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古代言情 簪花少年郎 第六百四十七章 我替他說

《簪花少年郎》 第六百四十七章 我替他說

喬雅南昨日在做種種預設的時候就想到了會有人說這話,并沒去看說話的人,笑道:“我還以為質疑懷信的時候也會質疑我,畢竟桂花里三個作坊,我可都有分紅拿。”

梁后生笑:“說明在這方面大家都信任你。”

“多謝信任。”喬雅南應了句,轉回之前的問題:“家世能決定許多事,能帶來許多助益,能讓他不被欺辱,可是不能讓他長為一個好。沈大人是背靠沈家不錯,可他的狀元是自己學了十多年,無論寒暑從不曾懈怠拼來的,他在常信縣做出的種種,也是他日也謀劃夜也謀劃才有的結果。你不能因為他姓沈,就把他當沈家的依附,當一個‘沒有家世屁也不是’的人。他就是沈懷信,他想腳踏實地的做個好,就像他十年多寒窗苦讀一樣,這方面他從不覺得自己高人一等。他不說,但他一直在做,希大家也能信任他,信任一個半夜也要去河堤上看看才能放心的好。”

還是那人打破了沉默:“我不是質疑沈大人,我只是想著若我是他,我會這麼做。”

喬雅南看向說話那人,見他神便知他說的是實話,眼界決定心,他生養在這小地方,守住一代代傳下來的家業就是他最大的本事。

“他其實有在善用他的家世,比如造紙作坊,因為他是沈家子,拜帖送過去人家才會見他,他才能把人請過來商談。玩也是他用了母家的關系,才能讓全府城數家雜貨鋪都接應。若讓人虧本幫忙,一回就傷了,互相得利,良循環,關系才能長久。”

Advertisement

那人拱了拱手,側過去端起茶盞喝茶,不好意思再說話。

喬雅南環視一圈,見聞老眼里帶笑心里便安穩了些,表現應該還不錯。

“今日把大家請來為的就是這事,諸位也不用有負擔,有余力便相助一把,若手頭張不給也無妨,無論如何,沈大人都會和同僚一起竭盡全力來做此事。若是最后差得太多,我們再去想其他法子。”

喬雅南再次一福:“雅南在此先行謝過。”

“你也不是為自己,不用這麼多禮。”聞承廉抬了抬手示意坐下:“先等賬房人齊了再收錢?”

“對,這錢放在誰手里都不合適,放在公賬上為好。”

聞承廉點點頭:“明日我讓賬房來找你。”

黃老爺子附和:“明日我家的也會前來。”

另外三家也都跟上,他們是最清楚能從這事中得到多的人,一個寫著他們的名字,最后能遞到皇上手里的折子,能帶給他們家族的好豈是錢可以衡量的。

喬雅南謝過。

說完,其他人先行離開,五家齊齊留了下來。

黃老爺子率先問:“會寫折子上遞,可當真?”

“當真。”從聞老那知道黃家的主心骨已經出來了,只等一個起復的機會,喬雅南就知道黃老會是第一個說話的人,若京中沒有更好的機會,這個折子說不定就能幫黃家一把。

不過:“您不必為了此事出大筆錢來,你們五家家中要麼是有人為,要麼是在其他方面有所建樹,所以才用得著這些。若是換別家,就說梁家吧,有他的名字也不能幫他們賣更多藥材,所以于他們也就無益。此事并非特意為你們而為之,你們也當尋常便好,我不想將此事變易,也不能。”

黃老爺子一愣,他年輕時曾在外多年,立刻就明白了的意思:“我們會量力而行。”

喬雅南松了口氣,黃家是最擔心的一家,就怕他們在這事上勁使大了,用心太過明顯。

看向除聞家外的另外三家,這幾家平時接都不多,此時便把話說得漂亮些:“這事還需得麻煩諸位長輩帶個頭,多都無妨。我一定會把幾位的名字寫在最前面,就在第一排如何?”

互相都明白,他們幾家在意的不是這個,聽這麼說周澤就笑了:“記得把我的名字刻大一些,比他們幾家的都要大,讓人一眼就先看到我。”

“憑什麼。”曲家當家的沒比他大幾歲,平時關系也不錯,這會便接了話:“小里長你別聽他的,把我的名字刻得比他的大,還得刻在他上面那塊磚。”

“要論大小,不得先排我們幾個?”黃老爺子和幾位老兄弟對一眼,都笑了。

同在這小小縣城,地方就這麼大,難免會有齷齪。可在黃家落難之時,他們非但沒有落井下石,還想盡辦法的幫把手,可見他們縣人杰地靈,都是可之輩。

聞承廉走在最后。

“改主意了?”

沒頭沒尾的話,喬雅南聽懂了,點點頭:“昨天查缺補的時候我發現一個問題,我太出風頭了,好像我了那個非常不得了的人,這不應該。懷信才是那個最辛苦最忙的人,不能因為我說得多就把他的功勞都掩蓋了。就算沒有那個人質疑,我也會把話題帶到懷信上去的。他不說,我就替他說。”

這真真是自己人才會說的話了,聞承廉心下歡喜得很,尤其是想到真沒和人沈懷信的去向,更是覺得自己和他們的關系比旁邊人近。

“不必在意那人說了什麼。”

喬雅南笑:“我不在意,還得多謝他把話題帶到懷信那去了。多得您昨日提醒,我一直留意著不被人帶跑,話題一偏就趕帶回來了。”

,聽說過一回的聞承廉怎會不知的不易,昨晚怕是都沒有睡好,問了最后一個問題:“你覺得聞家出多錢合適?”

啊?問啊?喬雅南就覺得多都不嫌多啊!

稍一想,豎起五手指,然后又把大拇指按下去了:“四百兩會不會多了點?”

聞承廉笑了,不貪,比他預料的

“桂花里那條路才多長,你就敢要那小子一百兩,這是修鄉里到縣里的路,比桂花里長了不知多,還一修就是十八條,你倒只敢要四百了。”

“可以加的。”喬雅南眨了眨眼,非常純潔,完全沒有對金錢的:“再加四百也完全沒有問題。”

聞承廉轉上了馬車。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