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現代言情 逃荒不慌,三歲福寶寵全家 第242章 讀書的本錢

《逃荒不慌,三歲福寶寵全家》 第242章 讀書的本錢

“多大年紀還沒個正形!”程大牛笑著拍了程鐵牛一掌,“要不要我跟孩子們聊聊,你小時候是怎麼說的?”

方氏興趣極了,“大哥,您跟我說說唄。”

程鐵牛立即舉雙手投降,“大哥,您是我親大哥,咱們還是說開飯館的事吧。”

去鎮上開飯館的事,家里已經不是第一次商量。

之前是程小棠一直泡,想讓程老太松口,讓王氏去鎮上開個小飯館。愿意拿私房錢買鋪子,就當給家里置辦產業。

程老太毫不猶豫地決絕了。

老程家如今的家底,大部分都是程小棠按之前的規矩到公中的。

再讓孩子用自己的錢買鋪子,其他人只會覺得錢來得太容易,變得懶惰而不知道珍惜。

“都別鬧了,先聽我說兩句。”

程老太翻開賬本,將家里最大的項一條條報出來。

老程家除了賣水賺的一百兩銀子外,有六百六十兩銀子是程小棠在長寧城賣熊皮和老人參賺來的。

再加上臨安府尹的嘉獎,公中賬四十兩。

一共八百兩銀子,程老太一直在箱底,只進不出。

,咱家有這麼多銀子了?”程三蓮腫著一雙眼睛驚喜地確認道,瞬間將沒送出去的香囊拋之腦后。

八百兩銀子,都夠在縣城買一套大宅子,再買上一年四季都穿不完的新子。

Advertisement

程老太掀了掀眼皮,板著臉道:“這八百兩,有多是棠寶上來的,我也不想再多說了。”

“棠寶孝順懂事是一回事,你們但凡有心,就該記著好。”

“最苦的日子都過來了,如今有房有田,你們只要勤快肯干都能養活自己。”

“想讀書的孩子們只管安心讀,家里供個三五年不是啥問題。就算不能考取功名,也能當個賬房先生,比種地省力。”

程老太環視表各異的孩子們,繼續道:“但有一點,家里最多只負擔去縣城讀書的花銷。”

“誰要想要去臨安府、京城里念更好的書院,就得你們自己爹娘努力賺錢了,別指著其他叔伯嬸娘們。”

程老太私下問過程族長,普通的讀書人,考到生、秀才和舉人分別要花多銀子。

八百兩銀子,對老程家而言,是以前做夢都不敢想的數目。

然而用在供孩子們讀書上,卻一點兒都不算多。

程老太了解后更加不敢用這筆錢,平時置辦家用、采買糧油、繳納束脩,用的最初那十二貫銅錢。

拆了一貫,就趕催著兒子們去賺錢湊整。

用了大半年,如今還多出了一貫。

程小棠抓住程天壽的手許下承諾,“四哥別擔心,我有銀子,只管去考國子監。”

皇帝陛下給的五百兩賞銀程老太讓謝玲花收著呢,要是不夠花,就再“挖”出一老山參去賣。

“棠寶,你對四哥真好。”程天壽十分地拒絕,“四哥不喜歡去城里。”

去上山開荒種果樹多有意思,不僅不花錢,還能賣給城里人賺錢。

不過他現在知道做買賣也得識字會算數,否則就會被人坑,所以下定決心要考到乙班,好好學算籌。

程文韜上揚的角耷拉下來,靠他爹娘?

還不如等小舅舅當上布莊掌柜。

他現在連一套像樣的筆墨紙硯都沒有,拿什麼跟那些世家子弟一起參加科考?

程老太只是通知,并不需要意見,“買鋪子是大事,你們以后趕集的時候,記得多看多問。”

“慢一些沒事兒,這是咱們老程家以后讀書的本錢,多小心都不為過。”

程小棠對于開飯館舉雙手贊,只有最后一點疑問,“,那誰當掌柜的呀?”

王氏要在后廚做飯,騰不出手管大堂的事

程二牛是家里種地的主力,又不善言辭,做不來招待客人的活計。

程大芳太靦腆,程二蓉太小,都不是能主事的人。

“棠寶覺得誰合適呀?”程老太理順了家事,笑呵呵地逗小孫

程小棠舉親不避嫌,坦言道:“我娘最合適。”

謝玲花格熱大方,做事干練利落,又曾經走鏢見過世面,是當掌柜的不二人選。

程老太顯然也這麼認為,看向其他人,“你們的想法呢?”

“大嫂的確讓人信服。”楊氏眼珠轉了轉,也不說自薦,語氣擔憂道,“可大嫂不會用算盤吧,就怕到時候記賬忙不過來。”

村里識字的人,會用算盤的人更

就算趕集去做買賣,要麼以,要麼定好價格,一份一份數著銅板給錢。

而楊氏小時候,還有過嫁給大戶人家當主母的愿,跟秀才爹學過一段時間做賬。雖然現在忘得差不多了,那也比謝玲花強。

可惜楊氏劣跡斑斑,連程三牛都不愿支持自己媳婦兒。

這是供老程家孩子讀書的產業,讓楊氏管賬,還不知道錢會流進哪家的錢箱里。

程小棠覺得這很好解決,“打算盤又不難,我娘很快就能學會!”

“棠寶。”謝玲花兒聰明的小腦袋,點頭不是,不點頭也不是。

是好心,但沒信心啊。

“回頭去鎮上買個算盤,先學著。”程老太也拿不準,打算盤到底難不難。

聽小孫的口吻似乎很簡單,可要真簡單,咋那麼多人只要會用算盤記賬,就能當上賬房先生呢。

謝玲花覺得當掌柜招呼客人不是問題,也不怕有混不吝鬧事的,就擔心學不會打算盤,“二蓉,你要不也學學?”

大芳沒幾年就要出嫁,不適合管賬,而且腦子沒二蓉靈活。

程二蓉揪了揪王氏的袖,見王氏沒敢說,只好自己開口,“大伯母,我想去學刺繡。”

程老太聞言眉頭皺,“你不是正在跟凌寡婦學嗎?”

收了咱家的東西,又不肯教了?”

凌寡婦當過大戶人家的繡娘,為了讓程二蓉跟著學點手藝,程老太可是讓王氏拎了一條和一籃子蛋去的。

程天福上山打柴的時候,還會帶著凌寡婦的兒子一起。

這才學多久,也太不厚道了。

王氏見婆母臉沉下來,趕解釋道:“娘,不是凌大姐不教,是說二蓉已經都學會了。”

沒有能教的了,要,要還想學的話...”

程二蓉接過話茬,“,凌嬸說可以介紹我去臨安府的繡莊學刺繡。”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