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軍事歷史 三國:從隱麟到大魏雄主 第275章 龍驍營連同陸氏,榮俱榮辱俱辱

《三國:從隱麟到大魏雄主》 第275章 龍驍營連同陸氏,榮俱榮辱俱辱

沐浴在華夏有著悠久的歷史。

而且,古時候的人沐浴不是一件很簡單的事兒,古代的繁文縟節決定了其洗澡時的種種禮儀。

在古代,浴室稱為「湢」,浴盆則名「杅」。

《禮記·玉藻》中就提到——「浴用二巾,上締下綌。出杅,履蒯席,連用湯;履席,巾晞,乃屨,進飲。」

說人話,就是準備兩條巾,細的,比較拭下

浴盆后,要站在草席上,再用熱水沖洗一遍,然後穿上服和鞋子,最後喝點東西以暖胃口。

這就是古人洗澡時的規矩,從王公貴族到小老百姓,誰都要依照這個規矩、步驟沐浴!

而在前世,似乎在北方的大澡堂里,也是這麼個流程!

此刻…

陸羽與陸遜分別坐在一個木桶里,準確的說,是坐在「杅」里,泡澡!

這個畫面,倒是讓陸羽想到。

曾幾何時…

他與老曹也是這般,那時老曹還替他背來著。

別說,如今回想起來,還有些后怕。

哪有一個大男人盯著他大側看的,有夠奇葩的!

現在嘛,還好,畢竟陸羽和陸遜是同齡人,大家一起洗個澡,還是分開木桶洗的,這似乎也沒什麼。

只是…

陸遜的眼眸總是時不時的也向陸羽的大,就跟曹當初一樣!

似乎…

他們都好像格外在意,陸羽側那條酷似長槍的胎記。

按理說,這個胎記知道的人不多,除了陸羽外,就是昭姬姐姐知道了。

而這胎記…

算是唯一能證明陸羽與母親或者父親有所聯繫的地方!

只是,

與陸遜這是看啥呀?

這胎記與他們能有什麼關係嘛?

總不至於是…這胎記太霸氣了,長槍如龍?威懾住他們了?

「伯言,你一直盯著我看幹嘛?」

Advertisement

本來陸羽就對陸遜有一種別樣的,如今,又同室沐浴,這種覺自然更勝一籌。

「沒什麼…」

陸遜把眼眸移開,這下…他心中的猜想總算是得以驗證,一如…他曾經料想的那般!

陸羽,準確的說…

是「得之可安天下」的——麟!

真的!

他真的與陸家有著千萬縷的聯繫。

陸家族人遠赴濮頓丘縣探查得到的報,如今,也總算是得以驗證。

陸遜父親的妹妹,也就是陸遜的姨娘陸玲,生有一子,而這一子正是…正是大漢的司農,坊間傳言中的麟,眾士子心目中的太學總長,他陸遜眼前的——陸羽!

「咕咚…」

一口口水咽下。

似乎…因為心頭的大石頭落地,陸遜整個人頗為,頗為激

此時此刻,他的心頭又浮現起那四個字——陸家當興!

可…哪怕是心頭悸連連。

陸遜還是強行鎮定,強行讓自己的心平復一些。

他得試著引導陸羽,引導他也探尋到這個真相!

「陸司農,你不是很好奇,我帶來的第二個和第三個寶是什麼?」陸遜主開口道。

「看來伯言那所謂的『事關家族』的驗證,已經完了?」

陸羽反問道。

他倒是不慌著去詢問這第二個、第三個寶,反正陸遜已經在這兒了,這些寶,早晚能逃得掉麼?

比起這個,陸羽更好奇,陸遜特地邀請他來這浴堂沐浴,所為的驗證到底是什麼?

卻見陸遜點了點頭,「誠如陸司農所言,已經驗證過了。」

「結果呢?」陸羽接著問。

「讓人欣喜!」陸遜面頰上的喜悅溢於言表。

這表倒是把陸羽的好奇心給勾了起來。

「伯言不妨說說?我還真有些興趣!什麼東西必須要在浴堂里驗證的?」

「陸司農,要說這個,就不得不提及江東陸家的族譜…」陸遜眼眸微瞇,「憑著陸司農悉時局、窺探人心的本事,多半知曉,我陸家的父輩、祖輩吧?」

這個難不倒陸羽。

別說是陸家的祖輩、父輩,就是下一輩,下下一輩,甚至…你陸遜未來會為孫家的駙馬,娶了孫策的兒,陸羽都能說出來,如數家珍。

還有…陸抗,陸遜的這個兒子很能打的呀!

——繼父之志,護吳周全。

——破晉軍分進合擊之勢,牽晉軍主力之實。

當然了,這些都是幾十年以後的事兒了…甚至,能不能發生都是一個巨大的問號!

陸羽自然無需向陸遜講述…

他略微思索,旋即開口道:

「你的高祖陸閎,曾任尚書令;你祖父陸紆,出華亭陸氏,曾任守城門校尉;你祖父的弟弟陸康,至廬江太守,被孫策打敗,殞命廬江!你父親陸駿至九江都尉!」

「可以說…陸家自打你高祖起就是名門族,到你祖父那一帶,更是為了江東四大家族,只不過,隨著你祖父陸康被孫策打敗,殞命廬江,陸家…這江東四大家族之一的地位,也算是名存實亡了!」

這一番話,越是講到最後,陸羽刻意的低了一分語氣,以此表達些許惋惜憾之

陸遜卻是頷首點頭,毫不避諱陸家沒落的事實。

「不愧是陸司農,對江東陸氏一族了解的如此詳細,只不過,有一點,陸司農必然不知曉,就是我陸家的眷!「

眷?

聞言,陸羽微微一頓。

史書上很記載眷的,除非是像昭姬姐這般名滿天下的才,才有有那麼寥寥幾筆!

故而,陸羽對陸家的眷必定是一概不知。

而陸遜的聲音還在繼續。

「在族譜中,祖父陸紆除了生下父親這一支外,還生下一,也就是我的姨娘名喚陸玲,想必…這個名字,陸司農並不陌生吧?」

陸玲?

這名字陸羽當然不陌生了,昔日昭姬姐與父親蔡邕於兵荒馬中救下陸羽時,四打聽得知,陸羽的母親便做「陸玲」。

只不過…陸羽那時太小了,肯定不會對生母有什麼印象。

母親的名字也是長大后,昭姬姐告知的。

這?

江東陸家的眷也陸玲?

不會吧?

陸羽心頭嘀咕著,不會這麼巧吧?他陸羽的母族總不會…總不會是江東四大家族之一的陸家吧?

乖乖,他這個「陸」…還真是江東陸家的「陸」啊?

聯想到這兒,陸羽的眼睛睜大,也張開,他有些不可思議!

而就在這時,陸遜的聲音接踵而出。

「陸司農不妨聽我把話講完,我此番前來除了帶著一張江東的地形圖外,還帶來了陸家的族譜,族譜上每一個族人、包括旁支族系的名字都記載的格外詳細。」

「陸玲是我的姨娘,而姨娘很小的時候就失散於中原,最後有族人憑著胎記與信去調查,這才在濮頓丘縣查到了的蹤跡。」

「可…偏偏還是晚了一步,兵荒馬中姨娘死在了濮頓丘縣。」

「經過走訪,族人探明,姨娘曾生有一子,隨母姓,除此之外,此子的大側有一柄酷似長槍的胎記,槍出如龍,霸道威猛!便與…便與陸司農那道胎記一般無二!如此,陸司農就知道,我為何要在這浴堂驗證,我所驗證的又為何了?」

講到這兒…

陸遜刻意的停頓了一下,他想要讓陸羽去試著接這個信息。

而陸羽的眼睛始終張開,他不可思議的回向自己的大

長槍胎記,霸道威猛的長槍胎記?

這…

坦白地講,陸羽真的被驚到了,憑空冒出個母族,母族還是江東四大家族之一的陸家,這可就意味深長了呀!

「咕咚」一聲,一口口水咽進肚子里。

等等…

陸羽敏銳的發現,這不能證明啊…

畢竟陸遜是先看到他的胎記,才說出的這番話。

憑著他的智商,編纂出一個合合理的故事似乎並不難…這就難逃攀關係的嫌疑了。

心念於此,陸羽當即問道:

「伯言?不是我不信你,咱們在這浴房,你指著我上的胎記,說這是你族人走訪探尋到的,這…讓我怎麼信呢?」

陸羽沒有把話講的太明白…

陸遜是聰明人,這種話一點就

「無妨!」陸遜似乎早就料到了陸羽會有此一問。

「陸司農,在我的包裹中有一封信箋,上面寫著我來此廬江郡的目的,包括這你大這『長槍如龍』的胎記,也包括陸司農真實份的探尋,均在這信箋里!」

「如今,我與陸司農均於這浴堂,一言一行自是逃不過陸司農的眼睛,我總不會有時間去特地書寫這個吧?」

說話間,陸遜直接跳出了木桶,他從包裹中取出信箋,就這麼給了陸羽。

陸羽連忙接過…

果然…

上面的容與陸遜講述的一般無二!

如此這般,這般如此…

總總驗證之下。

似乎,不…不是似乎,是他陸羽的份,或者說他陸羽母族的份已經能夠最終確認了。

他娘陸玲乃是江東四大家族之一陸家的長,是陸遜的姨娘…

按照輩分兒…陸羽與陸遜是同輩!

剛剛想到這兒。

「陸司農,你是我的大哥啊,咱們陸家的族長,其實…其實是大哥你啊!」

陸遜拱手一拜,「遜拜見大哥!」

這是兄弟間特有的禮節。

按理說,嚴格意義上,陸羽是算不得陸遜大哥的,更算不得陸家的族人!

畢竟…陸家是他的母族,並不是他的父族!

在禮法中,哪有兒子跟隨母族的道理?

可…偏偏。

陸羽這的況又有些不同,他隨母姓,他姓陸,他爹是個不負責任的渣男!

如此這般算下來,那…陸羽的母族其實約等於父族了!

被陸遜稱呼一聲大哥,這稱呼也合合理。

又或者說,陸羽完全可以將自己也歸為陸家的一員,他是需要擔負起陸氏的復興與希的。

而這才是陸遜不惜冒著生命危險,渡江的目的!

「伯言…啊不,是二弟!」陸羽趕忙扶起陸遜。

總是被夏侯惇稱做二弟,猛然稱呼別人一聲二弟,心舒暢的。

果然,誰都是想做大哥的呀!

不過…

比起做大哥的喜悅。

陸羽當即拋出最關切的問題。「二弟,咱們族人走訪頓丘時,可探尋到我那渣男爹的下落了麼?或者說,我那渣男爹究竟是誰?」

這…

陸遜搖搖頭,「並沒有探尋到…若然探尋到了,他拋妻棄子,害死姨娘,咱們陸氏一族豈能善罷甘休,豈能不討回這個公道?」

說到後半句,陸遜的語氣變得冷冽、凝重。

儼然…

他也極其看不慣陸羽父親這種拋妻棄子的行為。

不管是何理由!是何借口!拋妻棄子,這都是為世人所不齒的。

「大哥這些年一直在找他麼?」

見陸羽的表複雜,陸遜又補上一句…

「算是吧!」陸羽點點頭,不過很快,他擺擺手。「不過,現在卡那裡,這個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今日我找到了母族!找到了兄弟,哈哈…」

罕見的,陸羽大笑了起來。

「走了,伯言,這澡也洗了,驗證也驗證過了…咱們回書房,好好聊,邊喝邊聊!」

今兒個陸羽是真的高興。

這算是找到親人,找到組織了呀!

他與陸遜兩人迅速的穿好服,勾肩搭背的走出了這浴堂!

進來時,兩人還保持著一定的距離,可出門時…兩人的關係無疑進了一大截。

當然…

這些不會被別人看到,更不會傳出去。

龍驍營早已守好了這衙署的每一,若然沒有陸羽的同意,便是一隻蒼蠅也飛不出去。

一封快報,已經送到廬江。

此時的廬江上下,都在為興修巨大樓船做準備。

於他們而言,陸司農即將凱旋歸許都,而半年造出一艘可容納三千人的樓船,這已經是當下廬江最要的事兒,劉曄為此已是焦頭爛額!

程昱也儘可能的幫幫忙,助力一番。

至於,他之後的去向,目前陸公子還沒吩咐,大概率是要歸朝的,也有小概率會留在這廬江,輔助劉勛、劉曄駐守城池,抵江東。

其實…

在程昱看來,這都無所謂…

去哪都一樣,反正…也不至於去江東。

除了江東外,似乎別的地方都還不錯,至並不危險。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