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末世 開局天災,我靠囤百億物資躺贏 第242章 一天四季

《開局天災,我靠囤百億物資躺贏》 第242章 一天四季

睡覺之前,姜寧取出被子,“豆豆,晚上要是冷就蓋被子。”

收音機有及時通報,沒有聽到何天明的擴音喇叭,有可能是收音機沒電,霍翊深轉達消息,“氣象部門通知,極晝來了,早晚溫差很大。”

于是,擴音喇叭再次響起,提醒社員要穿加被,預防冒。

這不是開玩笑,一旦得病熬不過去,那就得死。

一覺到天亮,睜開眼發現上蓋著毯子。

姜寧抬頭看了眼墻上的溫度計,20度。

枕邊空空的,霍翊深不見了。

拉開窗簾,果然見他帶著狗子在臺上鍛煉,連豆豆都在。

呃,是墮落了。

早上20,中午37度,晚上18,氣溫跟過山車似。

天黑的時間又延后了,9點。

一天天的,除了吃還是吃,電視也看膩了,對練不過兩個小時,看書又看到發慌。

做咸魚,也不容易。

實在無聊,霍翊深建議,“要不,做點吃的?”

現在獨幢離得遠,做味道輕得不會飄出去。

以后搬到新城區,哪怕別墅也沒這麼寬的樓間距。

姜寧沒意見,“做包子跟云吞?”

這次不忙碌,純粹就是打發時間,想做的時候才做。

包,菜包,花卷,豆沙,饅頭,云吞,餃子,釀粄,韭菜盒子,面條……

Advertisement

益求,外形都很好看。

一個月下來,還是囤了很多。

這時已經凌晨1點才天黑,5點天亮,白天30度高溫,晚上卻只有10度。

拜極晝所賜,廣大幸存者們兩小時就要換一次服。

要是出個門,其他都不用帶,背包里凈是一年四季的服。

一個疏忽,著涼冒了。

鬼天氣讓狗子很煩惱,不知該長還是褪

姜寧將恒溫給它套上。

雖然極晝,但三人還是按時作息的,嫌刺眼可以拉上窗簾,不輕易搞鐘。

要說極晝的好,一是照時間長,農作加速生長,二是黑夜短,讓犯罪率相對降低。

不過,跟咸魚躺的姜寧沒關系。

倒是豆豆很高興,“嫂嫂,我種的花生發芽了。”

小家伙上種植,不但種花生還有青菜。

狗子在旁邊幫著刨土,不管樓底下的夢夢如何深喚,它都不帶搭理的。

姜寧看出來了,落花有意,流水無

站在臺上,看到3號樓的木工在做家

姜寧有些好奇,傍晚打水時特意走過去,“涂師傅,你會做船嗎?”

“船?”涂師傅是本地人,年輕時在龍舟廠做過學徒,“小船沒問題。”

城是魚米之鄉,水網錯綜發達,老一輩的本地人家里都有木船的,沿著水網穿梭。

涂師傅好奇,“你想做船?”

姜寧點頭,“我的橡皮艇在極寒時凍化了,這鬼天氣萬一哪天洪水滔天,我躲得沒躲,要不你幫我做2條?”

“做船要老杉木才行,而且得上桐油。”

桐油他倒是還有,就是木材搞不定,手里沒多輔助工,木船最多寬1.8米長3米左右,再大容易出問題。

姜寧覺OK,哪天真要在海上漂流,橡皮艇跟沖鋒舟都容易壞,還是木船比較堅固。

雖然還有游艇游,但誰會嫌資源多呢?

跟涂師傅閑聊了會,得知他還會做木盆木桶,姜寧果斷又定了七八套。

做木工費功夫,涂老傅要了150斤的紅薯作為報酬。

姜寧佯裝猶豫了下,然后答應下來。

兩天后,開了輛貨車回來,將需要的木材卸在3號樓門口,“我朋友也想要木船,還有桶跟盆。”

越到后面,很多高科技的產品越不能拿出來,需要老件充門面。

能賺300斤紅薯,涂師傅樂呵壞了,臉上笑出褶子,不忘上兒子幫忙。

兩批貨,第一批是半個月后,第二批是一個月。

不得不承認,木船不僅厚實還打磨得,連船槳都刷了桐油。

姜寧放進空間測試,確實不會滲水。

于是,又找到涂師傅,“我朋友把木船倒賣出去了,想要跟你再訂6條。質量一定要保證,指不定以后還有生意。”

接到新生意可把涂家高興壞了,離囤糧買房又近了一步。

這時徹底沒了黑夜,經過生鐘調整,奧園的人已經習慣過來,巡邏隊員兩班倒,主要任務就是盯著農作

種在黑土花園的草藥長勢良好,像溪黃草這類草本植長得特別快。

姜寧已經芊了好幾次,種了十幾個平方,再過段時間就可以收割曬干。

龍節草長勢稍慢,但也已經開椏條,土里新冒了好幾個芽點。

姜寧隔三岔五給它拍照,記錄它的長歷程,一遍遍對比醫書上的圖片。

嗯,越來越像了。

但是,差異還是有的。

霍翊深篤定,“是它,錯不了。”

行吧,他說是就是,反正這家伙向來穩重,不是滿跑火車的人。

既然搞定一款,還有另一款呢?

姜寧問道,“你們當時去哪找藥的?”

“東樵山。”

東樵山不止是省四大名山,同時還是道教七天名川,海拔高地勢陡峭,山頂常年云霧繚繞,位于在惠城管轄的縣級地。

姜寧詫異,“好幾百公里,你們怎麼會找到那里去?”

“霧霾讓環境更惡劣,教授跋山涉水將周邊都找遍了,最后只能去東樵山運氣。”

沒想到,還真的找到了。

現在是極晝,出行相對安全一點,姜寧有些心,“要不,我們去一趟?”

連他都能染,更別提跟豆豆了。

姜寧可不想把肺都咳出來。

霍翊深稍作沉默,“我去一趟,你跟豆豆留下來。”

“為什麼?”

“地震雖然沒把東樵山震塌,但山已經非常危險,一個不小心就會塌陷或巨石滾落。”

上輩子,護送小隊在找藥過程就犧牲了三名員。

霍翊深不想讓姜寧經歷這些。

“就是太危險,我才要跟你一塊去,如果躲避不及時還能進空間。”

上輩子他運氣好,不代表這次同樣走運。

然而,霍翊深愣是不同意。

姜寧眼波流轉,退而求其次,“我們先去錦石山看看,要是沒找到再說。”

錦石山同是省四大名山,是座沉寂了億萬年的死火山,無論海拔跟地勢都沒有東樵山險峻,獨特的地貌滋養了很多

關鍵是這座山屬于城,離城區只有80公里左右。

霍翊深不想打擊,“上次找過了,沒有。”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