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糧食
話雖如此,但張都司並未立即就讓人打開大門,而是對謝知筠客氣稟報。
「夫人有所不知,糧倉裏外有兩重門,裏外有三把鑰匙,屬下手裏有一把,糧道郎將大人手裏有一把,還有一把在國公府上上。」
謝知筠笑道:「原不知,現在知曉了。」
尤二管家便上前來,先給謝知筠行禮:「夫人,鑰匙已經帶來了,家中存放的這一把並非主鑰匙,若有急軍務亦不用等候取用。」
謝知筠便明白,衛氏這一把鑰匙不是急需,應該是最後一道小鎖頭,若是迫切需要打開糧倉,直接用鐵鉗剪斷便是。
但若是鎖頭遭到破壞,國公府也一樣能知曉。
謝知筠看了一眼尤二管家,尤二管家便會意,對張都司道:「張都司,可否請來兩把鑰匙,打開這一糧倉。」
張都司笑得客氣,說話比方才還要諂。
「夫人,這大冷的天,讓夫人一直等在此實在不妥,不如去司部坐一會兒,待打開糧倉,輕掃浮塵再?」
話里話外,還是不想讓謝知筠當場看著開糧倉。
糧道司也是油水足的司部,且看管糧倉的大多都是衛蒼的心腹,故而謝知筠也並不覺得他們有什麼其他心思。
看尤二管家和鄭娘子的面,估計糧道司一直都有些倚老賣跑,仗著早年軍功不把肅國公府的家僕放在眼裏。
但今日來的不是家僕。
他們不明白,謝知筠不是肅國公府的下人,是肅國公府未來的主人。
謝知筠淡淡看了一眼張都司,卻道:「我不怕冷。」
張都司被噎了一下,一時半會兒說不出話,最後只得低了頭。
「是,屬下這就讓人打開糧倉。」
謝知筠就站在糧倉門口,毫不顧冷風吹拂,甚至還問尤二管家:「糧倉賬簿在何?」
尤二管家便看向張都司,張都司只得苦著臉道:「夫人,糧倉賬簿公文,不能隨意給人看的。」
謝知筠卻又笑了。
「如此說來,我來辦的就不是公事了?」謝知筠聲音清雅,一字一句卻滿含迫,「國公爺和小公爺親自命我特行此事,就是為了鄴州城郊的數千流民,國公爺和小公爺慈悲為懷,悲天憫人,所作所為皆是善舉。」
「我替肅國公府辦差,自然要手續嚴明,公正不阿,」謝知筠掃了一眼張都司,「張都司,你以為呢?」
謝知筠的話再一次噎住了張都司。
他那張平凡的面容突兀地扭曲了一下,漲得通紅。
「夫人,」張都司了口氣,才低聲道:「你要看賬簿,就只能看這一棟糧倉的賬簿。」
謝知筠便又笑了。
「你給我旁的,我還不看呢。」
等鑰匙的工夫,賬簿先送到了。
鄭娘子非常利落,讓小鐘上前接過賬簿,仔仔細細了一遍,才捧著來到謝知筠面前。
小鍾雙手捧書,鄭娘子親自翻頁。
「夫人,永倉去年才開始儲糧,全是八月十五之後送來的糧食,此糧倉位置靠前,收容的是八月二十日的稅糧。」
謝知筠點點頭,垂眸看向賬簿。
據賬簿記錄,送來的都是鄴州左近村莊農戶上繳的田稅,都是一樣的長粒米,因為是各村縣裏正統一上繳至縣衙,故而送到糧倉時都是兩斗一袋的整包糧食。
糧倉里也都是這般堆放糧食。
一個糧倉大約有五千多斤糧食,有糧袋大約三百個,一日就能搬完。
謝知筠仔細看了,這一棟糧倉裏面共有糧貸二百八十六個,總為五千七百二十斤,全部為長粒米,都是去年的新米。
「倒是好,若是一人發十斤米,能發五千多人,這樣流民就都能有飯吃。」
謝知筠話音落下,一個年輕士兵迅速跑上前來,同張都司低語幾句。
張都司這才對謝知筠客氣道:「夫人,鑰匙到了。」
謝知筠揮了揮手,小鍾便收起賬簿,給尤二管家。
「開倉門吧。」
眾人便快步來到倉門前,此時謝知筠才發現,糧倉的大門都是鐵門,鐵門中央用寸長的大銅鎖牢牢拴住,鎖扣足有男子拇指細,用刀本砍不斷。
張都司手中的鑰匙形制也很特殊,齒峰崎嶇,很難仿造。
謝知筠笑笑,客氣一句:「這鎖確實很好。」
張都司倒是沒甚得意,他親自上前打開第一道鎖,然後便能讓四個士兵上前,拉門上的軸。
巨大的軸聲里,鐵門方才開啟。
「這裏面都是救命的糧食,且鐵門和糧倉都是先秦的舊制,只有銅鎖是新造的,倒是省了不錢。」
張都司解釋道。
謝知筠點點頭,目落到了門中。
很快,第二扇門便出現在眾人眼前。
糧倉的倉壁並不太厚,卻有兩重門,三把鎖。
裏面的是一扇堅的杉木門,門上掛著一把同外門同樣形制的大鎖,大鎖下面,才有一個小一些的銅鎖。
這個鎖的鑰匙才是衛家所掌管的。
張都司和尤二管家一起上前,很快打開了兩把鎖。
這一扇門是向里推的,門扉開,一灰塵撲面而來。
謝知筠迅速掩住口鼻,待灰塵消散,跟著眾人往裏走。
一般而言,糧倉里是不燃火燭的,在糧倉頂部,有兩個兩尺見方的窗,窗上矇著特殊的油紙,既能,又讓人無法進出。
但那窗太小,裏面依舊昏暗一片,什麼都看不清。
張都司大步進了糧倉,聲音著得意:「裏面不能點燭火,還請夫人見諒,所以屬下才說,夫人本不用費心進來查看。」
謝知筠沒有理他,憑藉依稀的影,慢慢索到了牆壘放的糧食。
手是糙的麻袋,每一袋都鼓鼓囊囊,輕輕往裏一,能聽到沙沙聲響。
因為糧食壘放整齊,所以只能使勁出一個小窩,本不出大概。
糧倉里,張都司的聲音很呱噪:「這棟糧倉的米剛好是永縣的田稅的一半,一日送來,當天就壘放整齊,一點都沒耽誤差事。」
謝知筠的腳步頓住了。
幽暗的糧倉里,的聲音冷寂空茫:「你說,這裏的糧食都是同一縣送來的?」
(本章完)
姜含元十三歲的時候,在父親的軍營里,第一次見到了那個表字為謹美的男子。彼時,少年安樂王代天子撫邊犒軍。銀鉤光寒間,笑盡杯酒;弓衣縱白馬,驚破了黃沙塞外的霜曉天。很多年過去了,久遠到姜含元已忘記那個深秋了,有一天,她被告知,他向她的父親求親,意欲娶她為妻。此時,他已是京闕中的那位攝政王了,高坐輔佐,權傾朝野。她愿做他馬前卒,為他平山填海,開疆拓土,雖死而無悔。然而,除了她自己,這世間,不會再有第二人知,那個快馬追風弓聲驚鴻的邊塞深秋的清早,也曾是她為少女...
黎憂穿書了,穿成了一本古言權謀虐戀小說里一路被男主虐身虐心虐肝的小白花女主。然而,剛落地黎憂就發現她的堂妹,也就是劇本里的惡毒女配重生了,好嘛,她這是要降咖成炮灰的節奏? 黎憂:“……”行叭,讓我先躺躺。 新婚當日,堂妹并沒有如劇本里那樣與她換嫁,搶她東宮的婚事,而是屁顛屁顛地跑去嫁給男主三皇子。 彼時,男主還只是個無權無勢、女奴所出,被皇帝厭棄的凄涼皇子。 黎憂猶記得劇本里,原身被換嫁給三皇子后,那是吃糠咽菜,什麼粗活重活都要干,還誰都能來踩她一腳。 后面三皇子發達了,原身也沒能享福,因為男主是個狗比,有穿越女白月光,為達目的不擇手段,屢次拿原身當棋子去對付政敵,被虐得都沒了三個孩子,落下一身病痛,就算最后得封皇后也沒幾年好活了。 現在,重生堂妹要代替她去做這煞筆虐文女主? 黎憂感動得眼淚汪汪:好妹妹! 轉頭,黎憂看著眼前新鮮出爐,滿臉不耐煩說著什麼“娶你只是權宜,你若識相,太子妃該有的榮華不會少了你,其他的你就不要妄想”的大反派夫君。 世上還有這種良心好老公? 算算時間,距離她這個便宜夫君太子殿下倒臺還有十幾年呢。 黎憂秒躺,就是躺著躺著,不知何時,那個暴躁太子爺總愛來跟她貼貼。 誰當初說離他遠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