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現代言情 逃荒不慌,三歲福寶寵全家 第170章 除夕夜來客

《逃荒不慌,三歲福寶寵全家》 第170章 除夕夜來客

水很管用,程大牛說到口干,喝了兩大碗就老實地睡覺去了。

胡景煥在向曾祖父問安之前,也從微醺中清醒過來。

回到武泰鎮時,正值夕西下,胡里正忙里閑,在與老友下棋。

“怎麼樣?有想通這些談的困擾嗎?”胡里正慈地看著曾孫,覺孩子的氣神又回來了。

胡景煥恭敬地向祖父和白老夫子行禮后,將自己的問題和程小棠的回答都說了。

“喜和看重是不一樣的。”胡里正沒想到曾孫煩惱的是這個,思索片刻道,“族里這麼多孩子,都是爹娘的心頭。”

“但曾祖父除了長輩還是族長,要為家族的興衰負責,所以更看重有天賦的孩子。”

胡景煥有些糾結道:“可我只喜歡聰明的孩子。”

“哈哈,這又有何不可?”胡里正慈地笑道,“世人生而不同,有人看重外貌,有人偏好才學,各有所很正常。”

胡景煥點點頭,“曾孫知曉了。”

他喜歡既聰明又好看的。

“景煥所說的程家小娘子,可是胡兄提過的小娃娃?”白老夫子聽得頗有趣味,開口問道。

胡里正悄然落下一枚棋子,眉眼舒展道:“正是。這娃娃才三歲,還是臘月的生日,道理說的那是一套一套的。”

“倒是個好苗子,開春讓老夫也考考。”

胡景煥在旁作陪,心說人家已經自己開學堂了,還不一定來呢。

Advertisement

被兩個老人家惦記的程小棠的確從未考慮過上學,古代又沒有兒園,真要上也得是幾年后吧。

熱鬧散去,正在開心地收拾禮

送的虎頭帽,爹娘送的,三個叔叔都送了不同的小玩

大哥送的是親手做的木刀。

二哥手抄了一本《學瓊林》。

四哥的禮最珍貴,是他用三個月學會讀寫《千字文》的承諾,換來的蹴球。

為了跟妹妹一起玩,程天壽也是拼了。

還有程大寶用私房錢送的糖人,以及白嫣繡的小棉鞋。

到最后打開里正老爺派胡景煥送來的木盒,不出所料,是一整套筆墨紙硯外加一本注釋版《論語》。

不愧是族長,為了族學招收新生不余力。

程小棠觀察四周,確定沒有外人在,掏出了最早收到的一份禮

“爹爹,阿娘,蕭爺爺送了我一張地契。”

上面不僅有位置、大小,鈐蓋著州府衙門的方大印,三寸大小,篆紅印。

這份地契儼然是經過府備案登記的正規“紅契”,就算不慎丟失,也可以去府補辦,不會被人冒領。

正在琢磨如何給里正老爺回年禮的程大牛夫妻,震驚地瞪大了眼睛。

“地契?哪里的地契?”謝玲花倒吸一口氣,“這可太貴重了,蕭老爺子咋給棠寶送這麼貴重的禮。”

當時和婆母也看到還問過,蕭老爺子分明說的是不值錢的小玩意兒。

“早知道是地契,無論如何都不能收下來。”

程大牛也發愁,“咱們了蕭家祖孫那麼恩惠還沒報答,這都沒回禮。”

他們至今不知道蕭家的背景和蕭小大夫的名字,連唯一有關聯的程翠兒也護送老夫人離開了。

程小棠倒是知道,還有蕭昀舒怕不識字給的私印。

不過蕭家祖孫和沈老夫人一樣,對老程家而言都是云端上的人。同時一段路是緣分,之后很會有集。

程小棠也想回報一二,又覺得現階段最好沒機會。

畢竟大人若是需要小人的幫助,必然是遇到了很難解決的麻煩,可不希蕭家祖孫和應姐姐遭罪。

做大做強后,找個人還是不是輕而易舉。

“臨安府云山,那里是不是有寺廟啊?”程小棠讀出地契上的字,轉移爹娘的注意力。

曾經去過鼎鼎大名的靈寺拜過普賢菩薩,后來每逢大考的運氣都不錯,說起來還蠻靈驗的。

從種種跡象來看,江南一帶跟記憶中的華國版圖差不多,指不定也有寺廟。

一家六口對江南了解甚,齊齊看向最有學問的程天祿。

程天祿思索片刻,“我曾聽學堂的夫子提過,江南有一座千年古剎,名為云寺。”

“應該就在臨安府。”

程小棠頗神奇,“蕭爺爺怎麼知道我們會落戶到臨安府?”

之前逃荒的時候,他們的目標的確是江南,不過那只是南下的大方向,并非一定要抵達某個固定的地方。

若非機緣巧合之下,搭上了威遠鏢局的船,省去了千里奔波直達錢塘縣。

他們隨時可能在路上遇到能種地的州縣,就地落戶。

不過蕭老爺子的心思,誰也猜不到。

程大牛讓程小棠將地契收好,等明年進城的時候去看看。沒有主人家守著的地,很容易就被其他人給占了。

“棠寶,你千萬要放好,別讓其他人看見。”謝玲花不放心地叮囑道。

“以后再遇到你蕭爺爺或者蕭大哥,還能還回去。”

“阿娘放心,我藏東西最厲害啦。”程小棠信心滿滿地應下。

程天祿幫著系好錦囊,放到妹妹手上,“棠寶最厲害了,慢慢藏,右手別使勁,知道了嘛?”

程小棠乖巧點頭,“嗯!”

反正藏東西,連左手都不用。

臘月二十五一過,眨眼就到了大年三十。

這一天所有人都不干活了,大清早起床就為年夜飯做準備,殺宰鴨,咚咚咚地剁餃子餡,眼角眉梢都是笑意。

簡陋的草棚上掛上了兩個大紅燈籠和一副春聯,增添了紅火的年味。

程族長的七間青磚大瓦房已經蓋好,不過北方有臘月不搬家的習俗,江南一帶又忌諱正月遷屋。

權衡之下,決定干脆在二月選一個黃道吉日,跟族人們一起住新家。

整個關凌村也洋溢著過年的喜悅,他們這一年溫飽不愁,臨到年關還能賺一筆厚的工錢,已是心滿意足的好日子。

兩次捕魚一次分酒,再加上日漸頻繁的以,關凌村本地人與程氏族人的關系融洽了許多。

在關村長和凌把式的帶下,雙方還分了各的年糕和餃子。

有了上次的教訓,年夜飯時程大牛四兄弟喝酒都喝得很矜持,小孩子更是都不許,只能喝湯。

酒至半酣,去而復返的關村長突然臉嚴肅地帶著一隊人上門。

老程家人趕放下碗筷站起張地看著關村長和關松,不知發生了什麼事。

一人走出來將兜帽開,出一張蒼白悉的臉。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