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古代言情 穿成早死的炮灰原配,我怒嫁反派 第164章 讓錢生錢

《穿成早死的炮灰原配,我怒嫁反派》 第164章 讓錢生錢

呂頌梨一行車隊進冀州地界之后,緩緩往東北方向進,村莊變得集起來。

他們一行人也不進村,五十多人呢,進村陣仗太大了,怕會引起恐慌。之前進青溪村,那是因為大冬天雪大,在野外宿會凍死人的。

他們現在一般就在村子附近找地方落腳,盡量不去驚擾村民。

住在村子邊上,他們換東西也方便。

不知道怎麼開始的,他們車隊會拿資和當地的村莊換一些當地獨有的土

雖然他們糧食充足,但偶爾換換口味也是不錯的。他們的資畢竟是從長安城帶出來的,當地人很愿意和他們換。

除了本地特吃食之外,呂頌梨他們還會有意識地收集一些當地的優質糧種。

然后契機就發生在某次換時,當地一老漢拿了半麻袋自己采集晾曬的草藥,想和他們換些長安城來的布料。

負責兌換資的小伍拿不準,不好和他換。

這一幕剛好被呂頌梨看到了,走了過來,“等等,我看看。”

呂頌梨不止看,還用手掰斷了一小截,嚼了嚼。

認出了這半麻袋呈圓柱形或長圓錐形的柴胡,正是涉縣柴胡,其大,表面黑褐或淺棕,質且韌,難折斷,氣微香,味微苦。

涉縣的柴胡和連翹,在后世乃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也是俗稱的道地藥材。

老漢侃侃而談,“這位夫人,你別看我這一麻袋的草藥其貌不揚,但真的能換錢。”

呂頌梨笑道,“大叔,你這話我信,你這一麻袋東西其實是一種柴胡的藥材,拿去城里的藥店,能換錢。”

老漢朝豎起大拇指,“是的,每年我們縣城都有做藥材的來咱們村里收這種藥材哩。”他們村子里知道這個東西能賣錢后,每年都會去野外采集回來賣給來村子收購的商販。

Advertisement

“除了柴胡以外,那些藥材商是不是還在你們村子收購另一種藥材啊?”呂頌梨說的是連翹。

老漢再次豎起大拇指,“這位夫人,你是識貨的。”

“大叔,你這些柴胡我們要了,你想換什麼就和他說。”呂頌梨指了指小伍。

小伍機靈地上前招呼,“大叔,你想要什麼花的布啊?我們從長安城出來的時候帶了不,你過來瞧瞧吧?”

老漢笑呵呵地跟上前。

呂頌梨提著半麻袋的柴胡回到臨時駐扎地,看著那半麻袋的柴胡陷了沉思。

他們從青龍寨那里繳獲的金銀財寶還沒有進行分贓,不,是還沒論功行賞。

不過論功行賞的方案已經確定下來了。

整個方案的基調是:全隊人員,見者有份,畢竟大家是一起承擔了風險的。

只是員之間有出力多和出力的區別,以致貢獻大小不同,分到的賞賜多不一而已。按照員貢獻大小來區分的話,暫定劃分為五個梯隊。

對于這個方案,大家都非常高興。

論功行賞,秦家人自然是分得財最多的團隊。

因為出力最多的第一梯隊的人,秦家就占了四人,同為第一梯隊的還有徐正和楊威。

聰和楊威鏢局的副手楊子發以及四個差役算是第二梯隊。

第三梯隊自然是秦晟帶領著的負責偵察的士兵們,他們出力也不

第四梯隊是楊威鏢局的鏢師們,他們算是打打外圍的人員。

秦家的眷和孩子們算是第五梯隊,他們重在參與,分得的賞賜也最,頂多算個人頭費。

而且因為裘海的私庫是秦晟帶人發現的,額外獎勵了秦晟和當時跟著秦晟巡邏的大兵們一筆。

這些繳獲的財,本來第一時間就應該論功行賞,將金銀財發放落實到個人口袋里。但是徐正和楊威等人考慮到他們還需要長途跋涉,自己拿著的話,萬一丟了怎麼辦?還不如先不分,統一放在一兩輛馬車上,方便看守,還不容易丟。在抵達平州前,再分發到個人手里。

他們兩人的顧慮不無道理,于是,這些財就暫時沒分下去,但是每個人分得的金銀多,都是記錄在冊的。

呂頌梨思索這些,主要是見不得那麼多財富被閑置。

前世的閨常說,你不理財,財不理你。

好吧,承認,是了,想玩金錢的游戲了。俗話說,有錢不賺王八蛋。冀州那麼多道地藥材,恰好又是這方面的行家。機會擺在眼前,本錢也有,為什麼不試試?

在心里盤算了半晌,覺得的計劃應該是可行的。如果他們愿意,決定帶他們一次,大家一起有錢出錢,有力出力,讓錢生錢,滾起來,實現共同富裕唄。

至于有多人會響應,無所謂啊,反正有把握秦家肯定會支持的。

秦晟去河里弄了幾尾魚回來,就看見妻子在發呆,“在想什麼?”

呂頌梨讓秦晟將秦珩和秦昭請來,然后將自己的計劃和盤托出。

秦珩:想法很好,試試。

秦昭:六弟妹這是又要折騰啊。

秦晟:錢嘛,要用就用,不用問我。

對于這個想法,秦家三兄弟都是支持的。秦家分得的那份銀子,全部都來支配。

他們想得很開,反正用的財本就是意外之財,而且這筆意外之財的獲得,出力不,現在要用就用吧,掙了固然是好的,虧了就當從來沒有過唄。

秦家這邊統一了想法之后,就召集了大家伙來說這事。

“……事就是這樣,現在給大家半個時辰考慮,愿意投錢的就投,投多投都可以。等掙了錢,會按投的份子錢分紅。不愿意的,不投也可以,但是此行的盈虧,都和你們這部分人無關。屬于你們的那部分錢財,我們是不會用的,放心。”說完這句,呂頌梨就喊散了。

這件事影響了整支隊伍的所有員,大家三三兩兩的湊在一起商量起來。

小魯和丁哥四個差役找到徐正,“徐押司,這事你怎麼看?投還是不投?”

“我決定投。”

“投多?”

“全部啊。”

“徐押司,大氣!”

知道了徐正的決定后,四個差役又湊到一邊去嘀嘀咕咕了。

楊威鏢局的鏢師們把楊威團團圍住,問他的意思。

“投,老子全投了!”

聰這邊的士兵團伙就默契多了,懟上,全懟上去!跟著六爺,有吃!

最糾結的是楊威鏢局這邊的鏢師兄弟們,其中就有膽子小的,只打算投一半,反正秦六夫人說了,這也是可以的。他們想好了,就算虧了,他們還有一半在手上呢。

可是剛暗暗下了決定的他們,看到一直玩得好的兄弟全投了,不由得又猶豫起來。

比如劉毅,看到小伍全投,忍不住問道,“小伍,你咋也全投進去了?”萬一虧了,豈不是白忙活了?

小伍知道劉毅的猶豫,兩人玩得好,他不免想勸他兩句,“阿毅,你覺得你自己這里怎麼樣?”小伍指了指他的太問,“覺得自己聰明嗎?”

劉毅以前覺得自己聰明的,至他覺得自己在楊威鏢局那麼多兄弟里面,是聰明的那一小撮,但這次跟鏢的經歷,讓他不懷疑他真的聰明嗎?

“行了,你不用告訴我答案了。我想說的是,我們不聰明不要,跟著聰明人走就是了。這一票,徐押司、楊總鏢頭都跟著全押,你覺得他們傻嗎?”

劉毅:不,他們可不傻。

小伍覺得該說的都說了,牛不喝水,難道還能強押著他們喝不

聽人勸,吃飽飯,劉毅最終還是決定跟著大伙兒全押!

干了,贏了翻做主:虧了的話,大不了就當這筆財富沒來過。

有一就有二,羊群效應可不是說說而已的。最后,大家都全押了,沒有一個掉隊。

于是,他們打山賊分到的那筆財富就被呂頌梨很好地利用了起來。

等后面,大家坐等分錢的時候,這些膽子小的,無比慶幸自己隨了大眾。不然,本來境況差不多的兄弟,將會就此拉開一大截差距。這事真發生了的話,他們真的會悔得腸子都清了。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