。這和翰林不同,通政司是機要衙門,聽的是百姓的聲音,管的是上訴申冤之事。他這麼個剛直不阿的去了,以后有樂子看。
圣旨下來,許多人都不敢相信這是真的,年頭上他還是六品,才提拔從五品不久,現在卻升上四品了。翰林院同僚明里恭喜暗中嫉妒,衛無所謂任由他們嫉妒,換了衙門之后要見一面就不容易了,這種場面應該珍惜。
他同屆的榜眼探花還在翰林院里,兩人眼都紅了,更別說不久之前才倒了霉最近頹在家里很不得志的嚴彧。
聽說衛當上右通政,嚴彧傻了半日,就一個念頭:這不是真的。
百都知道衛是前紅人,但也沒想到皇上這麼寵他。他這兒升得比世家子弟還要快,快不知道多倍。
可以說是有機會直接提拔,沒機會創造機會也要提拔。過去一年間提拔三回,頭年春天他還是七品編修,送信回去的時候也就六品侍讀,老家那邊只知道他升侍讀了,打死也想不到他已經當上四品。
隨著衛升,吳婆子和姜的誥命品級也跟著升了一檔。
之前是五品宜人,現在實實在在四品恭人了。
消息傳出來之后,左鄰右里第一時間全來道賀,馮掌柜也備了禮來,還沒來得及說吉祥話就被吳婆子住:“馮掌柜你人面廣,煩你幫著打聽打聽,看誰家有空著的三進院子賣。我兒升了四品,一進院住著就有些不像話了。”
“這院子的確襯不上您,您放心,我回頭就打聽看看。”馮掌柜問了一下他們大概能出多錢,吳婆子說一千五以,不要太差的。
現代文學院學生穿越到古代還成了上門女婿以前自己不吃香的職業,如今則成了讓他一路坐擁權利與金錢的資本。
【穿書+悍妻+萌寶+種田+甜寵】 醫學大佬沈螢兒穿書了,兒子是未來的滅世大魔王, 剛生下孩子她男人就死了,婆家人說她兒子是剋星轉世,娘倆被攆出家門。 沈螢兒不靠天不靠地,就靠自己那雙手。 她醫術高超,敢跟閻王爺搶人,成了一方‘小華佗’。 她種的地,畝產千斤,家裡糧滿倉。 她養的豬,膘肥體壯,村里人人都羨慕。 經商,打鐵,寫作,十八般武藝她都會。 想娶她的男人擠破了頭。 沈螢兒:“哼,男人?那玩意兒咱不稀罕!” 反派小寶寶捏緊小拳頭:“我長大了保護娘!” 娘倆小日子過得紅紅火火,不料半路殺出英俊高大的男子,對她糾纏不清 那男人還帶著個娃,小豆丁仰著和她有七分像的包子臉喊,“娘親,抱!” 沈螢兒摸著自己肚子,一臉懵逼。 某人圈她入懷,咬著她的耳垂得意的笑:“為夫力氣大,一箭雙雕!”
接檔文《廢帝基建攻略》,歡迎預收呀~問:爹是漢武帝媽是陳阿嬌是什麼感受?劉談:謝邀,人在漢朝,剛下時光機,有點暈,這個問題,如果是穿越之前問我,我要噴提問的人無知,陳阿嬌有個毛的兒子,現在……哎,有些作者為了紅真是什麼都敢寫。如果有人想要體驗一個處心積慮想廢后的爹,一個處心積慮想廢太子的媽,我可以把位置讓給你,真的。————順便補充幾點:第一,陳阿嬌陳皇后,她是重生的。第二,現在太子是我哥劉據。第三,其實我親媽是后宮某氏。哎,不說了,我要去偏遠地區努力搞基建了。PS:每日三更,分別是中午12點,下...
柯悠然重生醒來,代替小姑嫁給逃荒而來并且摔斷腿的段三郎。奶奶惡毒、小姑陰險、堂妹惡勢……面對一家極品如何保護癡傻父親,軟弱母親,弱小妹妹。醫圣、毒尊追著求收徒。各大家族跪求合作。治斷腿、解奇毒,看她如何從一無所有到富甲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