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現代言情 逃荒不慌,三歲福寶寵全家 第211章 脫麥穗神器

《逃荒不慌,三歲福寶寵全家》 第211章 脫麥穗神器

胡景煥也跟著胡里正一起來了,發現兩天沒見,程小棠原本白的臉上有好幾道痕,不由得皺起眉。

“棠寶,你的臉怎麼了?”

程小棠本來已經忘記了,被胡景煥一提醒又覺得起來,手就想撓。

“棠寶乖,不能抓。”程天祿眼疾手快地摁住妹妹的手,將人抱起來吹吹,“等下回去再洗洗,明天就好了。”

“嗯。”程小棠懨懨地應道。

這兩天去圍觀割麥子,學習到了很多。看著大家都忙得熱火朝天,忍不住下地跟著撿麥穗。

由于經驗不足,麥穗沒撿起來多,渾卻又紅又,很是遭罪。

程天壽解釋道:“棠寶這是撿麥穗被麥芒刮的,你這樣的公子哥肯定不知道那滋味,又又疼。”

胡景煥聞言很是不滿:“那你怎麼沒有刮傷,就讓棠寶去撿?”

“我也有啊!”程天壽頓時就怒了,使勁湊到胡景煥眼前,“這麼多呢,看不到麼?”

他因為太抓得厲害,還被大哥訓了一頓,說帶壞妹妹。

“太黑了,看不清。”胡景煥往后退了一步,避開放大的黑臉。

程小棠撲哧一聲笑出來,連上的不舒服都忘了。

“長得白有什麼了不起,棠寶就喜歡黑黑壯壯的男子漢!”程天壽驕傲地仰起頭。

Advertisement

所以不管是親哥堂哥還是外面的哥哥,他才是妹妹最喜歡的哥哥。

程天祿眉梢微挑,“阿壽,你可能誤會了什麼。”

就在孩子們斗期間,眾人最關心的第一臺打谷機被推了出來。

“來了來了!”

只見程大牛腳上踩著踏板,拿著麥穗放到滾筒上,唰唰兩下麥粒就落下來。

看起來輕松極了,遠比他們用連枷摔打省力。

“大牛,這就是你閨想出來的打谷機?”

“大牛哥,再試一遍!我剛才沒看清楚是怎麼回事。”

“都別,打谷機又跑不掉!”

“這不是在打麥穗嗎,怎麼不打麥機?”

事關己,村民們瞬間拋開老爺們在場的拘謹,紛紛長了脖子往前看,不斷討論著打谷機是怎麼回事。

尤其是關凌村的人,更是對程小棠刮目相看。

從程氏族人落戶關凌村后,很快大家就發現村北新房蓋最多的老程家,最寵小孫。就算忙著春耕的時候,也會騰出手經常給做些小玩

在普遍將丫頭當賠錢貨的鄉下地方,是很引人注目的稀罕事。

不過他們也聽凌把式說了,程小棠是個有福氣的孩子,在最要的關頭找到了水源,等于救了一村人。

這一點從程小棠剛來關凌村時也能看出來。寒冬臘月,九曲河里居然能冒出那麼多錦鯉,可不是就是有福氣在上。

人又聰明,讀書不用花束脩,還能給家里每月賺一百文錢。

就算村里最勤快的丫頭,繡的帕子也賺不了這麼多呢。要換他們有這樣的閨,肯定也要多疼些。

不過再疼也比不上程大牛,之前播種最忙的時候,又是砍樹、又是蒸木頭,就是為了是給閨畫出來的搖搖馬。

因此后來程大牛幾兄弟又開始忙活的時候,村民們都沒太在意。

只羨慕老程家人丁興旺,還都會點手藝。

萬萬沒想到,一個小丫頭,居然能想出這麼厲害的農出來。

“你們可以自己試試,小心手別放太里面。”程大牛聽著眾人夸贊的聲音,心里樂開了花。

又演示了幾遍后,讓村民們自己上前試手。

當然,麥穗都由蕭家提供。

村里人沒見過打谷機,又惜糧食,都把自己的麥子打壞了。

而應寒則無所謂,留在關凌村的任務就是保護棠寶,以及支持的各種想法。

整整三十畝地的麥子,想怎麼演示就怎麼演示。

程小棠乖巧地站在一邊,盡量讓來村里的人記住的名字和長相。

這樣等眾人用上打谷機后,就可以分辨出只知道“程小棠”這個名字,能不能產生獎勵積分。

胡里正看得心澎湃,這般神奇的農,可不是白老夫子所謂的浪費時間。

武泰鎮水源富,種植水稻的收益比小麥更高,最忙的時候是秋收。

要是家家戶戶都能有一臺打谷機,不知能省下多力氣。有了余力,就能多種桑樹或是開荒,日子必定會更加寬裕。

崔縣令面帶謙和的微笑,對打谷機帶來的震撼效果非常滿意。

看來不是他沒種過地,見多怪,而是這打谷機的確是眾人未曾見過的新式農

盧君實那個心眼比篩子還多的損友,要是知道程大牛一家有這般本事,怕是腸子都悔青了。

必須要寫信好好謝他。

圍觀的里正中,除了早就跟老程家預定一臺打谷機的胡里正穩如泰山,其他人都一改恭敬卻敷衍的態度,爭搶著想從縣衙領一臺打谷機回去。

錢塘縣錢塘縣設有五鎮十四鄉七十二里,分布著大大小小三百五十四個村子。

同為里正,有胡里正這樣管著十三個村子的不差錢族長,也有住在山里的貧苦老漢,關注點完全不一樣。

比如巖上鄉的汪里正,在激的同時,一直盤算著用這麼多鐵釘的打谷機,得花多錢。

他在山里消息閉塞,生怕縣令大人強行要求每一里都置辦一臺。

忐忑不安中,聽到何主簿說縣衙如今有二十四臺打谷機,可以提供給有需要的村子。

汪里正一下就直了腰板,利用多年在地里勞作的優勢將養尊優的里正們開,問出最關心的問題。

“大人,這打谷機要花錢買嗎?”

其他人也目灼灼地看向崔縣令,期待著聽到“免費”兩個字。

崔縣令上任以后,沒免費給百姓們提供優良種子、桑苗以及各式農,是百姓們公認的大方縣太爺。

聽說崔縣令出河東崔氏,乃是綿延數百年的名門族,最不差的就是銀子。

崔縣令角微,任職不到兩年,他已經深刻到“淳樸”鄉下人的另一面,再不會做吃力不討好的事

原先那些利民扶貧的舉措,不能說沒有效果,只能說事倍功半。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