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節名:一百二十六章同仇敵愾
古木時一聽說上玉抗旨不遵的事兒,就拍膝打掌地大笑起來,半天才停了笑道:「好,好!真不愧是惡名遠揚的泰王啊!」
太子微微地張開,驚訝地著古木時。
他這是讚揚老三的?為何他和他兒兩個都這麼看好老三?
那自己這個皇帝又算個什麼?
他悻悻地想著,不滿地問道:「丞相這話什麼意思?老三這樣藐視朕恭,難道還有理了?」
古木時連忙搖頭:「皇上別多心,老臣只是就事論事。泰王這樣的反應倒是在老臣的意料之。」
見太子面平緩了下來,他繼續說道:「泰王這個人吃不吃,我們不妨來個以克剛!」
「怎麼個以克剛法?」太子聽得神大震,忙過頭去!
古雪晴撇了撇,瞧不上他這個樣兒。
古木時見自家婿這麼不上套,臉上也有些訕訕的,沉了一會兒才道:「當務之急,是要打消泰王的疑慮。皇上不妨給泰王封地,讓他進京謝恩!」
「那怎麼行?這樣的話豈不是便宜了老三?」太子眼睛一瞪,不滿意古木時竟然給他出這麼個餿主意。
他的本意,是想把老三給誑到京城,然後再剝奪他的軍權,再找個由頭把他殺了。
古木時這主意,竟然還讓他得到封地,那豈不是放虎歸山,他這一輩子都別想坐安穩皇位了?
古雪晴見他著急忙慌的樣子,嗤笑一聲:「皇上,你還沒有理會父親的意思呢。給他封地再讓他進京謝恩,這也是一著妙棋啊。只要他進了京,還不是由著我們收拾?」
太子見古雪晴竟然聽懂了,還一口一個「父親」的,心中氣得要死:那是你的父親,和朕有什麼關係?
面上卻裝作醍醐灌頂的樣子,忙拱手道謝:「還是卿心思縝,朕,竟然沒有想到這麼好的法子!」
古木時趁熱打鐵,忙道:「如此,請皇上下詔吧,再讓人去跑一趟!」
太子就喚了人進來鋪紙磨墨,古木時親自執筆寫了一份洋洋灑灑的聖旨,太子用了玉璽,讓人八百里加急送到了邊關!
而此時的邊關,帥帳里,上玉正召集將軍會議。先是讓刑天和風影兩個把太子如何宮造反的事兒說了,又說了自己的打算!
眾將軍聽了,紛紛默然不語。
要知道,泰王這五萬大軍和整個大秦作對的話,無異於以卵擊石。
再說了,他們的家眷都在京中,這一反了的話,那是要滿門抄斬的,他們在外頭還怎麼帶兵打仗啊?
似乎早就預料到他們的想法,上玉只是微微一笑,彈了彈修長的手指,笑道:「眾位將軍不用著急,本王已經飛鴿傳書,讓留在京中的死士把各位的家眷接出來了,不日就能到達邊關!」
頓了頓,他又說道:「若是到時候你們其中還有人不想留下來的,那就帶了家眷回去,本王定當奉上重金。就算是太子,也不會對你們怎麼樣的。」
有了這樣的保證,眾將軍自然紛紛開口了,都說上玉恤下屬,自己自當奉命竭力云云……
上玉見解決了這些人的後顧之憂,也就放了一半的心。這些將軍的忠心他還是相信的,若是不把人家的家眷安排好,再忠心的人也不幹呢。
剩下的問題就是軍糧了。俗話說「手中有糧,心中不慌」,為了萬無一失,他要及早籌到糧食才行。
趁著太子還沒手,他決定這就出一部分人力,到附近的州縣去征糧!
這兩個問題倒是迎刃而解了,目前最令人不放心的就是月環國了,萬一他要是和太子開戰,月環國在後頭來上一刀,可就腹背敵了。
不過這倒也不是難以解決的,畢竟上次他帶的那幾車糧食都被他事先吩咐人煮過的,月環國的人用這些糧食做了種子糧,可想而知等到了秋季月環國該是顆粒無收了吧?
上玉和眾將一一地把這些能慮到的問題都想了一遍,共同商議出了方案,這才讓眾人都散了。
他也背著手來到帥帳後頭,把這幾件事兒和古若雅都說了。
如今大敵當前,古若雅也顧不上避嫌,聽完沉半晌點頭道:「你是帶過兵打過仗的,自然想得比我多。但是我心裡有一個想法,不知道對你有沒有幫助?」
「有什麼話對我還不能說的?」上玉坐下來,攬過的肩頭,著的秀髮,笑地看著。
古若雅斟酌了一下,才說道:「如今這五萬大軍孤零零地擺在邊關,萬一太子發兵來打,那就了人家的餡了。我想著,我們應該往裡遷一遷,離著州縣有人居住的地方近一些,把太子的所作所為都告訴老百姓,讓他們評判去!」
頓了頓,又道:「這麼多人吃馬嚼的,自然不能坐等山空,往裡頭靠著那些州縣,也可以徵集一些糧草,還可以徵集一些兒郎,到時候我們也不至於手足無措!」
這就是前世里常說的據地了,不管做什麼事兒,頭一件就是要有民心,第二件就是要有源源不斷的兵源和糧源,這樣才能立於不敗之地!
上玉仔細認真地聽完,掌大笑:「此言真乃金玉良言,王妃真乃奇子也!」
古若雅白了他一眼,嗔道:「沒個正行!」
上玉卻急不可耐地在臉上親了一口,就轉出去了,他要趕把這些東西寫一個條陳出來,這就命令大軍東遷!
午時過後,上玉命大軍收拾妥當就整軍出發了。
古若雅趁著大軍收拾的空當兒,在帳篷里把前世里看到的解放軍的「三項紀律八大注意」都寫了出來,給上玉。
大軍行進的路途中,上玉派出自己邊的親兵,不停地騎著馬來回地大聲傳頌這「三項紀律八大注意」:
(一)一切行聽指揮;
(二)不拿群眾一針一線;
(三)一切繳獲要歸公。
八項注意:
(一)說話和氣;
(二)買賣公平;
(三)借東西要還;
(四)損壞東西要賠;
(五)不打人罵人;
(六)不損壞莊稼;
(七)不調戲婦;
(八)不待俘虜。
並讓軍中的師爺編曲子傳唱!
等駐紮在離邊關最近的州縣定州時,天已經黑了。
上玉吩咐大軍在城外埋鍋造飯,又讓親兵們不停地傳唱著這首曲子。
他則扶著古若雅進了帥帳,夫婦二人坐在榻上,上玉從皮囊里倒了一杯溫水給古若雅喝了,這才心疼地拍著的手:「委屈你了,跟著我從沒有過過一天平靜的日子,如今還要這般罪!」
古若雅不想給他心裡造什麼力,連忙道:「這說的什麼話?我甘之如飴呢。都說夫婦一,可不是只能同富貴,不能同患難的。我們既然是夫妻了,自然要站在你邊,你做什麼我都會支持你的!」
一語說得上玉激不已,攬懷,親吻著泛著汗珠的額頭。
晚晴打來水,夫妻二人洗漱了,又吃了些簡單的飯菜,這才坐在榻上細細地說起話來。
古若雅想到要爭取民心,可不是三言兩語靠說話就的,還得為民做實事。
而定州的員目前應該還沒有接到太子那兒的消息,趁早先把定州佔住再說。
然後再在民眾里宣傳,讓他們知道誰才是正義的一邊兒。
古若雅決定,進了城之後,自己就帶著那兩個老徒弟,給城中的百姓免費看病送葯。
上玉擔心的子,古若雅笑著解釋:「我閑著也是閑著,只要不是重力活兒,都沒什麼。再說了,我那兩個徒弟也不是白吃飯的,手裡都有兩把刷子,對付一些小病還是可以的。要是他們都做不了,才到我出山呢。」
語氣里,有掩飾不住的驕傲和自豪!
第二日一大早,上玉就讓親兵給定州的太守送去拜帖,說是要拜訪他。
朝廷那兒還沒有什麼信兒,定州太守一見到堂堂的「戰神」泰王來了,自然熱烈歡迎,親自開了城門來到門外把上玉迎了進去。
上玉帶著二百親兵,連同邊的幾個副將,古若雅也堅持要去,於是又帶著古若雅和那兩個老大夫,一行人騎著馬坐著車浩浩地進了城。
定州太守見泰王王妃也跟著,自然也沒有往其他方面考慮,敞開了城門把人接了進去。
到了衙,上玉才把來意說了,又把太子做的事和盤托出,聽得定州太守那是咂舌不已。
只要是個兒就知道,太子對泰王那是嫉妒羨慕恨,如今到他登基做了皇帝,自然不會放過泰王。
定州太守心裡一時是五味雜陳,又是急又是怕。
萬一到時泰王戰敗,他就是頭一個替罪羊,太子那種睚眥必報的子,怎麼會放過他呢?
可萬一現在不答應,泰王也不會饒過他的。
他沉思半天,終於下了決心。
兩害相權取其輕!
眼下先過了泰王這一關再說吧。
於是他起對著上玉行了一個大禮,方才說道:「泰王殿下,太子如此大逆不道,天下人定當群起而討之!泰王既來到屬下的地盤,屬下定要竭盡全力為泰王徵集糧草和兵源!」
有了他的保證,上玉就放心了。
第二更奉上!親們給我加把勁兒吧。
沈家九姑娘沈聽雪前世眼瞎,錯信奸人,致使沈家滅門,摯愛之人橫死。再睜眼,回到十五歲那年,小姑娘擼起袖子,什麼也不說就是乾!眾人發現,九姑娘那個草包不草了,有美貌、有手段,還會撒嬌求抱抱。而那傳聞中狠辣冷厲的定北王,卻伸手將小姑娘抱在懷裡,眉目清朗,溫言輕哄,「乖,抱抱。」PS:女主有八個哥哥,還有一堆師兄、表哥,身世神秘,團寵小公主。男主紈絝,又帥又腹黑,寵妻狂魔。另:本文小甜餅一枚~歡迎來啃~
她是褚王府正牌王妃,本該榮華富貴,一世無憂,卻眼瞎心盲,害的身邊人盡數慘死,親生骨肉被煉成丹藥。 幾世輪迴磨鍊后,攜靈寵高調重生! 從前的她,囂張跋扈,愚昧無知;如今的她,鳳凰涅槃,浴火重生,復仇是她重生的唯一目標! 為了彌補遺憾,本想偷了種子就跑,卻不想還是落入了那個男人的陷阱…某王爺斜靠軟榻,慵懶一笑:「聽說王妃想要個孩子,今日月色朦朧,星辰萬里,本王有一本『造人指南』想跟王妃共同探討…」
人人都稱謝清晚小門小戶,能高嫁宣陽侯府世子。前世謝清晚也是這般想的,哪怕裴知衍在新婚當日對她說:“我對你并無半分情愛。”可她依然盡心盡力,對宣陽侯府掏心掏肺。卻不想,最后落得個葬身火海的下場。原來,裴知衍心中的白月光一直是她的長姐,娶她不過是父母之命,殺她卻是為了給長姐騰位置。一朝重生,謝清晚誓要將從宣陽侯府失去的一切都奪回來!為了擺脫裴家,謝清晚盯上了宣陽侯最小的幺子,裴家九爺裴景庭。送狼毫、送粽子、送關懷,不斷在裴景庭面前刷存在感。因為唯有她清楚,裴景庭并非裴家子。他本名江寂,表字景庭,乃遺落民間的皇太子,將來,會登臨九霄,成為大晟至高無上的帝王。后來,謝清晚意外有孕,卻被爆并非裴世子骨肉,不久謝清晚連人帶馬墜落萬丈懸崖,據傳裴世子瘋魔的尋了三天三夜。再后來,新帝登基,滿朝文武親眼所見,新帝單膝跪地,為那位嬌美的皇后娘娘親自整理被風吹亂的衣擺,皇后娘娘的手邊,還牽著個粉雕玉琢的小太子。而這位寵冠六宮的皇后,不正是宣陽侯府前世子妃謝清晚?新帝摟著心上人,俯瞰著跪伏于地,悔恨不甘的裴世子。“若非裴世子眼盲心瞎,朕也追不到晚晚,裴家欠晚晚的賬,朕會一筆一筆,算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