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末世 開局天災,我靠囤百億物資躺贏 第449章 攪得姜寧不得安寧

《開局天災,我靠囤百億物資躺贏》 第449章 攪得姜寧不得安寧

霍翊深將姜寧摟進懷里,“你別胡思想,他未必會出事的。”

姜寧就這點不好,殘酷的長環境,經過兩次末世,導致遇到事容易悲觀,往最壞的結果想。

“他是軍方基地的首長,肯定知道國家會重建家園,板塊撞過去好幾個月了,全國各地不基地的幸存者都找過來了,如果他沒有出事的話,為什麼還沒到?”

“海上洋流復雜,很多時候不是人為能控制的。他現在沒到,或許是方向反了,但遲早會到的。”

自責疚,霍翊深安道:“阿寧,即使你當初決定帶他走,他也不會走的。”

姜寧一時啞然。

是啊,顧庭林不會走的。

從接國家任務那一刻起,他的命運就已經注定了。

他的命,是屬于國家屬于人民的。

如果姜寧強行帶他離開,他只怕后半生都不會安寧。

姜寧理解,似乎又不理解。

“你以前救了那麼多人,最后的下場卻……你后悔嗎?”

霍翊深冷靜回想,“不后悔。”

只是,老天爺給了他重新選擇的機會。

他選擇換一種活法。

但不得不承認,世間安得兩全法,他每次看到舍家衛國的軍警們,心里的滋味并不好

畢竟,他當了逃兵。

所以,霍翊深理解顧庭林的選擇。

哪怕姜寧將空間的事如實相告,他的選擇依然不會變。

Advertisement

“如果強行將他帶走,你們的關系只會惡化。”

其實姜寧自己心里清楚,哪怕重新選擇一次,可能依舊不會開口,因為顧庭林的答案不會變。

但是……每用一次空間,都覺得自己欠了顧庭林。

沒有承認他的份,卻又在著他給的福利。

這種割裂,攪得姜寧不得安寧。

“我相信他會熬過來的。”霍翊深握住冰涼的手,“阿寧,如果你們能相見,我希你能遵從心的決定,不要讓自己憾跟后悔。”

心的決定?姜寧到現在都沒弄明白,對顧庭林到底是得了空間的疚,還是說到可憐的那丁點脈親

又或是對他為國家軍人犧牲自己的尊重。

“一時間想不清楚很正常,時間會給你答案的。”

姜寧想想也是,靠在他肩膀上冷靜下來。

晚上,將推拉鐵門關上,豆豆跟狗子睡372,姜寧跟霍翊深睡370,中間當是客廳隔開。

地方窄,兩人躺平挨著,并沒有多騰挪的空間。

但重新回到人類世界生活,心還是踏實的。

早上天微微亮,1-3區熱鬧起來,在編軍人按時起床干活。

鋼板不隔音,各種乒乓響,持續半個多小時才消停下來。

三人一狗沒事干,賴到快八點才起來,進空間刷牙洗臉,然后出來吃早餐。

吃的是原味湯

還沒打算定居,姜寧不著急種土豆,而是打算逛華城基地。

將狗子裝進登山包,三人帶著沖鋒舟離開。

這片海域選得好,除了汐時浪可達兩三米高,其他時間還是比較安靜。

如果填海造島功,非常適合人類居住。

據說,選址時用了道家的八卦羅盤,以及先進的科學探測。

總之,是塊不可多得的風水寶地。

沖鋒舟不快,緩緩在建的海上平臺轉。

除了AB區已經完,其他平臺都如火如荼,邊建邊將幸存者往里面遷。

吵是吵了點,但安全防護沒有問題。

看著大型海建設備,姜寧驚訝道:“基地還沒通電,這些設備一天得耗多油?”

霍翊深打量在建平臺,“大型設備不停工,應該配的是核能,否則無法長時間施工,小型設備是吃油的。”

姜寧覺得有可能,畢竟大設備沒有排煙管。

真的很大,宛如螞蟻看大象,這就是國家基建,全球造島神話。

可是,為什麼搭建平臺跟造島不同時進行呢?

將海底地勢抬升,搭建平臺應該更容易才對。

天災前,天鯨號跟天鯤號就已經是人造島嶼的神化,在它們的基礎上修改設計就行,為什麼不用呢?

當然,姜寧是門外漢思維,現實中的專家應該有自己的考量。

除了大型設備,施工現場有很多工人。

只要參與建設,不管是在編軍人或普通幸存者,必須無條件服從安排。

畢竟不是天災前,石油每天都在減,能節約的還是要節約,但凡人能上的就得頂上。

基地構建恢宏,是六個在建平臺繞一圈就快三十公里,如果二十個建好的話,是一座很大的城市。

華城,只要沒有天災刁難,指日可待。

看到有船在捕撈海洋生,姜寧好奇地湊過來,“能吃嗎?”

打撈者穿著防護服,幾人合力將漁網從海里提上來,“現在可不敢吃,是科研部要進行實驗,看有沒有辦法將魚類的毒素清除掉。”

自從海洋被遠古病毒污染,人類就幾乎失去了類來源。

幾年下來,幸存者變得很差。

只靠吃青菜或雜糧,本無法恢復,還是要想辦法獲取類的。

科研部潛心鉆究數年,好像已經有眉目了。

一旦取得突破,就會有源源不斷的源。

總之,離大口吃的日子不遠了。

見他們格好像還行,而且肯跟人嘮嗑,姜寧趁機問道:“如果想吃該怎麼辦?”

提問,大叔們忍不住笑起來,“那還不簡單,吃蛆就行。”

蛆?

糞水里爬的那種嗎?姜寧的胃瞬間不好。

“那可不,蛆有富的蛋白質,可不是頓頓都能吃上的。”

姜寧胃里翻江倒海。

豆豆年紀小見識見過蟲子但沒有見過糞水里爬滿的蛆,“叔叔,蛆怎麼長出來?”

“科研部培育的,好像是用腐發酵來養的。”

大叔們都是有生活經歷的人,有的吃能保證需求就行,其他的不要多問多想,純屬給自己找罪

管它怎麼來的,吃不死人就行。

問題讓人生理不適,姜寧選擇忽視,“魚類的病毒真能清除干凈?”

“可不敢肯定,但科研人員有信心的。”

作業人員忍不住憧憬,“真要有那麼一天,我們要天天吃,把前幾年的份都找補回來。”

自從染病毒后,人類對停止捕撈行為,海洋生繁衍得特別快,每次撒網都能滿載。

逛完一圈,姜寧返回B區,剛好看到管理員在張招聘啟事——種植員。

豆豆瞬間來了興趣,反復看了幾遍才離開……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