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現代言情 逃荒不慌,三歲福寶寵全家 第246章 行行出狀元

《逃荒不慌,三歲福寶寵全家》 第246章 行行出狀元

“你不土,別要我繡的香囊啊。”程二蓉不甘示弱,回嗆道,“有本事拿你自己繡的落湯送人。”

“不要就不要,誰稀罕!”

眼瞅著兩個人又要掐起來,程小棠出聲打斷,“原來三姐姐這麼厲害,這香囊確實很好聞。”

“三姐以后想調香做胭脂水嘛?”

程三蓮了夸,有些開心,難得出自真心地指點道:“你傻呀,胭脂水都是下等工匠做的。”

“等我以后做了家夫人,想買什麼買不到。”

在程三蓮看來,不管是刺繡還是調香,都是伺候人的活計。

士農工商,論地位還不如地里刨食的泥子。

的目標是做被伺候的人,頂多做些香囊贈與未來的夫婿。

老爺才不娶連《千字文》都背不下來的子,你就做白日夢吧。”程二蓉就看不慣程三蓮這副臉。

總是看不起這個,看不起那個的,除了打扮自己什麼都不會。

程三蓮卻不以為然,“會背書有什麼用?”

“棠寶每天對那麼多書,寫那麼多字,又不能去考狀元,最后還不是要相夫教子。”

無辜被文盲攻擊的程小棠:......

程二蓉甩開拉著的程大芳,反駁道:“讀書能學到安立命的本事。”

“棠寶能想出那麼多農,朝廷的賞賜加起來有六百多兩銀。你呢,你賺過一個銅板嗎?”

程三蓮被懟得節節敗退,只能放狠話,“那些名門貴夫人都不會賺錢,還不是過著錦玉食的好日子。”

Advertisement

“等以后我嫁高門,你休想沾!”

說完,又踩著憤怒的步子離開,速度很快,像是怕程二蓉回

程天祿幾不可聞地松了口氣,堂妹們吵架,他走也不是,勸和也不是,比跟不懷好意的世家子弟周旋都累。

“二哥,你去找爹爹和大哥玩吧。”程小棠道。

半個月才休息一天,還花了一個上午跟胡景煥聊《中庸》,等下又要回去了。

“好,你們慢慢玩。”程天祿含笑應下。

程小棠對程二蓉眨眨眼,接下來是姐妹們的茶話會。

程大芳知道二妹和四妹關系好,就想著去割些鮮的野菜。

家里糧食還要買,程老太舍不得一直喂吃糠,都是讓孩子們空閑時去割野菜捉蟲子回來,讓吃飽了多生蛋。

然而剛想走,就被程小棠拉著坐到了石凳上。

“大姐,中午這麼熱,我們一起聊聊天呀。等沒那麼曬了,再去我的地里抓蟲子。”

程大芳耳,聽程小棠這麼說就坐下了。

“棠寶,你別聽程三蓮的。”程二蓉搭住程小棠的肩膀,一臉認真道,“那是看賊吃,沒看賊挨打。”

“靠山山倒,靠人人跑,子也要有自己的本事。”

“嫁人可不是什麼好事。”

程大芳難得板起臉,“二蓉,棠寶還小,你怎麼能跟說這些?”

就不明白,都是一個娘生的,為什麼程二蓉會有那麼多奇怪的想法,還說要一個人去臨安府做學徒。

程小棠頗意外,追問道:“二姐,為什麼不是好事呀?”

“棠寶。”程大芳生怕小孩子被帶壞,瞪了一眼程二蓉,“二蓉都是說的,嫁人是子最重要的事,怎麼會不好。”

程二蓉可不怕包子似的親姐,將自己琢磨出來的道理傳授給程小棠。

以前家里日子苦的時候,娘和大姐總說嫁了人就能過上好日子。

見過太多累死累活,還吃得最差的媳婦。尤其是在荒年,許多家里第一個死的就是年輕媳婦。

說是嫁漢嫁漢,穿吃飯。

實際上所有媳婦都要下地干活,就連最懶的三嬸,在農忙時也會勤快起來。

也就是犁田、挑擔的時候力氣沒有男人大,那家里做飯洗、帶孩子喂,還全是人在做呢。

就這樣,還要說都是男人在養家,丫頭都是賠錢貨。

程二蓉沒讀過一天書,不懂什麼大道理,卻很有自己的想法。

這些話跟娘和大姐都說過,結果好險沒被收拾一頓,讓別說這些七八糟的,小心以后被婆家打。

程二蓉覺得棠寶這麼聰明,肯定能明白自己的意思。

程小棠當然明白,還非常支持二姐,“二姐好厲害,自己就能想出圣人在書中寫的道理。”

“書中怎麼會有這樣的說法?”程大芳不敢置信地瞪大了眼睛,聲音比平時大了許多,“棠寶,你是不是看錯了?”

“當然有呀。”

程小棠一本正經道:“《周易》中說過,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這句話就是勸人要自己努力,不能總想著依賴他人。”

程大芳一直覺得被神仙過腦袋的程小棠很厲害,有些被說服,弱弱地反駁,“可子不是君子啊。”

程小棠搖頭,“君子,指的是道德高尚的人,怎麼會分男呢。”

“大姐,我說的你不信,棠寶從書上看的不會錯吧?”程二蓉開心不已,總算有人站在自己這邊了。

程大芳子綿,覺得這跟嫁人沒關系,又不知道怎麼說,鼻尖都急出了汗。

程小棠也不忍心欺負老實人,轉而鼓勵程二蓉,“二姐,書上還說了,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

“真的?”

程二蓉雙眼綻放出芒,燃起了前所未有的斗志,“那我要當刺繡狀元。”

狀元,那可是全天下讀書最厲害的人。

“我相信你可以的!”

見小堂妹這般信任自己,程二蓉又有些忐忑,“可我才學刺繡,會不會太晚了?”

之前聽閔侍郎說,他三歲就開始讀書,好不容易才考中進士。

說不定,最多只能當到刺繡舉人。

“不晚。”程小棠不余力地鼓勵道,“你才十一歲,正是拼搏的好年紀。”

程二蓉期待地握住程小棠的小胖手,“棠寶,你能去勸勸,讓同意我去臨安府嗎?”

可以是可以,但沒必要。

程小棠百分百確定,是不可能松口的。

若是在錢塘縣的繡莊學習,有程天祿在,真遇上黑心作坊或是苛刻的師父,還能及時將程二蓉救出來。

臨安府坐馬車要一天時間才能到,家里連個人都沒有。

程二蓉再膽大,也是個不會武藝的

聽完程小棠的分析,程二蓉失落地垂下腦袋,大概只能當刺繡生了。

“二姐,我們可以請繡娘過來教你呀。”程小棠不忍心看程二蓉失,提出另一個方法。

程二蓉嘆氣,“凌嬸子說厲害的繡娘,一個月工錢就能有好幾兩銀子。”

“若是被大戶人家看中,請去教未出閣的小姐們,還會有更厚的束脩和賞銀。”

所以技頂尖的繡娘,都是在京城、府城一帶,賺得多還有地位。

就算有錢,人家都不會愿意來鄉下教

這的確很難辦。

程小棠挲著白玉蓮花墜,思索許久才眼睛一亮,“我想到辦法了!”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