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穿越時空 福至農家 第二百六十五章 稍安勿躁

《福至農家》 第二百六十五章 稍安勿躁

眼下爹孃因爲這頭的事兒都留在縣裡不能回去,家裡那頭無論是餃子攤還是鋪子就都不能開,不說別的,他們都不回去,包餃子要用的魚都沒人去撈,甚至連各供著的菜都要耽誤一次,要知道這一耽誤可就是幾百兩銀子啊。

七夕覺得問題實在太嚴重了,是以林啓年過來的第二天,就正式坐下來商量了這個問題,幾人各自說了意見,最後商量出個大概來。

“這樣,村裡那頭我回去就僱人撈魚吧,要不也實在忙不過來,至於這裡,我也趕去把那家人的契拿到手。”沈承厚先把幹力氣活的人定下來。

林啓年是生意人,比起沈承厚臉皮薄總是不好意思麻煩人,他卻知道一定要好好用手裡的人脈,是以馬上接著道:“至於咱們酒樓僱工的事兒,明兒個我找趙家管事聊聊,剛開始,不得藉助他們,等回頭悉了咱就能自個兒找了。”

“林叔,這頭怕是要你先坐鎮了。”七夕就笑道,畢竟家裡目前的人中唯有他能擔此責任,倒是也都懂,但畢竟有些事兒不方便出面。

同時嘆氣,還是可用的人太啊,從前家裡事,有自家人幹活兒就了,就算開了鋪子有林啓年他們也儘夠了,可現在不同了,就是這酒樓,爹不懂經營酒樓,顯然掌櫃的得另外找,如果留下或者也可以把林啓年給調過來都行,但想想這還是第一家酒樓,以後要是有了更多呢,是以培養自個兒的人真是應該早早開始了,越多越好。

林啓年聽了就猶豫了一下,還是開口道:“ 你們若是信得過我,酒樓前頭的籌備我應該能做到,只是,我想往後咱們這裡還是得僱個掌櫃的。畢竟我對這縣裡並不算悉,怕會影響了生意,不如也請趙家管事幫著介紹一下可好?”

Advertisement

七夕愣了一下,隨即就知道林啓年在顧忌什麼了。

明著是說酒樓掌櫃的最好是本地人。這樣各方面人馬都能招呼好,只是七夕知道,他是介意他跟從前主家的恩怨,怕若是遇見人會給七夕家裡帶來麻煩,畢竟從前在鎮裡不引人注目,可要是在縣裡,尤其要是家裡酒樓真的火起來了,林啓年想要不人注意都難。

知道林啓年是怕給家惹麻煩,否則好好的有本事的人,怎麼會甘心在一家小鋪子裡腳的。

“也好。林叔問問吧,有合適的人過來咱們見見,要是能早日找到擔事的人自然是好。”七夕想了想,就點了頭笑道。

林啓年沒想到會應得這麼痛快,一時心裡有些疚。畢竟這是沈家對他的信任,他卻沒法貢獻全力,只得苦笑搖搖頭:“是我的不是……”

“林叔千萬別這麼說。”七夕忙開口打斷,抿脣一笑,小酒窩閃現,“原本我也只是想林叔暫時管著這酒樓,等事兒順了走上正軌。到時候就要合適的人接手,往後林叔要忙的更多,家裡的莊子魚塘酒樓鋪子,以後,怕是旁人也要林叔一聲林總管了。”

七夕說得很是認真,至於說林啓年從前有怨的主家。還真是沒放在眼裡,當初調查的時候就知道了,那並非是什麼達貴人,也不過跟他們家一樣的生意人,之所以能那麼跋扈。不過是看著林啓年這人厚道仁義,所以纔會搶了先機罷了。

而林啓年,經過這些日子相下來,他確實是有能力又穩妥的人,心寬闊眼界也高,由他來幫著爹爹管著家裡的一攤子事兒,放心不說,爹還能跟著學到不東西,沈家的總管非他莫屬。

一旁的沈承厚也笑了,對上林啓年不敢置信看過來的視線,肯定地點了點頭:“旁的不用想,咱們一起呢,只是以後就辛苦你了,不得咱們得鎮上縣裡兩頭跑了。”

林啓年這才明白,原來沈家早就替他打算好了,也知道他在顧慮什麼,頓時就忍不住眼眶有些泛酸,不由低下頭去,好半天才擡頭,微微紅著眼睛,開口鄭重應道:“好。”

幾人就相視一笑,既要掙錢又要舒心,最重要是一起努力的人要心思在一纔是,日子就要這樣過纔有意思。

正月裡工的人極,是以他們家找工匠還是順利的,而且這夥幹活兒的人還是隔壁的福伯給介紹的,凌兒後來真的過來邀了們,秦昭雪聽說家準備重新裝修酒樓,而且正在找幹活兒的人,就想起這些人來,便了福伯來。

據聞先前給秦家修過後頭的屋子,倒是讓人信得過的。

七夕見那領頭的人看著明幹練,再說沒來由地相信秦昭雪的話,回頭跟家裡人商量了一下,就打算請這夥人試試,只是事先說好了,不管是不是有人介紹的,一律都要按著的要求來,工錢一定不是問題,但醜話說在前頭,要是應下卻是有做不到的,一律辭退,且不會給工錢。

那領頭的原本還覺得這條件苛刻,只是一來也被激起了幾分脾氣,二來看了圖紙之後頓時有了興趣,這可夠新鮮的,就咬著牙把這個給應下了。

七夕隨後幾天儼然了他們中的一員,供飯的事兒由娘和姐姐們負責,就每天拿著圖紙跟工頭商量,樓上樓下地跑,整個圖紙都是畫的,再沒有人比更爲清楚要怎麼弄了,不管問啥都說得頭頭是道,而且有些工頭實施起來他們沒做過覺得有幾分棘手的地方,七夕想過之後還能給出不建議。

幾天下來,江工頭對七夕這丫頭已經喜歡了,再沒有一開始板著臉的架勢,甚至吃飯的時候跟沈承厚說:“沈老弟,不瞞你說,你家這丫頭真是讓我覺得慚愧啊,我自問幹了這麼些年了,可有些地方還不如個孩子懂得多,這趟活兒幹得值啊,我跟你家丫頭可學了不東西。”

“江大哥客氣了,這孩子就是瞎琢磨,來來來,喝酒。”沈承厚臉上的笑掩飾都掩飾不住,誇他閨比誇他還覺得高興,只是上還是要客氣道,忙給人倒酒。

“哎?”江工頭一擺手,表示他剛纔可不是客氣話,“這可不是瞎琢磨就能琢磨出來的,我瞧著這孩子是有巧思的。”

七夕見他看過來,忙笑笑不接話,適當表現出來一些害的意思,心道自個兒別跟著謙虛啥了,要不說不定還要引出更多的話,不接口任人說幾句也就過去了。

有了江工頭的服氣,加上七夕把圖紙解釋得極爲清楚,怎麼做都有章程,接下來的活兒幹得就更爲順利了。

一直忙到正月十五,學堂放了假,敬文敬晟回來了,還把李家三個孩子一起帶過來過十五,至於沈敬鴻和沈敬海卻是沒跟著過來,說老爺子還留在縣裡,沈敬博唸書的學堂找好了,打算過了十五就回去村裡。

沈承厚夫妻倆買了點心啥的送過去,只是沒進門討不自在。

十五過後,酒樓裡頭有林啓年林啓年跟江工頭商量著,施工有條不紊進行,七夕瞅了這幾天,見他們幹活兒實在也放心的,李氏就要帶著幾個孩子回家,畢竟那裡那頭也放不下。

因爲沈承厚沒回來,七夕到家裡的當天晚上就跟娘去找了里正,要僱村裡的人幹活兒,如今想明白了,最好還是要經過里正,一來里正覺得有臉面,沈家三房就算是日子過起來了,也還是把里正放在眼裡的,二來,若是以後有什麼牽扯,有里正在家都吃不了啥虧。

瞅著里正臉上帶著笑,七夕看看娘不善言辭,乾脆自個兒開口笑道:“三爺爺,不瞞你說,我爹孃在家總說,就算是往後家裡再辛苦能掙多錢,可兒還是在村裡,更何況三爺爺對我家照顧了多,我們不說心裡頭都記著。要是有了好的時候不能不想著村裡,所以不管是包餃子還是鎮上的鋪子,只要是用人我們都先可著咱村裡的人。”

里正聽了臉上笑容越發大了,這三房一家是懂事的,如今在村裡誰不說一聲仁義,得了家好的可不只是一家,他這個里正臉上也有,畢竟是自個兒村子裡的。

七夕一邊說一邊看著里正的神,接著又放低了聲音:“只是我們也有擔心,喜嬸的事兒之後想起來就心裡打怵,三爺爺,我們是信得過村裡的人,畢竟有三爺爺管著,咱們村風氣一向好,可到底還是有個別的人……”

點到即止,七夕猶猶豫豫說到這裡就不說了,有些爲難地看著里正。

里正也正了神,細細品著七夕話裡的意思,深吸了一口菸袋,伴著吐出的眼圈,好半天都在沉思。

七夕也不催著,遞給娘一個眼神,示意稍安勿躁。

屋裡坐了好幾個人,孩子們都沒在,這些話孩子聽了難免會往外傳,是以都不留下,唯有七夕在,里正妻子就忍不住多看了一眼。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