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釋誤會花了一盞茶的時間,然后程大牛就被眼神放的何主簿帶去了縣衙,還有打造滾筒和承軸的老潘頭。
何主簿不是不相信程大牛的說辭,而是帶他們去向崔縣令獻策。
能提升農活效率的新農,可是大功一件。
崔縣令剛來錢塘縣一年,已經憑借厚的家底和賞罰分明的手段,將縣衙管理得井然有序。
且他作為錢塘縣的最高地方,從不獨功勞。
下至最普通的小吏,上至縣丞、主簿,都嘗到了甜頭,辦事格外積極。
大榮朝第三位皇帝就曾明文下詔:“自今州縣,有能興水利、課農桑、辟田疇、增戶口,凡有利于于農者,當議量功績大小,等第酬獎。”
簡單來說,就是任何有助于該地水利通暢、農桑富足的舉措,對縣衙各級員而言,都是重大功績。
何主簿是舉人出,最大的目標就是熬資歷和功績,在有生之年當上縣令。
而程大牛所說的打谷機,若真如描述那般,簡直就是天上掉餡餅,剛好掉到了何主簿的懷里。
崔縣令聽完何主簿的稟報后,眼神也流出喜,態度親切道:“程義士,既然此已經做出來了,可否帶本前去見識一番?”
“大人想看,當然可以。”程大牛恭敬回道。
“本還有些公務要理,何主簿,你先當程義士到一旁稍作休息。”崔縣令不想表現得太著急,沉穩道。
何主簿應下,將程大牛帶到了偏廳,讓人上了茶水點心招待著。
算上源縣那次,程大牛已經是第二次在縣衙被招待,沒有當初那麼張了。
他能看出何主簿對打谷機的重視,只是考慮再三,還是壯著膽子把丑話說在了前頭。
“主簿大人,這打谷機的制作方法,并非草民一家所有,不能獨自做主。”
何主簿有些意外道:“此話怎講,不是令想出來的法子嗎?”
“這東西是草民兒想出來的,但圖紙是蕭家小公子畫的。”程大牛簡單說明了下程家和蕭家的合作關系。
在程大牛看來,這打谷機的制作方法,就該是老程家和蕭家共。
這年頭無論貧富,誰家有個獨門技,都恨不得傳男不傳,生怕便宜了外姓人。
現在蕭家祖孫有事回了祖籍,不方便問他們的意見。
從道義上講,老程家肯定不能單獨決定將打谷機的制作方法上給縣衙。
“原來如此,程義士大可放心,咱們縣衙做事是有章程的。”何主簿笑著安道,“此行只是去開眼界。”
“至于后續,縣令大人一定有妥善的安排。”
他聽關松說起過在關凌村買了宅子的蕭家,一個婢就能拿出的樞院的令牌。
何主簿生謹慎,還暗中查過蕭家那位老爺子,的確如他對外所說那樣,只是個普通的商賈。
在江南場混跡多年,哪怕只是錢塘縣的小小主簿,也積累了些經驗。
比如,沒有利益沖突的況下,不要得罪任何人。
何主簿原本想過,若是打谷機真的好用,就由縣衙組織起工匠制作,再給予程大牛一些獎賞。
聽到有蕭家摻和在里面,立即放棄思考,全盤由縣令大人決定。
崔縣令理了兩份急的公務后,就來縣丞代了幾句,然后迫不及待地帶著人前往關凌村。
于是乎,剛開始殺宰鴨準備酒席的老程家,意外迎來了崔縣令。
“拜見縣令大人,拜見主簿大人。”
程族長帶著眾人作揖行禮,猜測著崔縣令的來意。
“本只是來看下你們在關凌村落戶的況,無需多禮。”崔縣令臉上掛著平易近人的淺笑,虛扶了一把。
“多謝大人關懷,我們程氏族人在村里都很好,胡里正和關村長很照顧我們。”程族長周全地答道。
程小棠行完禮后,悄悄跟應寒咬耳朵,“應姐姐快看,崔大人是不是比崔神醫長得好看很多?”
當初崔神醫跟他們相多日,一直留著兩撇礙眼的小胡子,完全看不出俊來。
“確實。”應寒打量了下崔縣令俊逸出塵的臉蛋,點了點頭。
難怪被點為探花郎,當真是好相貌。
應寒聽說程天祿被袁山長收為弟子,作為留守蕭宅的管家,立即拾掇了一份賀禮送過來。
不是為了蹭王氏做的飯,純粹是恭喜。
一來就被程小棠拉住,要傳授百步穿楊的箭。
應寒當然愿意教,只是有一種莫名卻強烈的直覺,蕭昀舒知道后,肯定會不高興。回頭把扔到京城去,就得不償失了。
關凌村的日子平淡歸平淡,也比盯著那些千年的老狐貍有趣。
因此應寒綜合考慮后,拿出一套踏炎軍的基礎拳法,讓程小棠練著強健。
結果吸引了以程天壽為首的一幫小孩,興高采烈地跟著練。
剛好被崔縣令看到,覺得相當有趣,“方才你們是在練什麼,五禽戲?”
說的是你們,視線鎖定的是最前頭的程小棠。
上次見面,還是在流民安置所,只記得是個玉雪可的小丫頭,笑起來有兩個討喜的梨渦。
如今幾個月過去,圓潤了不,可見日子過得是不錯。
“是霸道拳法。”程小棠笑瞇瞇地糊弄道。
是知道蕭昀舒份的,但不確定崔縣令是不是知人。一說是蕭家拳,沒準兒會直接聯想到踏炎軍。
崔縣令莞爾一笑,端的是清俊無雙,“好名字。”
難怪一個毫無基的程家,會有那麼多人在意。連向來避世的沈老夫人,都特意來信讓他多加照顧,還得不痕跡。
這小丫頭,不僅聰慧,還極為通。
“縣令大人要學嘛?我可以教你哦。”不知崔縣令心中所想的程小棠,被暴擊,暈忽忽地發出邀請。
謝玲花一臉歉意地抱起兒,“小孩子不懂事,縣令大人別見怪。”
“棠寶,縣令大人有正事要忙,你去跟四哥玩。”
崔縣令了程小棠的頭,“無礙,我也想跟棠寶聊聊。”
下一刻,一聲蒼老焦急的聲音從遠傳來。
“縣令大人大駕臨!關某有失遠迎,還恕罪。”
關村長帶人快步趕來,站定后還著氣,忐忑不安地行了一禮。
前幾天他們關氏的一個老,剛跟程怡三姐妹大吵過一場,別是驚了縣太爺吧。
不是他偏袒自己族人,而是老已經被程氏族人打得親娘不認,吃夠了教訓。
再罰,就顯得有些不人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