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府衙,姚廣孝向朱拓作了專題匯報,詳細介紹了如今晉地的政務況,著重貫徹朱拓的方針部署,全面抓好晉地員的思想教育,保障晉地員的思想和朱拓于同一戰線。
對此,朱拓對姚廣孝的工作給予充分肯定,并提出了以下幾點意見。
您說得對。
就按您說的做。
您想做什麼做什麼,不必問我的意見。
最后,姚廣孝對晉地員的思想進行了深刻剖析,并向朱拓提出一點建議,如今戰事結束,將士們的功勞也統計完畢,希朱拓能親自出面,為全將士進行封賞。
聞言,朱拓大喜,躍躍試道:“這種事,也要本王親自來嗎?”
“當然!”
其實相較于中高層員的嘉獎與封賞,底層將士們的嘉獎和封賞沒有太多講究,并不需要朱拓親自出面,直接由府嘉獎即可。
不過姚廣孝想的比較遠,如今朱拓在晉地的聲非常高,無論是民間、還是場,所有人都唯朱拓馬首是瞻。
當然了,朱拓在軍隊中的聲也高,不過為了進一步擴大朱拓的影響力,那麼嘉獎的事,就必須要讓朱拓親自來做。
一旦肅王重賞了底層將士之后,這些底層將士就會懷念朱拓的恩德,以后如果能長為中下層武,那麼朱拓的影響力就會進一步擴大。
到了那個時候,朱拓對于晉地的控制力也更上一層樓。
桀桀……
如此一來,就算朱拓今后回京,那晉地的將士也是牢牢屬于肅王的。
今后如果那啥,這就是一不小的助力。
朱拓挲著下,沉思道:“嘉獎這種事,按照朝廷規章制度來就行了,朝廷前些日子剛撥了一筆銀子,正好發給將士們。廣孝啊,這種事讓本王來做,你是不是有其他想法呢?”
“大王怎能憑空污人清白?”
姚廣孝一愣,大聲辯解道:“貧僧一心為公,因為知道大王惜將士們,所以這種事特意讓大王來做。如果大王嫌累不肯做,貧僧明日便讓其他人去做這種事。”
“呃,本王也不是這個意思。”
朱拓搖搖頭,說道:“本王豈是嫌累的人?既然你有這份心,那本王明日便親自嘉獎將士們吧。”
翌日,辰時三刻,在太原城城外西北五里的校場,一萬將士列隊集合。
由于要嘉獎的將士太多,所以每天嘉獎一萬名將士,如今校場上的將士,大多是在階州城守城的士卒。
這段時間以來,將士們追隨朱拓轉戰千里,廝殺無數,戰事結束后,休息了一兩個月的時間,如今已經變得隊列整齊、士氣高昂,即便是軍隊中有些傷兵,也都是昂首。
將士們并沒有等待太長時間,當他們列隊不過半炷香的時間,朱拓已經率領著眾位文武員登上了前方的高臺。
朱拓如今在軍中威日益高漲,這一點在軍隊中也表現的尤為明顯。所以將士們見到朱拓現后,紛紛是神一振,腰桿拔,目炯炯的看著朱拓。
站在高臺之上,朱拓看著一萬將士,整齊劃一的列隊站立,不由的心生慨。
姚廣孝是個好人啊,這種出風頭的事,專門留給自己來干。
而且朱拓對階州城的將士心最為復雜,因為在與蒙古韃子的戰斗中,就屬階州城守城將士損失最慘重,如果不是他們堅守六個日夜,打敗蒙古韃子本沒有這麼輕松。
也正因為如此,如今大半的階州城守城將士上都帶著傷勢。
不過他們興致依然很高,甚至在知道是朱拓親自嘉獎的時候,心有些激。
看著面前眾多將士,朱拓沒說什麼廢話,手一抬,士子梁馬上遞給他一個簡陋喇叭。
將喇叭放在前,朱拓大聲說道:“各位將士們,想必你們已經知道了消息,今天本王在這里,就是為了給你們發賞銀的!”
“當初,本王承諾的賞銀,今天會一分不的到你們手中,你們浴戰、不顧生死,如今也終于到了收獲回報的時候!”
“你們都是大明的英雄,沒有你們,不可能擊敗蒙古韃子!”
“既然大家跟隨本王一起作戰,那麼本王也不吝嗇。今日,每人五兩銀子,凡斬首一名蒙古韃子,加銀子五兩!本王今日共帶來十萬兩銀子……”
“多?!”
“十萬兩銀子?天啊,我這輩子都沒見過這麼多銀子,這不得是一座金山銀山嗎?”
下面的將士聽后,激地群聲鼎沸。
“打開箱子!”朱拓吩咐道。
有數名錦衛把十個箱子搬到前面,然后打開箱子的鐵索,將箱子的面朝眾人方向掀開。
頓時,箱子白花花的銀子浮現在眾人面前。
十座箱子,就像是十個小銀山一樣,再加上今天的很給力,銀子反出道道芒,就像是一片白花花的海洋一樣,簡直要閃瞎眾人的雙眼。
“臥槽!”
“這麼多銀子,不行了,我快不過氣了,我這人有病,銀子見多了就容易激。”
“媽的,老子以后有的吹了,堂堂肅王要親自給我發銀子。”
這十箱銀子,直接把現場的氣氛推向了巔峰。
“本王啥都不說了,現在就開始發銀子!”
朱拓大手一揮兒,祝通連忙快步走到高臺,手上拿著厚厚的一沓書冊,上面寫著將士們的名字、軍功、以及要發放的銀兩數額。
后面的姚廣孝看到這一幕,角噙著淡淡的笑容。
肅王朱拓不僅帶領士卒打贏蒙古聯軍,又親手為所有將士頒發賞銀。
如此一來,肅王對于邊防將士來說,有威信、有實惠,從此以后,肅王朱拓在邊防將士們的心中,又會達到什麼樣的高度呢?
簡而言之,或許今后晉地的將士們,將毫無保留的信任肅王朱拓。
離起事造反更近一步了啊……
姚廣孝咂咂,抬頭天,世界上有什麼比造反更讓人有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