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軍事歷史 三國:從隱麟到大魏雄主 第534章 願者上鉤,興周800年之姜子牙

《三國:從隱麟到大魏雄主》 第534章 願者上鉤,興周800年之姜子牙

世子?

驟然聽到這兩個字,曹植頓了一下,旋即連忙擺手。「我的志向從不在世子,我只願學父親與陸師傅,勠力上國,流惠下民,建永世之業,勒金石之功。」

唔…

聽到這兒,鄭玄的眼眸驟然凝起,只不過,這眼神中帶著幾許欣欣然的味道。

「好一個勠力上國,流惠下民,可是…這樣的功業,僅僅一個相府的公子,是無法實現的!」

這…

曹植一愣,「可是…」

他的話還沒張口,鄭玄的聲音再度傳出。「報社掌管天下之言論,子健公子可知曉,為何曹丞相與陸子宇會把這報社給你麼?」

曹植坦然回答:「父親與陸公子是喜歡我的詩文,覺得於這報社之中,我能勝任!」

「哈哈!」鄭玄笑道:「丞相與陸子宇不單單是喜歡你的詩文,他們更是看到了公子灑的氣度,廣闊的襟!誠如這報紙,字裏行間能左右天下之輿論,擔此要職,需要的是眼與膽魄,更需要一顆赤誠之心,而這些子健公子都有!」

這…

曹植一驚。「鄭先生是要我爭世子?」

「不行,這太大膽了,我乃是庶子,縱然大哥子侑放棄這世子之位,二哥子桓才是最佳的世子人選哪?」

「哈哈!」鄭玄還在笑。「子健能如此想,老夫就放心了。」

「你父親如今北定四州,威震天下,漢室天子又心甘願的助你父親一臂之力,如此這般,你父親早晚是要做到那至尊九五之位,而未來的世子或許便是將來的帝王,面對這樣的,你尚能泰然之,果然,陸子宇沒有看錯人,在未來,唯獨你曹子建能引導天下之言論。」

曹植不知道,為何鄭玄會這樣講,一腦門子的問號。

鄭玄卻是拍拍他的肩膀。

Advertisement

「子健,現在很多事兒還不那麼明朗,可作為過來人,我希你能夠繼承你父親的志氣與豪邁,亦不辜負陸子宇的重與栽培,在這報社之中,在天下的言論場上,做出一副驚天地的就,讓世人,讓史書銘記你曹子建的大名!而那些不該爭,不該想的,隨風而去…」

「子健,記牢我這番話,你將益終!」

言及此

鄭玄長袖一甩,豁然起,他不再細聊這個話題,眼眸轉向了手中那封天子的文章。

口中喃喃道:「廢除人頭稅是麼?天子還是把這事兒想的太過簡單了…」

「不過,子健…這便是一份功業,三十年我鄭玄一直在思索,緣何這好端端的大漢會走向世,可近年來我算是知悉,漢室的基、漢室的制度早就爛了,世需要的是大破大立,小小的修補已經於事無補!」

「無論是你父親,亦或是天子…是陸子宇,他們做的便是這『大破大立』,

要救天下黎庶,傳統的、迂腐的那套必須剔除,只有建立一種新的制度,方能開啟一個新的時代。」

微微一頓,鄭玄向曹植的眼神更添了許多意味深長。

「子健,你該慶幸,你便生活在這個時代!這個有得選擇的時代!」

一言畢!

鄭玄抬起頭著天,他在想,他年輕時的那個時代,若然有人敢於「大破大立」,他會支持麼?

或許…

或許會吧?

或許,不會!

反倒是曹植,鄭先生的一些話他聽懂了一些,可更多的,他聽得是雲里霧裏。

不過…

曹植足夠聰慧,至,他能會…鄭先生不希他爭!

鄭先生不希他為這腐朽的漢室送葬!

狼毫筆握起,驟然,曹植知道該怎麼做了!

大袖一揮…

零零散散,一片聲討「人頭稅」的文章躍然浮現。

荀府,夜半時分,荀彧剛剛沐浴罷,只著中,尚來不及盤起頭髮,已經當先佩戴起香囊。

人言——荀令留香,荀彧上會帶至香囊!

便是為此,凡是荀彧所過之,勢必十步之儘是幽香。

就在這時…

「令君,史大夫陸子宇求見?」

唔…

驟然門子的通傳讓荀彧一怔。

他瞇著眼,「讓子宇在正廳等候我片刻…」

「喏!」

一旁,荀彧的結髮之妻唐氏拿起梳子一邊溫的為荀彧梳頭髮,一邊問道。「這麼晚了?這位史大夫反倒是來了!極不尋常呢!」

「呵…是不尋常。」荀彧淺笑一聲,他轉過向自己的妻子。

這位昔日的中常侍、為非作歹五侯之一「唐衡」的兒…眼神中滿是溫

說起來…

荀彧的這位妻子唐氏,昔日嫁的是名門之後傅家的長子,奈何傅家不許,這才到荀彧迎娶到這位宦,便是為此…早年時,荀彧的名聲並不好!

這卻是荀氏一族想要躋場的唯一出路!

昔日裏,荀彧曾是荀家犧牲的那一個…

當然…

自己的這位妻子,又何曾不是唐家犧牲的那一個呢?

「我聽聞最近陛下微服,順著潁河去到了村落中的『鷹塔』!」

唐氏是宦,自然有特殊的渠道,能打聽到宮中之事!

而這讓荀彧的眼眸徒然睜大。

「陛下竟去了那裏!」

他豁然起…迅速的整理下了衫,大踏步就往外走。

「夫君何故這麼急?頭髮還未梳理完畢!」

唐氏開口…

荀彧擺擺手。「等不及了,難怪…陸子宇明日就要鄴城,今夜卻來尋我,想來與陛下看到了『鷹塔』有關!」

言及此

荀彧已經出門,三步並作兩步的往前堂行去。

夜已深。

陸羽在荀彧的面前緩緩展開一捲圖畫——是天子劉協看到鷹塔時的畫面。

荀彧不置一言,只是把眼眸掃在這圖畫之上。

一個個黑暗中啼哭的嬰兒!

天子、皇后、萬年長公子泣淚之下的面頰!

還有那無能為力的蒼鬢老人!

過得良久…

荀彧才開口道:「子宇啊,你是給我出了一道難題!」

陸羽輕笑。「若是簡單的問題也就不需煩勞荀令君了,誠然,荀令君自小儒家忠君之影響,如今陛下要做這件事兒?荀令君是『忠君』支持呢?還是反對呢?」

呼…

荀彧呼出口氣,他挲著這張圖畫,良久無語…

過得許久,他忽而須大笑。

「既是陛下的選擇,那…荀某當助他一臂之力!也算是…算是替萬民謀一些福祉吧!」

「那麼,陸羽替萬千黎庶謝過荀令君。」

陸羽當即起拱手…

旋即…告退!

這一趟,他來的輕鬆,去的輕鬆,只是留下荀彧…他的肩頭仿似被千斤重擔給死死的住!

倒不是沉…

只是覺得不過氣來!

難道,真的如昔日裏的石碑所言——天命歸曹麼?

日已西垂,暮霞灼灼。

鄴城之,曹站在衙署的書房,左右踱步,他的手中捧著一卷宣紙,準確的說,這不是宣紙,而是報紙!

至於其上刊登的文章,其中一篇是天子劉協的文章,另外一篇則是他的兒子曹植曹子建的文章。

容,無外乎是劍指「人頭稅」!

一旁的戲志才眼眸瞇起,他低著頭。

「丞相,茲事大呀!」

戲志才的臉並不好看,要知道…這看似廢除人頭稅的文章,可實際上,潛藏著的是世家大族的利益!

其實,這很容易理解,人頭稅廢除了,那麼…接下來呢?

大漢的國庫要以怎樣的方式填補?

勢必,地方豪門氏族需要繳納一筆不菲的稅目,在如今這個時局看來,這是牽一髮而

「哈哈…」

「哈哈哈!」

反倒是曹,他悵然大笑…

用腳指頭想想也知道,這廢除人頭稅,雖是陛下與子健著寫的文章,可幕後持著勢必是羽兒。

——廢除人頭稅,攤丁畝!

這項政令,早在昔日他曹執行軍屯之時,羽兒就已經提出了。

不過…如今讓這位大漢天子做此「變法」、此「改革」的急先鋒,這是曹都沒有想到。

羽兒,好高明手段啊!

甚至…這手段,幾乎搖所有「漢臣」的心…讓他們對漢室的信仰出現偏移,讓他們為曹營可以爭取的對象!

一石二鳥,一舉兩得!

「哈哈…」

爽然的大笑聲響徹雲霄。

看到了衙署院落中的一通鼓,忍不住邁著龍驤虎步行至這擂鼓前。

這是鄴城百姓鳴冤上書的登聞鼓,曹拿起鼓槌,猛敲起來。

所有人聞聲,都聚攏了過來…

而曹置若罔聞,繼續旁若無人的擊鼓。

金聲玉振的鼓聲響徹於整個鄴城!

「父親這是怎麼了?」

二公子曹丕、三公子曹彰連忙詢問戲志才,一臉的關切。

戲志才微微一笑。

「丞相是看到了四公子的文章!到這種地步!」

呼…

此言一出,曹丕與曹彰眼眸驟然凝起。

如今這個時期,大哥曹昂退出了世子的爭奪,而四弟曹植又來了這麼一篇讓父親如此欣喜的文章,意味深長啊!

曹彰還沒什麼…

曹丕的眼眸幾乎瞇了一條,心裏格外的不是滋味兒。

「父親如此擂鼓,印象中,還從未如此過吧?」

「呵呵!」戲志才淺笑:「想不到,丞相竟會敲出禰衡一般鏗鏘的鼓聲!」

荊州,臥龍崗,草廬之中,一方圍棋旁,聚攏了不人…

「州平,承讓了。」

諸葛亮落下最後一子,這盤棋,他已經贏了。

「孔明自打恢復真名后,這棋下的是愈發的鍊了…這是心無旁騖了麼?」

開口者是一名二十餘歲的年輕人,名喚孟建,字公威,汝南人…

側站著的是石韜字廣元,潁川人。

而與諸葛亮對弈的則是崔鈞,崔州平,乃是冀州博陵人,其父崔烈曾做到過九卿之一,算是名門之後。

諸葛亮與他們三個,連同徐庶,是荊州這一方土地的摯友。

說起來…

荊州部也是分派系。

第一梯隊「荊州上族」,最掌權的氏族乃是三大家族,蔡家、蒯家與黃家…這三個家族代表三力量,蔡家代表著荊州的方軍,蒯家代表著荊州的文集團,黃家代表著荊州的地方軍,也就是野戰軍,以水軍為主力。

第二梯隊,則是「荊州中族」,是「龐」、「馬」、「向」、「習」這些荊州的地方豪強,細細去說,便是龐統家、馬良馬謖家、向朗家…

第三梯隊,則是荊州的流寓系,他們不是荊州人,是避難來到荊州的,在當地也沒有資產、勢力。

司馬徽、諸葛亮、徐庶、崔廣平、石廣元、孟公威便是其中典型的代表。

說是惺惺相惜也好,說是報團取暖也罷。

總之,他們算是荊州下族!

上族、中族因為有資產、有勢力,族中俊傑自然都可以為,可這些下族,沒有太大的勢力,故而只能做士!

當然…

這個士未必是真的士,所謂待價而沽!

除了這上、中、下三族外,荊州還有兩個姓劉的,劉表和劉備…

劉表是荊州之主,但一定程度上,制於蔡家與蒯家!

劉備是外來之主,劉表尚在,他本無法汲取到上、中兩族的人才,故而,他只能把眼下探,窺探到這些荊州流寓系中的賢才。

而這些造就了複雜的荊州局勢…

諸葛亮與其好友雖是「士」,可難免時時刻刻都會議論此間故事。

「州平今日下棋,似乎心不在焉哪!」

諸葛亮抬眼向崔州平,張口問道。

崔州平搖了搖頭,言又止…

「州平有話不妨說出來,咱們都在這兒,也可以一道討論一番。」石廣元張口道…

崔州平這才從懷中取出一封報紙。

「你們看,這是中原的商賈帶來的報紙…」

說著話,他將這報紙遞了出去。

而諸葛亮與石廣元、孟公威湊到一起,細細的去看…

這不看不要,一看之下,他們是倒吸一口涼氣。

「天子竟然會寫此文章?」

「還不止是天子,曹子建這文章筆鋒也犀利至極!」

石廣元、孟公威慨一聲。

「好一篇犀利的文章。」諸葛亮的眼眸卻是的瞇起。「這哪裏是天子與曹子建的文章?幕後之人分明便是陸子宇與曹孟德!」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