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現代言情 逃荒不慌,三歲福寶寵全家 第193章 飽受謠言之苦

《逃荒不慌,三歲福寶寵全家》 第193章 飽受謠言之苦

“二哥!”

程小棠飛撲向半個月沒見的程天祿,被穩穩地抱起來后,心疼地著他瘦了一圈的臉。

“你怎麼瘦了這麼多,是小叔不給你買飯吃嘛?”

程鐵牛無辜道:“棠寶,你不想小叔就算了,咋還冤枉人呢?”

“二哥是長高了。”程天祿摟著呼呼的妹妹,笑容里滿是寵溺,“棠寶是不是上學太刻苦了,輕了好幾斤。”

“真的嘛?”程小棠喜笑開。

前幾天有人胖妞,被程三蓮聽到,特意回來跟家里人說。

給程小棠氣的,對著模糊的銅鏡看了好幾遍。

四歲正是長的時候,一日三餐營養均衡,哪有什麼胖瘦可言。

每日為了同窗們進步費盡心,消耗的肯定比吃的多。

謝玲花正心疼二兒子呢,聞言忍俊不,“你就哄開心吧,棠寶這個月服都了,去哪兒輕好幾斤?”

“不過胖些好,你們兩個瘦得都不像樣了。”

什麼?

程小棠整個人都快石化了,每天都用腦過度,怎麼可能胖。

小侄大眼睛瞪得溜圓,給程鐵牛被逗得直樂,“棠寶,看來你也沒有很想你二哥啊,都吃圓了。”

“行了,趕說說臨江書院的事。”程老太呼了小兒子一掌,迫不及待地問道。

程鐵牛夸張地痛呼一聲,跳開好幾步,去找心疼自己的媳婦兒,“娘,您讓天祿說啊,我哪兒知道他們讀書人怎麼考試。”

Advertisement

“都別站著了,先坐下喝口茶緩緩。”

王氏端著新學的江南茶點出來,笑容不再怯懦,而是帶上了自信。

跟著凌把式媳婦出去做過兩次酒席后,發現自己不用人教,只要吃過一次的菜,就能做出類似的。

不僅外面的人夸菜好吃,婆母也支持去做酒席補家用。

“謝謝二嬸。”程天祿拿了一塊塞到妹妹里,溫和地解釋道,“剛才阿壽說錯了,我還沒考進臨江書院。”

不愿出來的程文韜猛地抬起頭,眼底劃過一

楊氏耷拉著的角悄然上揚,恨不得趕去鎮上告訴楊智明這個好消息。

程三蓮卻沒有娘和兄長那麼開心,在心深是希程天祿考臨江書院的。有這樣的娘家堂兄,嫁給胡小公子也更有底氣。

程小棠小臉鼓囊囊地嚼著茶果子,覺到腹黑的二哥又在使壞了。

“天祿,你不是被袁山長收為關門弟子了嗎?”程鐵牛撓了撓頭,他沒記錯啊,回來就是為了準備拜師禮的。

“什麼,關門弟子?”程文韜驚呼出聲,“臨江書院的袁山長,不是最厭惡北方人嗎?”

要不是楊智明打探到這點,他怎麼也會跟程天祿一起跟去臨江書院試試。

何至于去鎮上的胡氏學堂求學,還淪落到乙班。

程老太的臉一沉,看向三房一家的眼神格外不善。就說楊氏怎麼會突然那麼識大,主說程文韜的學識還不足去臨江書院。

程小棠塞了一枚茶果子到二哥里,總算搞清楚楊氏姐弟的小算盤。

原來不只是想上胡里正,還有避開袁山長的這層原因在。

即便有白嫣的人在,若袁山長真是那種有地域偏見的人,勉強讓程天祿進書院,也不是好事。

最可恨的是,程天祿出發之前,三房沒一個人提醒。

“袁山長曾經收過一個北方學生,我是第二個。”程天祿笑著妹妹的臉,不徐不疾道,“只是有一些理念不合,并非厭惡。”

眼看到程文韜的臉瞬間變得鐵青,兄妹二人出了相似的笑容。

程天壽子急,追著問道:“二哥,到底怎麼回事啊?你在城里沒被欺負吧?”

“袁山長是不是讓你程門立雪,臥冰求鯉了?”

“四哥,臥冰求鯉是孝順娘親的。”程小棠笑眼彎彎地提醒道。

看程天祿悠然閑適的姿態,就算有麻煩肯定也解決了。

程天祿故意說得模糊,就是要確定二嬸一家子是不是知

以類聚,人以群分。

楊智明能接到的人,自然不是什麼志向高遠或明磊落之輩。

在他們的心目中,袁山長曾經當眾痛斥過幾次曾經的弟子,時任戶部侍郎的閔修遠,就是后悔當初收了他。

進而發散到袁山長自閔修遠后,再沒有收過祖籍北方的弟子。

臨江書院聲名在外,每當有北方千里迢迢來求學的學子落榜,就會有人聯想到是不是出于袁山長的偏見。

一來二去,就傳了臨江書院袁山長厭惡北方出的學子。

其中有人云亦云的謀論者,有落榜臨江書院后抱團取暖的北方學子,還有一直想要取而代之的其他大書院。

袁山長天資聰慧,恃才傲,二十出頭就考中了進士,卻因為脾氣在場上吃了大虧,蹉跎十幾年。

最終憤然辭臨安府的世家邀請,出任臨江書院的山長。

如今二十年過去,臨江書院培養出一名狀元,二十七名進士,還有數十名舉人。

雖然臨江書院也只是學子們學習的一個階段,大部分人都是進到國子監和太學后,又學習數年,才金榜題名。

但能在各州府學的強勢夾擊下,取得這般耀眼的績,臨江書院已然為江南名氣最大的書院。

樹大招風,這樣的謠言讓臨江書院失去了一大批優秀的北方學子。

臨江書院坐落于錢塘縣,就讓外人很難界定北方的含義。甚至有人故意搗,號稱在袁山長心目中,錢塘江以北就算北方。

袁山長清高了一輩子,哪肯解釋這種無稽之談。

結果謠言反而越演越烈,連楊智明都能輕易打探到。

最終在臨江書院的夫子們集跪求之下,袁山長勉為其難地同意收一個北方籍貫的弟子,讓謠言不攻自破。

而程天祿就是在這樣天時地利人和的時機,出現在袁山長面前。

土生土長的北方人,年紀小,有天賦,還有白嫣的那封信在,簡直就是上蒼給予臨江書院的禮

程天祿即將為袁山長的關門弟子,為師父辟謠責無旁貸。

當然,順便欣賞下程文韜黑如鍋底的臉,也算回報他包藏禍心的“兄弟”。

楊氏聽完后,悔得腸子都青了,“娘,天祿既是袁山長的關門弟子,又要自己通過考試進臨江書院,不算用掉白姑娘的人吧?”

錯過當拜袁山長門下的機會,能去臨江書院讀書也好的。

只要有機會,阿韜一定能展現出比程文韜更出眾的才華,說不準還能讓袁山長再收一個弟子。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