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軍事歷史 三國:從隱麟到大魏雄主 第538章 此戰若胡兒不亡,毋寧死於漠北

《三國:從隱麟到大魏雄主》 第538章 此戰若胡兒不亡,毋寧死於漠北

胡漢之間的爭鬥貫穿整個漢帝國的始末!

往往,匈奴進攻漢朝是選擇在秋天,因為秋天是戰馬最膘壯的時候,是漢朝人民辛苦一年開始收穫的時候。

這個時候才能搶到最多的質。

而漢朝反擊匈奴,總是喜歡春天,因為春天是匈奴最困難的時候。

經過一個冬天,糧草和牧草的儲存都已經消耗殆盡。

青草還沒長出來,牲畜開始發,是一年中最虛弱的時候。漢軍每奪走一隻母羊,匈奴就等於失去了一個羊群。並且幾年之都無法彌補這個損失。

何況…

這一次的北伐,陸羽要等的那有連弩與六十萬支的弩矢!

這一等,就不是一個月!

建安七年,二月初四,北伐軍誓師鄴城!

這一日,無數百姓早早起來,附近郡縣的百姓更是紛紛齊聚鄴城,無數文臣武將亦是整理冕服朝東城門外行去。

誓師…

罕見的出征儀式!

縱觀這些年的征伐,也唯獨十八路諸侯討董時,才有如此聲勢浩大的誓師儀式!

那一次是開啟這天地間的群雄逐鹿,這一次則是書寫大漢最後的榮

當然…

在陸羽看來,還有著全新的意義。

這或許是大漢最後一次北伐,卻是「大魏」的第一次北伐,對於百姓,對於文武,對於曹…意義深遠。

一大清早,丞相府中。

不遠數百里趕來的尹夫人將一件銀的甲胄披在了曹上。

自打兒子何晏變了南匈奴王妃「遠嫁」漠北后,對這三胡之事極為關心,此番,曹北伐便求著丁夫人帶一起來。

而這「銀甲」是鍛造坊最新鍛造的,

輕巧許多,卻更添得無數分的堅固,戰爭無,尤其是面對擅長騎的胡兒,自然不能輕視。

尹夫人將全新鑄造的倚天劍懸在曹的紫金大帶上,眼中滿是不舍:「晏兒一去不歸,如今,丞相也走了,不知道多久才能見到你們?聽聞胡人擅長控弦、齊,丞相千萬小心!」

Advertisement

「放心!」

關切的看著尹夫人,的長發。「此次子宇帶來的詔書,上書『北狩』二字,既是狩獵,區區胡兒能奈我何?何況…」

差點說出全部的計劃,曹趕忙閉上,不再言語。

「何況?」

尹夫人卻更添得了許多擔心。

「丞相怎麼說話只說一半呢!」

「哈哈哈哈!」曹爽然大笑。「你且放心,等此次戰事平定,漠北將是我曹的馬場!哈哈…」

只是笑,卻沒有說出太多的話語,哪怕多一句,就會餡的!

「踏…」

握起倚天劍向外走去。

門前,新晉嫁丞相府的妾室,本為袁紹正室夫人的劉夫人低著頭,喃喃道:「可否留尚兒一命!」

「好!」

口是心非的答應一聲,在他心裏,袁尚必死!

劉夫人點了點頭。「一定要回來,妾可不想剛嫁丞相府就再度淪為一方孀!」

點了點頭,繼續邁著龍驤虎步向門外走去。

走出大門…迎面的是丁夫人。

面對丁夫人,曹開口。

「不想,夫人也來了。」

丁夫人依舊是清冷的很,「是兒想你了…」

懷中抱著一個兩歲的娃,這是與曹兒,真正意義上的嫡

「哈哈!」曹朝著這娃笑了笑。「待我回來,再好好的抱抱!」

平素里的梟雄,只有在面對人,特別是丁夫人時,才會展現出溫存的一面…

踏…

他又向前行了一步,驟然想起了什麼,曹眼眸微瞇,轉過頭來。

「夫人,等我回來后,有一樁要事要與你商議!」

「要事?」

丁蕙微微一怔…

卻是出一個意味深長的笑容,踏步而去。

丁蕙當然不知道,這要事與世子之位有關,更是與子宇息息相關!如今,離羽兒份昭然,離世子之位塵埃落定,只差夫人丁蕙點頭了。

離去一眾妻,曹的眸子驟然變得犀利。

戰爭是鮮與烈火譜寫的史詩,並沒有你儂我儂的凄,只有黃沙埋枯骨的哀鴻!

走出鄴城的大門。

無數兵甲已經在這邊等待…

「踏踏…」

登上高臺,早已守候在此的曹丕拱手一拜。「父親,孩兒昨夜見到金由地而起,於是派人挖掘,挖出此銅雀!」

說著話,曹丕小心翼翼的捧出「銅雀…」

荀攸見狀,眼珠子一定。「昔日舜母夢見玉雀懷而生舜。今得銅雀,亦吉祥之兆也。」

聽到這兒,曹腳步一頓,宛若想起了什麼。

「丕兒,這銅雀既是你挖出,那就由你徵募工匠於此漳水之畔修建銅雀臺!彰顯我曹與諸位文武平定四海之功!」

「喏!」曹丕領命…

儼然,之前…他罰跪了一夜,沒有白跪,想通了許多。

只是,曹丕不知道的是,父親曹之所以要築這銅雀臺,彰顯平定四海之功是其一,其二嘛…是要於這銅雀臺上,向天地、向功勛、向百姓們,也向他的羽兒宣佈一樁大事兒!

——父子相認!

——世子之決!

再沒有比於這銅雀臺上,萬眾矚目之下公之於眾更讓人的事兒了!

「哈哈…哈哈哈!」

大笑著走上了高臺。

陸羽早就等在高臺之上…

「丞相,請!」

陸羽手示意,曹向前邁步,各營列陣,三十餘萬兵甲齊齊抬頭,眼神中迸發出的殺機,瀰漫整個三軍。

轟隆…

數萬大軍齊齊大喝:「參見丞相!」

大軍長嘯,戰馬嘶,整齊無比的嘶吼。

,無數百姓亦是眺著這邊,眼神中滿是炙熱與期待。

一道道目匯聚河,宛若要渡諸夏數百年駐守邊陲的亡靈歸位,與他們共同矚目這一場誓師大會!

「嗚!」

「嗚嗚!」

號角聲響起,響徹整個鄴城,山呼海嘯的呼嘯從四營陣地發出來,連乾坤都在失,仿若要掀起整個鄴城,無數戰馬人立而起,在號角中傳出「錚錚」的鐵騎聲,遍及四野的塵土瞬間籠罩整個校場,喧囂著北伐的戰意!

「各營將士可至?」

握劍詢問。

「虎騎至!」

「豹騎至!」

「神速營至!」

「青州兵至!」

「冀州兵至!」

曹純、曹仁、夏侯淵、夏侯惇、張郃一個個出列!

可唯獨沒有龍驍營的聲音,甚至,這場誓師,龍驍營所部『并州狼騎』、『先登營』、『陷陣營』都沒有出現…

荀攸與戲志才敏銳的察覺到了這點兒,眼眸微瞇,額頭微微的抬起向高臺的陸羽,他們心頭都在嘀咕著,這一次…陸子宇葫蘆里賣的又是什麼葯?

「嗖!」

拔出倚天劍,劍指北疆。

「躬擐甲胄,以伐無道而討不義,誓師牧野,以祀諸夏之,本丞相願效昔日冠軍侯之榮,率眾北伐,烽火燃不熄征戰無以時,此戰若胡兒不亡,毋寧死於漠北!」

此言一出…

意味深長的看了一眼陸羽,緒正濃,計劃正在其中,且步**!

陸羽也很配合,當即高呼。

「此戰若胡兒不亡,毋寧死於漠北!」

他這一聲傳出。

無數將士們齊聲高喊。

「此戰若胡兒不亡,毋寧死於漠北!」

「此戰若胡兒不亡,毋寧死於漠北!」

三軍將帥震撼長嘯,聲浪滔天,一聲比一聲高,一聲比一聲齊,整個熱殺機震四海八荒。

三里、五里、十里八鄉…

整個鄴城,乃至於整個冀州,整個中華大地都在震

「丞相,龍驍營請戰!」

就在這時…陸羽拱手朝曹請戰!

意味深長的了一眼陸羽。

「不準!」

這話口…

滿座寂然。

的聲音還在繼續。「收服北境四州,龍驍營居功至偉,北伐征討胡虜,龍驍營就讓些軍功給其餘各營吧!更何況,若然都去北伐,誰來駐守這司、徐、兗、豫,青、幽、冀、並!」

這…

陸羽故意做出一副為難之狀,遲疑了許久,方才出一聲。

「喏!」

笑著拍了拍他的肩膀,旋即再度昂頭。

「開拔!」

隨著這鏗鏘有力的聲音傳出,大軍開拔,三十萬將士煌煌而行,戰車滾滾向前,激起無盡沙塵。

戲志才與荀攸卻是彼此互視…良久無語。

還是戲志才忍不住當先開口道:「公達覺得?這誓師有必要麼?」

聽到這兒,荀攸搖了搖頭。「你、我還是莫要揣陸子宇的心意了,我與志才擅陣前排兵佈陣、奇謀致勝,此為微觀戰場,陸子宇擅長的是戰略部署,是算無策、攻敵攻心,此為宏觀決斷!」

言及此

荀攸頓了一下。「我等各司其職,方不負丞相與子宇這誓師大會的一番部署!」

儼然,他看懂了一些,卻又沒有全部看懂!

鄴城城樓。

陸羽目睹著曹親率大軍北伐烏桓!

誠然,這是計劃一部分,怎麼可能真的用三十萬甲士去那塞外之地!

就算去,也不會這麼聲勢浩大。

誓師大會?這是讓烏桓提前準備的大會罷了…

當然…

提及的一句話,還是讓陸羽慨萬千。

——「誓師牧野,以祀諸夏之,本丞相願效昔日冠軍侯之榮,率眾北伐,烽火燃不熄,征戰無以時,此戰若胡兒不亡,毋寧死於漠北!」

看起來…

對這個「征西將軍」的銜還是很執著呀!

至於,從大局去看,曹是個天生的演員!

若非是整個計劃,都是他陸羽做出,險些,他都要以為老曹這「胡兒不亡,毋寧死於漠北」是真的了!

「咳咳…」

心念於此,陸羽輕咳一聲,他回側的典韋與曹休。「傳令龍驍營各將士,一切按計劃進行!」

「喏!」

典韋與曹休異口同聲…

儼然,從他們的眉宇去看,他們信心十足!

許都城,龍樓闕的皇宮宮闕之上,原本的大晴天突然有些佈,一陣陣冷風呼呼的刮來。

此刻的天子劉協面頰冷峻,他凝眉眺著北境。

「今日便是鄴城的誓師大會吧!」

慨一聲!

旁的皇后伏壽連忙回道:「算算時辰,也差不多該出征了吧?只是…」

伏壽言又止…

「皇後有話不妨直言。」劉協轉過向伏壽。

伏壽頓了一下,方才開口:「陛下借駙馬之手賜給丞相『北狩』之詔書,陸子宇以往謀算,丞相以往用兵,講究的是出奇制勝,可這一次又是『滿江紅』,又是『北狩』,更於鄴城誓師,這不是讓烏桓人提前知曉,早做準備嘛?」

皇后伏壽的話讓天子劉協略微一驚…

這一番見識並非沒有道理!

只不過…

劉協微微一笑。「皇后豈忘了,月旦評評論陸子宇的那一番話。」

「唔…」

——「麟之語泄天機,得麟者可安天下!」

天子劉協的語氣凝重。「若然朕與皇后能揣陸子宇的目的,那得麟者就不是他曹,而是我們漢室天下了!呵呵…」

淺笑一聲…

就在這時。

「陛下。」

一道低沉且厚重的聲音響起。

劉協回頭,眼前出現的乃是尚書令荀彧。

「荀令君!」

「陛下。」荀彧拱手呈上一封竹簡,儘管紙張已經普及,可呈送給天子的奏書多依舊為竹簡。「此為尚書臺草擬的廢除『人頭稅』的詔書,以及重新頒佈『商業稅』、『農業稅』的詔書,請陛下一睹。」

呼…

聽到這兒,劉協的眼眸瞇起,整個人提起了十二分的神,

「荀令君,隨朕去崇德殿!」

一言蔽,劉協快步往崇德殿方向行去,步履如風,儼然頗為急切…

荀彧連忙追上。

皇后伏壽看著兩人離去的背影,芊芊玉手搭在宮牆上,心頭喃喃…這或許是陛下最後能為大漢百姓們做的事兒了吧?

「誠如這一次的北伐一般…這是屬於大漢最後的榮,或許…亦是屬於這個時代的最終落幕!」

心念於此,伏壽的表變得極度的複雜。

冷風中,搖了搖頭,嘆出口氣,不…哀嘆的是這個吃人的、不由己的時代!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