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軍事歷史 山溝皇帝 第二千零一章 普通人到了古代也能當科學家

《山溝皇帝》 第二千零一章 普通人到了古代也能當科學家

這幾個人清一都是皇家理工學院里的教授,也就是林輝、韋慶欣等數幾個人。

為何他們就能夠和李軒輕松流?

聽他們喊李軒的稱呼就知道了,一個個都著老師呢……

因為皇家理工學院里的這數幾個教授,才算得上是李軒的真正學生,都是早年李軒親自教出來的,哪怕是后來沒有直接教學了,但是他們也是經常咨詢并和李軒討論一些學問題。

李軒本并不是什麼科學家,但是前世好歹也是一個接過十六年正規教育的人,同時還于資訊炸時代,腦子里知道的東西還是不的,哪怕很多東西都是皮,一點表象。

但是站在無數科學家巨人肩膀上的李軒,他所知的這些皮,甚至對于他個人來說只是常識的東西,在這個時代里都是最頂級的科學。

因為后世普通人所習以為常的常識,那都是無數先輩科學家嘔心瀝研究出來的。

而這些常識、些許的皮再加上當年上學的時候學過,現在保存的許記憶,就足以對韋慶欣這些超級天才們啟發!

對于科學家來說,各種研究很多時候都是盲人象,從無數個可能里尋找出一個答案。

但是李軒呢,很多時候都是直接告訴他們答案了……

比如韋慶欣的電磁統一理論搞出來之前,之際上李軒就讓皇家理工學院的人開始搞什麼發電機了,搞電報了。

Advertisement

又比如飛艇之類的,李軒老早就告訴他們,別折騰了,先用氫氣,然后嘗試用氦氣。

還有其他很多東西,李軒都是直接告訴了他們答案,而皇家理工學院的很多工程和試驗,其實都是對這些答案進行反推。

從而再建立起一整套完善的理論。

所以別以為一個普通人在古代,很多東西不懂就不能對科學發展進行推了。

實際上影響大了去!

比如說放大鏡,這玩意很多人都知道吧,如果不知道也沒啥,眼鏡總該知道吧,你邊肯定很多人戴著眼鏡。

通過這玩意,你就能知道凹凸鏡能折線。

實在還不行,那麼再退一步,你隨便找個玻璃杯倒上水,然后通過裝滿水的玻璃杯看過去,是不是覺得景象不一樣了,然后你把筷子放進去,就會發現筷子彷佛憑空折斷了一樣,或者你都懶到放筷子,直接手指進去看也是一樣的效果……

上述這些,不管那一個,你都能發現一個現象:從一種明介質斜另一種明介質時,傳播方向一般會發生變化,這種現象的折

對于我們普通人來說,知道這個原理沒啥卵用。

但是對于韋慶欣教授這樣的超級天才而言,用可大了。

怎麼說呢,普通人腦子沒那麼靈活,但是人家腦子靈活的很,你一說線會折,人家說不準立馬就聯想到利用這玩意造個超級遠鏡觀察宇宙中心去了……

因為線的折可以延遠鏡、顯微鏡之類的,遠鏡可以延發現為天文遠鏡,然后觀察各種天,進而延出天文學。

顯微鏡可以觀察微觀世界,然后就會看到各種微生,進而延出整個微生學科。

當發現了細菌后,就能進一步觀察了解到,人生病大多都是由各種細菌之類的微生的,如果研究的足夠深,還能發現病毒呢……

哪怕換個角度,比如人人都會得的冒,稍常識的人都知道這是病菌侵襲,既然知道了這是病菌,那麼就可以反向研究顯微鏡,然后觀察找到細菌,同樣也能夠進一步延發展整個微生學。

所以可別小看任何一個生活在二十一世紀網絡資訊炸時代里的正常人的知識儲備量!

隨便拉出來一個,包括你我,放在十六世紀這種科學蠻荒時代,那都是迪生、因斯坦、牛頓等科學家的結合

當然了,前提是只手也不腦子……

就和李軒一樣隨便說兩句,給韋慶欣他們一個啟發就行了,你真讓李軒折騰什麼蒸汽機燃機電報之類的,這就有點扯淡了。

畢竟李軒知道相互作用力,也知道飛機的升力,不代表李軒能造飛機啊……

所以,李軒這才早早建立了皇家理工學院,因為他需要一大堆的天才科學家們在他的指引下,重新建立一整套完善的科學系。

韋慶欣教授,就是這些人里的佼佼者。

這些佼佼者們是經常和李軒聊一些學問題的,李軒也沒把他們當臣子看待,更多的時候還是把他們當代學生看待,有時候甚至干脆是把他們當朋友看待。

當學生是因為親切,而當朋友看待,那純粹是因為不管是韋慶欣還是林輝,李軒的這幾個學生都是同一類的人。

他們都擁有超高智商,并且沉迷于科學,為了鉆研科學對外界的事務一般都不太關注乃至不在乎。

這并不是說他們商低,不通人世故之類的,而是其他人太蠢,跟不上他們的思維。

這就好比一個正常人生活在猴群里,這人也不會和那些猴子們說話扯淡的,但是其他猴子們就覺得你傻乎乎的,甚至是個瘋子……

實際上,他們這幾個人也有正常的人世故,只是很或者懶得對普通人表現出來而已。

對尋常世俗事務并不關心,或者說不在乎,這就讓韋慶欣他們在外人面前,是一個很難相的人

但是李軒現在就喜歡和這幾個學生流,因為這樣李軒可以很輕松和他們只討論技問題,而不用考慮什麼政治之類的問題,因為他們本不在乎什麼政治問題!

不是他們不懂政治問題,他們其實大部分人看的更

只是他們不關心不關注而已!

他們關心的是宇宙的本質,追尋的是宇宙的真理。

實際上,如果不是他們對科學始終保持著超高的關注和熱,他們也不可能做出這些績。

大唐人口數以億計,智商超群的人其實很多,以大唐帝國的天才選拔系,每個地方每年都會冒出來一些智商超群的所謂神通,說起來一個個智商都不低,但是最后能夠考皇家理工學院的卻是沒有幾個。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