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古代言情 侯府嫡女打臉日常 第307章:只有去求蕭家了

《侯府嫡女打臉日常》 第307章:只有去求蕭家了

秦婠嗯了一聲,快速的將飯用完,然後道:「其實魏雲那般的才是見,如今的深閨子,如朱氏和魏玉一般的才是常態,朱氏是遇事就慌不擇路,有些愚笨,而那魏玉常年在這平府,被養出了個自視甚高的子。」

「反而那魏雲,因著婚事不暢,上面又有個高傲的姐姐,平日裏定然沒兌,反而心態較穩。」

說完這話,秦婠端起茶盞清了清口:「不說這些了,我去瞧瞧殿下。」

秦婠去的時候,韓先生和李澈正在徹夜討論著,該如何尋糧,以及若是當真在平府找不到糧食,如何用最快的速度,將周邊的糧食運來。

瞧見秦婠,韓先生朝笑了笑,抱拳行了一禮。

秦婠還禮之後,也沒拐彎抹角,直接道明了來意:「聽聞殿下將魏知府給抓了?不知是為了何事?」

提到那個魏輝,李澈就有些惱,欺上也就罷了,居然都知曉他是為了賑災而來,居然不想法子補救,還想矇混過關,他的腦袋是被豬啃過的不?!

李澈氣的不想說話,一旁韓先生便將糧倉無糧,以及糧食失蹤等等事給秦婠細細說了一遍。

對於秦婠,他沒有任何後宮不得干政的想法,相反,在韓先生眼裏,秦婠抵得上絕大部分的謀士。

秦婠聽聞之後,對那魏輝也是一陣無語。

Advertisement

若這一切都是真的,那他還真是蠢到了一種境界,竟然能被底下人騙那麼多年,也是讓人服氣的。

「先前魏夫人領著那兩個兒來尋我哭訴。」

秦婠開口道:「那小兒問我,若是能籌措到殿下所需之糧,可否為魏知府將功贖罪,我答應了,只要將糧食尋來,殿下定會酌理。」

聽得這話,李澈和韓先生瞬間互看了一眼。

秦婠看著兩人道:「且不問,說的是不是只是一個不諳世事的小兒之言,就說能說出這話,心中定然是已經想了對策的,殿下不若派個人跟著,看看去找了什麼人。」

李澈聞言點頭,當即喚了一名暗衛過來,吩咐他去跟著魏雲。

暗衛退下之後,李澈有些頭疼的額間,秦婠見狀勸道:「殿下和韓先生都去歇著吧,如此在這乾等著也是無用,不若去小憩片刻,若是父親當真尋到了糧食的蹤跡,韓先生與殿下再來忙碌也不遲。」

韓先生聞言笑了笑:「只怕現在去歇著也是睡不著的,平府及其周邊,都是一年一季稻穀,如今是夏季,若當真有人私自屯糧,想必這個時候糧食也已經轉運消耗完了,咱們必須得另想辦法調糧食。」

這事兒秦婠幫不上忙,只能道:「也罷,我與先生和殿下一道等著吧。」

且說朱氏和魏玉魏雲,從秦婠那離開回到了朱氏的屋中,朱氏便迫不及待的追問道:「雲兒,你先前在太子妃面前所說的,籌措糧食一事可是真當?你能從何籌措到糧食來?」

魏玉也看向魏雲道:「此事非同小可,你可莫要信可開河。」

魏雲聽得這話,並未反駁,而是看向朱氏道:「母親如今可還有旁的辦法麼?」

朱氏聞言瞬間啞然了。

魏玉有些惱:「即便母親沒有辦法,你也不該在太子妃面前逞能信口開河,你沒瞧見太子妃面上看著和善,其實是個心冷的麼?你在面前許下此諾,若是連一旦糧食都籌措不出來,定然會判父親罪加一等!如此你得起麼?!」

「我並未同娘娘許諾,我只是問了娘娘,可否用糧來贖罪罷了。」

比起魏玉的惱,魏雲依舊語聲平靜:「再者,我同娘娘說的是竭力而為,並非說定然會尋到糧。」

「你……」

「夠了!」朱氏打斷了姐妹倆的爭吵,看向魏雲道:「你說要籌措糧食,你要從何籌措?」

魏雲嘆了口氣:「如今也只有去求蕭家了。」

蕭家,就是與魏雲定親的人家。

聽得蕭家二字,朱氏的面頓時有些不太好。

因為蕭家是商賈之家,平日裏朱氏就沒給過好臉,就連兩家定親換庚帖信也對蕭母冷眼相待,言語兌的。

如今風水流轉,竟然們去求蕭家了。

魏玉皺眉看著魏云:「你莫要太天真的,蕭家乃是商賈之家,拿著信和父親當年的恩著咱們不得不應下這樁婚事,他們圖的是什麼?還不是圖父親手中的權勢,和份地位麼?」

「如今父親陷囹圄,商人又最是重利,加上咱們家平日裏也沒給蕭家臉看,你覺得這個時候,他們還會認這門親事?你還要我們上去,看蕭家人的臉,任由他們辱麼?」

聽得這話,原本還有些猶豫的朱氏,頓時也皺眉道:「不可。」

魏雲聞言垂眸低聲道:「即便是被辱被奚落,也總比什麼都做來得強,此事不必母親出面,我自己去便可。」

魏玉聞言一愣,惱聲道:「既然你自己要送上門去被辱,那你就自己去,萬不可說是母親的意思。」

魏雲點了點頭:「我知曉的。」

朱氏聞言看著魏雲半響,張了張口想說什麼,最終卻只化了一聲嘆息,低低開口道:「去吧,就如你所言,試一試總比什麼都不做來的好,你兄長也在四想辦法,若那蕭家人太過分,你也不必太放下段了,回來便是。」

魏雲點頭應下,讓丫鬟備了一份禮,而後便上了馬車直奔蕭府。

蕭家是平府最大的商戶,生意涵蓋了平府各方各面,周邊各也有生意在的。

太子來了平府,住在了知府府的事,他們也是知曉的,他們更知曉,魏輝其實本不是個當的料。

你說他苛待百姓,他還年年開倉放糧,救濟貧苦,你說他善待百姓,他又無心政事,連平府究竟年收如何都不知曉,只一心想著仕途,想著該如何糊弄京城,誇大他的功績。

故而,即便他們還不知魏家已經出了事,但他們卻知道,太子一來,魏家必倒,不過是早晚的問題罷了。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