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現代言情 逃荒不慌,三歲福寶寵全家 第191章 敢怒不敢言

《逃荒不慌,三歲福寶寵全家》 第191章 敢怒不敢言

“哦?說來聽聽。”白老夫子饒有興致地鼓勵道。

程小棠杏眼里寫著真誠二字,糯而清晰道:“我想當每日晨讀的領讀員。”

“領讀員?”

程小棠點點頭,“就是每天晨讀的時候,由我來起個頭。”

“我年紀小,讀書,剛好可以幫諸位學兄復習。”

原本就對程小棠進甲班很不以為然的幾個年,一聽這小丫頭居然還想當領頭的,忍不住在心里腹誹起來。

胡景和跟堂弟胡景善對視一眼,都覺得程小棠果然是鄉下野丫頭,半點規矩都不懂。

什麼領讀員,聽都沒聽過,他們憑什麼要跟著丫頭片子讀書?

程小棠的座位在最前方,看不到其他人的表,不過用腳后跟都能猜到他們肯定不服氣。

不過有信心,白老夫子會同意。

甲班統共就七個學生,除了程小棠之外,都鉚足勁想拔頭籌,本不可能有這樣樂于幫助同窗進步的人。

白夫子顯然沒料到剛學兩天的小丫頭,不僅適應得極快,還提出這樣的要求。

領讀員。

確實很適合程小棠。

兩天觀察下來,白老夫子確定胡里正半點沒夸張,程小棠的確是聰慧過人,遠超出以往教過的孩子。

就連胡大學士或這一輩最有天資的胡景煥,在三四歲的年紀也還是懵懵懂懂。

而程小棠看起來一團孩子氣,說話做事條理卻相當清晰。

更不用說在讀書上,還擁有自學材的天賦。

可惜是個娃。

白老夫子下心中的惋惜,輕咳一聲,眉弄眼的孩子們立即正襟危坐。

Advertisement

再看向眨著大眼睛,滿臉期待的程小棠,他忍不住一笑,“你愿意的話,自然可以。”

“不過要領讀,每日絕不能遲到。”

程小棠眉開眼笑地點頭,“多謝夫子,我一定會好好領讀噠!”

就這麼定下了。

此時甲班的人還沒意識到,這將是未來苦難的開始。

第二日,程小棠早早站到了夫子授課的位置上,笑瞇瞇地開啟領讀員的一天。

“一日之計在于晨。”

“諸位學兄,我就從《孟子》開始幫忙溫習吧。”

《孟子》是四書中篇幅最長,字數最多的一本,足足有三萬五千多字。在科舉中的地位也極其重要,一直屬于必考容。

然而程小棠理直氣壯地翻書讀,其他六人卻要迅速地跟上。

誰反應快,誰反應慢,一覽無余。

說是領讀員,實則為背,還是隨心所的那一種。

【宿主行為寵胡景煥一次,獲得二十積分。】

【宿主行為寵甘毅一次,獲得八十積分。】

胡明奉一百五十積分,胡明杰兩百積分,胡景和三百積分,胡景善六百積分,輕輕松松地喜獲一千多積分。

程小棠盯著減的負債,欣賞地看了一眼背不出來的胡景善。

小樣兒,還會遷怒。

很好,繼續保持。

胡氏學堂與各大書院和國子監一樣,每上一旬,休沐兩日。

接下來的八天,程小棠在兢兢業業的領讀中,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

除了幾乎沒變的胡景煥和穩步下降的甘毅,其他四人能提供的獎勵積分,與當日的背表現,完全反比。

收獲最多的一次,是程小棠背《易經》的第二天。

前一天,胡里正聽說了甲班多了個領讀員,特意出時間來湊熱鬧,想看看程小棠是怎麼舍己為人,幫助學兄們溫習功課的。

而胡景和,不知是張過度還是對《易經》不悉,背錯了。

胡景和在曾祖父面前丟了大臉,從此看程小棠的眼神都帶刀子,更是刷新了最高紀錄,單次貢獻兩千積分。

此后偶有波,卻始終在一千五百積分以上。

夫子們見胡里正很認可甲班的領讀員,紛紛跟著采取了一人誦讀、其他人背誦的模式。

程小棠聽程天壽說,丙班甚至有孩子鬧著要退學。

每天一睜眼,就要擔心早讀背的容,這日子沒法過了。

有人得知是程小棠率先提議的,罵害人,被程天壽和關小飛懟在墻角狠狠收拾了一頓。

對方是胡氏子弟,哭著回家告狀,又被老爹收拾了一頓。

如今胡氏族里都傳開了,胡里正很看重那個北邊逃荒來的程小棠,還允許從藏書閣借書回家看。

因為胡里正和夫子們的支持,學堂里沒人再敢當眾說程小棠的壞話。

學生們敢怒不敢言,每逢背不出來被罰時,只能在心里罵。

而程小棠每天什麼都不用做,就能在怨氣中坐收獎勵積分,越發地熱上學。

為了讓同窗們盡快掌握知識,可是用心良苦。

別人不理解沒關系,系統認可就行。

短短十天,程小棠就從學堂收獲了近五萬的積分,每天回家都是眉開眼笑。

十天五萬,一百天五十萬,豈不是半年就能還清百萬債務了?

不過在快樂賺積分的時候,家里人著實吊著一顆心。

謝玲花聽程文韜和程三蓮說學堂里許多人對兒有意見,就讓程大牛悄悄去打探過,生怕孩子在外了委屈不敢說。

胡里正察覺后,為了讓程大牛夫妻安心,還特意讓人帶了話,保證學堂里不會有人敢欺負程小棠。

再看一雙兒每天都開開心心的,才放下心來。

“棠寶這麼招人疼,還幫助同窗學習,誰不喜歡那是腦殼有病。”程大牛一把抱起兒,稀罕得不得了。

這些天孩子們早出晚歸,他只有在吃飯的時候能看到人。

“胡夫子前天還夸棠寶了,說天資聰慧還刻苦。”程天壽滋滋道,“比我們這些大孩子都懂事。”

程三蓮被早讀折騰得不清,酸溜溜道:“子又不能考狀元,讀那麼多書有什麼用。”

程小棠今日已經收割過程三蓮的積分,懶得跟講道理。

人各有志,程三蓮的想法其實與絕大多數人一樣。子無需讀書,也不用有安立命的本事,最好的歸宿就是找一個如意郎君。

休沐第一天,程小棠坐在搖搖晃晃的秧馬上,悠閑地梳理著貢獻積分的大戶們。

“棠寶,又在玩搖搖馬啦?”

程族長帶著大孫子前來串門,慈地看著給族里長臉的程小棠。

“族長爺爺,大寶哥哥。”程小棠起打招呼,“你們先坐,我去泡茶。”

如今程氏族人最喜歡的就是喝茶。

在北方的時候,只有地主和老爺才買得起茶葉。到了關凌村,人人都能喝上以前不敢肖想的茶水。

當然他們喝的都是最便宜的茶,那也有滋味得很。

“哎呦,哪兒就用你個小娃娃去忙活,小心別燙到。”程族長笑呵呵道,路地坐到石凳上。

程老太聽到靜走出來,立即招呼著謝玲花去泡茶。

“棠寶,搖搖馬能讓我坐會兒嘛?”程大寶一來就盯上了程小棠的專屬座椅,躍躍試。

程小棠糾正道:“這不是搖搖馬,這是秧馬。”

“好的,能讓我搖搖嘛?”程大寶聽話地改口。

程小棠幽幽地嘆了口氣,“你玩吧,小心別太用力,摔下來。”

關于第一個做出來的農,卻被視為孩,實在是一個悲傷的故事。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