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現代言情 逃荒不慌,三歲福寶寵全家 第197章 做好事要留名

《逃荒不慌,三歲福寶寵全家》 第197章 做好事要留名

程小棠的要求很簡單,縣衙若是制作打谷機,要在爹和叔叔們的指導下,品優先給關凌村和武泰鎮的人。

以及,每一臺打谷機上,要打上“程小棠印”的印記。

雖然聽起來是三個小要求,崔縣令仍舊毫不猶豫地答應下來,還很厚道地表示可以再免老程家的賦稅一年。

不是他小氣,主要縣令通常只能任職三年,災民落戶后本就免了一年,再多就要得罪后任了。

崔縣令在來的路上,醞釀了好幾套勸說的話,結果還沒開口,就拿到了打谷機的制作方法。

但凡猶豫一瞬,都是對錢塘縣百姓的不負責。

何主簿眼看著縣令大人跟一個娃娃擊掌為盟,愣是一句諫言都沒說出來。

畢竟老程家十幾口人,也沒說什麼。

他一個外人,還是老實地做好自己的本分,回去跟老潘頭達口頭協議,努力把打谷機的造價降下來。

程小棠很喜歡人俊心善的崔縣令,買一送一地將自己的袖珍秧馬送給他。

“這是何?”

崔縣令還未婚,不知程小棠為何送他小孩子的玩

“這做秧馬,據說坐著在田里拔秧苗和秧。”程小棠比劃了一下,“縣令大人是天下第三聰明的人,一定能想出怎麼用。”

人多力量大,或許縣衙里有其他人才能趕在秧前,研究出用法。

本來這些智慧的結晶也不是屬于給崔縣令,肯定能幫助更多農民減輕負擔。

Advertisement

要是能順便賺點積分,就再好不過了。

“可不敢說第三聰明。”崔縣令上下打量了下秧馬,并不深究其來源,笑地讓隨從收好。

“那就多謝小棠寶了,有任何進展,一定先送到程家。”

程小棠出甜甜的小梨渦,“一言為定哦。”

就這樣,崔縣令拿著打谷機的圖紙和程大寶最想要的搖搖馬,匆匆坐馬車回了縣衙。

眾人目送著老爺們離開視線范圍,總算松了口氣。

他們這些小老百姓,跟縣令大人談事,力還是太大了,多虧家里有棠寶在。

“棠寶老大,你怎麼把搖搖馬送人啦?”程大寶著急地開口,問出了不人的心聲。

他可不管什麼崔縣令還是何主簿,白拿東西的就不是好人。

程族長快被傻孫子氣死,呵斥道:“有你啥事?就知道玩,回去把今天的一百個大字寫完!”

說完,他就很識趣地告辭離開,讓老程家人關起門來自己理。

要不是之前何主簿有一搭沒一搭地拉著他閑聊,胡族長早就帶著孫子回家了。

如今老程家人的事,早就離了他這個族長能管的范疇。

等院門關上,楊氏就忍不住開口道:“棠寶,不是三嬸說你,這麼稀罕的獨門技,怎麼就白白給出去了呢?”

一想到失去賺錢的機會,就心疼得直滴

程小棠一臉無辜道:“沒有白給啊。”

崔縣令都答應了,讓老程家會做打谷機的人去指導。

等到收麥子的時候,打谷機的優勢就會被看到。只要老程家賣出去一臺,肯定很快會有人模仿。

反正都是一錘子買賣,還不如給縣衙打工。程小棠相信以崔縣令的人品和財力,肯定不會虧待工匠,比自己接活穩定。

楊氏沒轉過彎來,還待要問,就被程三牛警告地瞪了一眼。

“棠寶,這是你跟蕭小公子商量好的嗎?”程老太挲著讓縣令大人都特意走一趟的打谷機,若有所思地問道。

程小棠琢磨了下,點點頭。

蕭昀舒說都聽的,那的主意,就算兩個人商量好的吧。

“那就好,相信你是個有數的孩子。”程老太慈的小腦袋。

一家之主都這麼說了,其他人自然沒有異議。

不知不覺中,程家上下都已經習慣程小棠在某些事上做決策。年紀小又如何,反正從沒出過錯。

等到程天祿在飯菜的香氣中醒來,就看到老爹一臉地守在他床邊。

“爹?”程天祿眼睛,還有些懵。

在袁府的時候還沒覺,一沾到自己的枕頭,瞬間就沉沉睡去。

“誒。”

程大牛應了一聲,想抱下消瘦的二兒子,又有些不習慣。最后手掌還是落在了程天祿的肩膀上,“辛苦你了。”

“能有機會拜師父門下,一點都不辛苦。”程天祿搖頭笑道。

“好,別有太大力,起來吃飯吧。”

對上早慧的二兒子,程大牛不知道還能囑咐什麼,說完就起跑了。

“爹爹,二哥醒了嘛?”

“二哥,快出來吃飯,今天有紅燒湯!”

程天祿聽著弟弟妹妹的呼喚聲,笑意愈發的溫和,“馬上就出來。”

拜見袁山長的第一天,他就被問過讀書的目的是什麼。

當時在極度張的況下回答了什麼,程天祿已經記不太清,只知道自己必須要抓住機會。

其實他的目的很簡單,就是讓家里人過上食無憂的好日子。

不用擔心哪一年收不好,就要全家肚子。更不必在天災的時候,背井離鄉地逃荒。

為了慶祝程天祿被袁山長收為關門弟子,晚飯很盛。

王氏的廚藝越發湛,家里人都吃得一臉滿足,不由得掛念起護送白嫣回老家越州的程天福。

最初到錢塘縣時,四人分頭行

程天祿和白嫣去臨江書院拜見袁山長,程天福則跟程鐵牛去威遠鏢局送禮,答謝他們之前的照顧。

恰好到高鏢頭要送一趟鏢路過越州,程天福就懇請同行,做個燒水的雜役。

而本就打算回一趟越州的白嫣,則支付了一筆費用,搖一變,為了威遠鏢局的主顧。

“威遠鏢局的鏢隊哪里都去,會不會太危險了?”謝玲花眉頭皺,“先前就說北蠻打過來了,還不知道是什麼況。”

“天福就算去鏢局,也得從雜役做起,走鏢還早著呢。”程大牛對此很有經驗,寬道。

“這次八是順道,不然兩個半大孩子去越州,路上反倒不安全。”

程老太還是不放心,“家里又不是揭不開鍋,還不容易安下來,老實種地多好。”

“可不,咱家最是心疼孩子。”楊氏瞥了一眼謝玲花,意有所指道,“可舍不得讓親人賣命去賺錢。”

謝玲花放下筷子,平靜地向挑事的楊氏。

飯廳的氛圍,瞬間變得張起來。

這一天下來,楊氏不是聽著程天祿被袁山長收為關門弟子,就是看著程小棠跟崔縣令談笑風生,心里早就嘔死了。

就是故意謝玲花的痛

都出息又怎樣,親弟弟去參軍三年沒音信,還不知死在哪里了呢。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