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現代言情 逃荒不慌,三歲福寶寵全家 第164章 干活學習兩不誤

《逃荒不慌,三歲福寶寵全家》 第164章 干活學習兩不誤

程三牛遠遠聽到老娘的怒罵聲,趕扔下工跑過來。

而猜到是楊氏搞砸了的楊智明,遠遠看到程大牛一行人往回走,趕迎了上去,假裝自己是去接人的。

如今房子還沒建起來,一覽無余的空地上藏不住事。

程老太不想讓人看到家丑,只對程三牛說了一句話,“你敢幫楊智明的田里拔一草,就別認我當娘!”

“娘,娘別氣壞子。”程三牛只依稀聽到什麼佃農之類的話,來不及細問,先跟老娘表孝心,“兒子絕對不幫。”

楊氏著腦袋哭無淚,本不明白為啥婆母會發這麼大的脾氣。

謝玲花三個妯娌也懶搭理,照顧娘家的媳婦看得多了,也是人之常,就是沒見過這麼坑婆家的。

這麼多年也說不通,浪費口舌還不如去關心楓林村的房子。

凌把式一開始是給關松和村長面子,心里對北方佬也是多有偏見,覺得他們不像是本分人。

然而相了一會兒后,他就知道新的鄉親們是遭了多大的大罪才走到這里,比誰都想安穩過日子。

尤其是程大牛,說話敞亮,格也爽快,很對他的胃口。

凌把式年紀大了以后,就不怎麼上手干活。大部分時間都是指點一下學徒,然后幫著東家們找齊需要的工匠們。

Advertisement

這次老程家要蓋大宅子,一家近二十口人,分配屋子布局的難度大,倒是讓他有了久違的干勁。

更好的一點是程大牛不差錢,要蓋最好的青磚大瓦房。

凌把式用重新勘察了一遍村北的地形,很快就據經驗給出了許多建房子的意見。

程氏族人也沒什麼貨比三家的想法,據自家的很快就商定下來,挑了一個黃道吉日開工。

北邊的地勢雖矮,卻很平坦。男齊上陣,花了兩天就把地面收拾得干干凈凈。

這是他們以后扎的地方,花錢請別人清理都怕不夠上心。

等到正式開工,來干活的大半都是關凌村人。農閑時節,壯勞力們沒什麼賺錢的門路,家門口的活計自然不愿錯過。

反正他們只要按照凌把式的吩咐干活,聽不懂北方佬的話也沒影響。

而程氏族人對干活或者看熱鬧的關凌村人都一視同仁,既不冷淡也不熱切,保持著不失禮的距離。

上趕著不是買賣,他們好歹是花錢雇人的東家,不能輸了氣場。

程三牛和程鐵牛兄弟倆,一個是手藝出眾的木匠,一個是跟著鎮上老石匠學過三年的學徒,為驗收的主力。

鄉親誼可以慢慢培養,把活干好最重要。

小孩子們也忙得很,全被家里長輩著在程小棠開設的小學堂學習。

由白嫣授課,程小棠負責每日考核學習果。

一開始除了程天壽和程大寶,其他孩子都不服氣,不想被最小的娃娃管。

程小棠解決的方式也很簡單,誰學得好,就獎勵糖塊吃。幾次說到做到后,立馬樹立了權威。

三年大旱,新出生的孩子連米糊都沒得吃,大部分都活不到滿月。剩下幾個也在逃荒路上,不了風吹日曬沒了。

程小棠如今是族里最小的孩子,卻已經取代了程天壽的地位,為新一代孩子王。

小孩子的世界很純粹,有糖的就是老大。

在糖塊獎勵下,孩子們很快就學會了跟本地小孩吵架。

而大人們忙碌之余,發現兩邊的孩子不知何時,居然能通了,也空加了棠寶小學堂。

程小棠很懂因材施教,對孩子們是循序漸進,對大人們則是短而有力的特訓。

沒兩天,所有人都掌握了趕集的通技能。

其中說得最練的三句話分別是“給我看看”、“多錢一斤”、“能便宜些嗎”。

謝玲花甚至能結合作,買到比武泰鎮居民更低的價格。

小年有三天大集,男人們繼續熱火朝天地蓋房子,人們斗志昂揚地殺向去武泰鎮。

雖然年前肯定來不及住進新房子,該有的熱鬧不能

上次過年的時候,所有人還困守在榆林村,日夜苦求老天爺下雨,心里全是絕和迷茫。

一晃眼,他們就過上了比逃荒前更好的日子,怎能不好好慶祝。

連最節省的有糧媳婦,也大包小包地往回運。

老程家由程老太帶隊,買了整整一牛車加一驢車的東西,小野差點都要被得發脾氣了。

如今大家住在臨時搭的草棚里,也沒什麼遮掩。老程家卸貨時,拿出一匹海棠綢緞時,直接閃到了路過人的眼睛。

當晚,老程家是藏的大財主這條傳言,在關凌村不脛而走。

而老程家之所以采買這麼多,是因為除了小年、除夕外,還多了一個慶祝的日子。

臘月二十五,是程小棠的生辰。

小孩子過生辰一般就是吃一碗長壽面,再埋個荷包蛋。

不過這次的意義很不同:一來,這是程小棠開竅后的第一個生辰;二來,也是作為關凌村人度過的第一個生辰。

程小棠對生辰宴期待滿滿,只要讓二嬸放開了做菜,比平時還好吃十倍。

生辰當日,程小棠醒來第一件事,就是拉出當初蕭爺爺給的錦囊。

當時蕭爺爺說的是生辰禮就給存到空間的里,以防哪天沒忍住破壞了錦囊妙計的時機。

終于到揭曉驚喜的一刻,程小棠手,打開看到里面果然是一張紙。

一張地契?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