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科幻未來 災變時代:我能點亮科技樹 第208章 采礦難題

《災變時代:我能點亮科技樹》 第208章 采礦難題

火星。

火星城會議室

一名名雙鬢斑白的院士和教授圍繞著會議桌正襟危坐。

會議桌正前方,一幕巨大的全息影像展開。

其上,赫然呈現著幾個大大的漢字。

《太空采礦技

呂永昌坐在首位,目緩緩掃過面前眾人,眼底閃過幾分慨。

和以往的項目不同,這次的太空采礦項目涉及學科較多,因此,會議室多了許多生面孔。

“呂教授?”

一道發音有些古怪的聲音響起。

呂永昌扭頭朝聲音傳來的方向去。

一名滿頭白發,有著典型西方人特征的老人坐在椅子上靜靜地著他。

那是原米國的倫納德教授。

如果他沒記錯的話,這位倫納德教授應該是專門研究太空采礦項目的。

“倫納德教授?”呂永昌表示友好地笑了笑,輕聲詢問道,“您有什麼話想說嗎?”

倫納德教授神嚴肅地點了點頭,拿起一旁的麥克風,輕輕咳嗽了一聲。

原本有些嘈雜的會議室安靜了下來。

所有人的目朝倫納德教授投去。

“呂教授,據我以前的研究,太空采礦項目難點比較多。”倫納德用不怎麼標準的普通話一字一句說道。

說完,他有些忐忑地著呂永昌。

這是他第一次和呂教授合作。

Advertisement

倫納德有些擔心,自己這麼說會惹惱這位人聯首席科學家。

呂永昌輕笑一聲,點頭示意道:“您接著說。”

見到呂永昌的反應,倫納德臉上的神頓時輕松了一大截。

“教授,雖然我們有了月球采礦的經驗,但兩者有著巨大的區別。”倫納德教授神嚴肅地說道。

“火星和木星軌道之間的小行星帶最大的三顆小行星直徑超過了400公里。”

“相比較之下,月球的直徑達到了3476公里。”

“各位,這是最大的小行星,其余小行星,有很大一部分直徑在一百公里以。”

“甚至有不小行星直徑只有數百米或者數米。”

“而這,就造了一個比較嚴重的問題。”

“它的引力極其微弱,我們的采礦船必須有足夠可靠的固定手段才可以在上面采礦。”說到這邊,倫納德聳了聳肩,“否則,我們的鉆頭在鉆探的時候,會把采礦船頂飛出去。”

呂永昌眉頭微微皺起,沉思片刻后,他扭頭看向一旁負責研發月球采礦設備的孔興邦院士。

“孔老,這點對于現在的我們來說應該不難吧?”

滿頭白發的孔興邦,皺著眉頭思考了一會兒后點了點頭:“教授,這項技不難解決。”

“好吧。”倫納德雙手攤開,再次開口道:“那,最重要的一個問題。”

“呂教授,你想要用什麼方法在小行星上采礦?”

“鉆頭開采?還是炸藥開采?”

“用鉆頭的話,開采效率極低,炸藥又很難控制,太空中那些微流星可不是鬧著玩的。”

聽到這話,呂永昌頓時皺起了眉頭。

說的不錯。

這也是困擾了呂永昌許久的問題。

每一個小行星之間有著巨大的差距。

對智神星,婚神星和灶神星這三顆小行星帶中最大的小行星來說,開采難度并不算很高。

甚至,現在直接派出玄二號和采礦機人,都可以對這三顆直徑超過400公里的小行星開展開采任務。

但對于型較小的小行星來說,想要進行有效率的規模開采,無疑是一個巨大的難題。

用傳統鉆探方式開采,這些小行星積太小,甚至玄二號都無法停留在其表面。

至于用炸藥進行破……更是癡人說夢。

炸藥產生的沖擊力足以讓那些細小的巖石碎屑達到極高的速度。

屆時,別說采礦了,估計采礦船都很難在充斥著大量“暗”的小行星帶運行。

想到這邊,呂永昌的眉頭深深地皺了起來。

這不僅僅是炸藥開采的弊端,即便是通過傳統鉆探方式開采,碎屑問題也很難解決。

50萬顆小行星,分散在距離太2.17-3.64天文單位的區域

看似很多,但其實,整個小行星帶是十分空曠的。

可一旦使用上述兩種方式開采,勢必會形無數的微流星

對于高速飛行的星艦來說,大量微流星,無異于一柄柄置人死地的利刃!

這無疑是一個極其糟糕的消息。

“不能把這些小行星拖到火星軌道來開采嗎?”方旭的聲音在一旁響起,“如果運氣好的話,這些巖石碎屑或許可以形一個‘火星環’。”

呂永昌眼前微微一亮,但隨即卻搖了搖頭。

“恐怕很難做到。”呂永昌微微嘆了口氣,“拖那些小行星耗費的資源與收益完全不正比。”

“太浪費了。”

一時間,會議室一片唉聲嘆氣。

“……呂教授,我有一個提議。”

一個有點耳的聲音從會議室的角落傳來。

呂永昌迅速抬頭朝會議室的角落看去。

見到說話人的那一刻,呂永昌不由愣了愣神。

陶宇達?

呂永昌眼神微微一,腦海中浮現出由他設計的球形星艦的方案。

或許,這種時候,需要一個不同尋常的開采方式!

想到這邊,他迅速點了點頭,用期待的眼神著陶宇達:“你說!”

眾教授瞬間扭頭朝會議室的角落去。

顯然,陶宇達有些頂不住大佬們充滿審視的目

他張了張,眼底閃過一窘迫之意。

“教授,要不,還是算了吧,我覺得這個方案有些……”

“宇達!”曹良才輕聲打斷了他的話語,“大膽點,說出來!相信自己!”

聽到自己導師的聲音,陶宇達微微咽了口唾沫,眼中的神也堅定了些許。

“教授,既然我們有了醫療型納米機人技,為什麼不研發一種用來采礦的納米機人呢?”陶宇達忐忑地說道,“我也是想到以前一些科幻電影的場面,才有這個念頭的。”

“用大量的納米機人,直接將小行星中的礦脈‘吃掉’,然后讓這些納米機人吐出礦石,再進行冶煉,這樣既可以兼顧效率,又可以確保安全。”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