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現代言情 逃荒不慌,三歲福寶寵全家 第230章 真金白銀有魅力

《逃荒不慌,三歲福寶寵全家》 第230章 真金白銀有魅力

在程小棠看來,這兩座山都有很重要的意義。

再加上蕭昀舒買下的一百畝良田,開墾完的五畝上等荒田,以及胡景煥湊熱鬧的那座橘樹山,試驗田的樣本就富起來了。

攢夠積分升到四級商城,兌換出十幾二十本農業書,肯定可以解決土地力的問題,讓荒田變良田。

哪怕最后不盡人意,也能積累失敗經驗。

其實很多農民在種地時都會有新的發現,偶爾會有一片糧食長得特別好或是得比較早。

只是很有人總結出來。

一來他們沒讀過書,不能很好地用文字記錄下來;

二來試錯本太高,農民們忙活一年也只求地里能收,舍不得費錢費力地去驗證一個想法。

比起自己,寧愿更相信縣里糧鋪新進的種子,那才保險。

程小棠如今最大的優勢就是年,還有很多時間可以試錯,不怕失敗。

就是苦了被迫改行的魯大師。

他原以為到關凌村是幫程小棠做出能飛的大木鳥,沒想到要面朝黃土背朝天,每天起早貪黑在地里試用做出來的農

魯方的確是能工巧匠,唯一的缺點是為機關大師,對種地知之甚

據圖紙做出來的農,不能說不像,就是使用起來沒有預期中的高效省力,尤其是釤鐮,更像殺人利

若不是程小棠沒法直接拿工出來,也不舍得讓一個技宅當苦力。

幸好蕭昀舒很舍得,還給定下秋收前開完一整座山的任務。

Advertisement

除了打谷機、秧馬、谷風機之外,程小棠挑選出來的其他農都是在現有基礎上的改良,算不得很大的創新。

主要是沒有材料和能源,要想做出來,又是另外一個領域了。

老程家人有了改良版鶴鎬、釤鐮這樣的開荒利,效率蹭蹭往上升,看得關凌村其他人也了開荒的心思。

離關凌村近的荒地有限,大家就是發現老程家的農不一樣,也沒有像之前那樣咋咋呼呼,而是先回家商量一番。

再挑個沒啥人的時辰,拎上蛋蔬菜,悄悄上門詢問農怎麼做。

水不流外人田,棠寶可是他們村的小福星。

然而大家都在秋收前做些輕省的農活,就關凌村的人一窩蜂積極地奔著荒地跑,附近的村民自然看得出不尋常。

一來二去,錢塘縣就掀起了一開荒熱

崔縣令笑得合不攏,趕制了一大批新農借給百姓們使用,還大方地將崔氏的水荔枝膏方送給程小棠,以示謝。

唯一的要求是不能拿出去販賣,否則他回家會被熱衷于舉辦宴席的祖母罰跪祠堂。

“你不是沒跪過嗎?”程小棠記得話嘮崔神醫提過,從小到大只有他

老程家小心翼翼地準備了一個月,始終沒等到閔侍郎,到后面實在忙得想不起,怎麼涼快怎麼穿。

春耕,夏耘,秋收,要想糧食收,每一個階段都不能敷衍。

程小棠在魯方的幫助下,能改良農、引水田,卻無法改變勞作環境的艱辛。

尤其是在烈日下鋤禾,辛苦到足以讓《憫農》這首詩千古流傳,經久不衰。

第一次南方蒸籠般的酷暑,給吃苦耐勞的程氏族人都熱迷糊了,中暑倒下一片。

多虧程小棠有先見之明,在系統商城屯的常備藥中有藿香正氣水。倒進冰涼的井水里攪拌一下灌進去,救了好幾個老人的命。

就是味兒太沖了,無法遮掩,只得說是從蕭昀舒給的醫書上學到的藥方。

程氏族人對程小棠是無條件信任,哪怕符水都愿意喝。

程小棠也不好糾正封建迷信的說法,畢竟當初為了掩飾抗生素,就號稱給蕭昀舒喝的是符水。

心誠則靈,反正神們要錢的符水,村民們也舍不得喝。

等天氣沒那麼熱的時候,閔侍郎才抵達關凌村。

皇帝自己貪圖樂不務正業,卻不會讓一個四品員白領俸祿。

錢塘縣離京城千里,閔侍郎要考察民,不能坐船南下,而是走走停停,花了近兩個月時間整理出厚厚一本冊子。

這也是蕭昀舒之前沒在信中提起圣上有嘉獎的原因。

在他看來,皇帝獎賞的不過是五百兩白銀和一幅破字,不值當讓棠寶惦記那麼久,等快到的時候做下準備就夠了。

結果臨安府尹得到信兒,生怕皇上以為他不重視民生,著急忙慌地派于知事先來一趟老程家表示。

也就是看在臨安府尹給嘉獎還算實用,蕭昀舒才沒收拾他。

閔侍郎來關凌村前,先去拜訪了袁山長,順便帶上初次見面的小師弟回家。

沿途看到好幾荒山上都有人在忙活,不由得心生好奇,“師弟,錢塘縣的開荒獎勵很厚嗎?”

程天祿回道:“三年免稅,縣衙會提供種子、農,還有補糧。”

“就這樣?”

每人一月一斗的糙米,只算年男丁,并不十分優渥。

閔侍郎也做過縣令,勸課農桑向來是重中之重。當初他治下的百姓愿意種桑樹養蠶的人不,開荒卻避之不及。

忙完農活有余力的話,他們更愿意去做短工或者進山挖草藥賺些快錢。

“還有一個原因,需要舍妹來解釋。”程天祿笑著道,“我一直在書院,對家里的況不是很了解。”

“只知道棠寶兩月前買下的一座荒山,已經開完荒種上豆子和棉花了。”

閔侍郎聞言不莞爾。

別的暫且不論,他這位城府頗深的小師弟,說起妹妹時倒有了幾分十三歲年該有的活潑。

“草民見過侍郎大人。”

程老太發髻盤得一不茍,帶著一家老小恭敬地行禮。

“不必多禮,本是天祿的師兄,算是您老的晚輩。”閔侍郎和善地扶起程老太,“這位想必就是棠寶了?”

程小棠上前一步,“回大人,就是我。”

看來二哥跟師兄相得很融洽,還的小名。

閔侍郎早有心理預期,打量程小棠時,很好地掩飾住了心中的驚訝。

還真是叟無欺的四歲孩子。

此行并沒有圣旨,因此閔侍郎用圍觀百姓聽得懂的說法表達圣上的嘉獎之意,再讓人將五百兩白銀和賜的墨寶。

程小棠沒有蕭昀舒這般財大氣,看到裝著五百兩銀子的木盒,心跳不爭氣地加快了。

過五百兩的銀票,遠沒有銀錠這麼直觀。

還是真金白銀有魅力。

“棠寶,不如讓大家一起瞻仰圣上的墨寶?”程天祿溫聲提醒著妹妹。

程小棠對疑似昏德公翻版的皇帝陛下沒啥好印象,不過閔侍郎還在看著,不能表現出毫嫌棄。

“哇,皇帝陛下的字矯若驚龍,力紙背,當真是天下第一書法。”

音飽含,黑白分明的大眼睛里誠意滿滿。

閔侍郎輕咳一聲,勉強將笑意下去。

對著一個“福”字能夸得這般真意切,沒能讓皇帝陛下親耳聽到,著實可惜。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