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古代言情 簪花少年郎 第六百四十六章 新的方式

《簪花少年郎》 第六百四十六章 新的方式

待規劃書轉了一圈,喬雅南示意家仆一左一右撐開一張圖:“這是懷信畫的常信縣道路圖,有的鄉他就去了一次,全憑記憶畫出來的,可能會略有些偏差。勞大家看看。”

這圖紙畫得簡單好懂,標注了十八個鄉,鄉名的旁邊標著這個鄉的致富路子,比如竹鄉那就寫著造紙作坊、玩。然后就是十八條鄉路,蜿蜒著向縣城。

喬雅南把昨天在聞老爺子面前說的話挑著說了些,又道:“我今年在各鄉跑多,之前不會騎馬,那真是罪,每次顛得都想吐。我顛一顛無妨,翻車也壞不了,可紙張、楊梅、茶葉那些會壞,它們經不起顛。”

一眾人看著,聽說。

“之前讓各家參與進來,我知道你們多數是看在沈家的面子上出的錢,甚至做好了這錢要打水漂的準備,可我們和懷信從未如此想。無論各家因為什麼原因出錢出力,我們都要對得起你們的信任,不會起個頭就甩甩手不管。就比如竹鄉的竹制玩,懷信已經通過府城的舅舅幫忙談妥,只等他們做出足量的玩即可放到府城的雜貨鋪去。茶葉,到時他會請人來教導做法,楊梅容易壞,下了樹就放不了幾天,但我會幾個零食做法,可以做出新的吃食……”

Advertisement

一口氣說到這,喬雅南神更加真誠:“所有種下的因,我們都會想盡辦法去尋一個果。當然,要是諸位有路子,也希大家能互相幫把手,我們一起齊心協力打造出一個富足的常信縣來。”

屋里有片刻的沉默。

正如所說,之前那個所謂的買賣就是他們給沈家的面子錢,那時候他們都覺得沈家這位狀元郎的腦子讀書行,做做事不行,畢竟太過年輕了,他們倒霉的了狀元郎吃個教訓的踏腳石。

后來看著在他的種種安排下,常信縣了上下游數個縣城里唯一守住了沒決堤的縣城,他們就反省了一回,想著是自己小看了人,這狀元知縣腦子里是真有點東西,說不定之前那錢不至于丟水里。

現在聽著,他們有把握一點了,那買賣還真有可能

“這路要修好需要多錢?”黃老爺子眼神一掃,笑道:“黃家雖然剛經了劫難,但總算不用再往里填了,也能拿點錢出來。”

梁老爺子在鄉里守著藥材不回來,由梁后生代表梁家前來,這會便接話:“父親說了,沈大人和小里長做的都是為長遠計,為百姓好的事,梁家定會鼎力相助。”

二十余人,或附和,或沉默。

“我今天并不是要向眾位要錢。”

聞承廉掀了掀眼簾,這話他不大信。

喬雅南也覺得沒有可信度,輕咳一聲:“至眼下不掏大家的荷包。”

這話一出,頓時所有人都笑了,倒有自知之明。

“各位為常信縣做了多,我想讓百姓都知道。”記著聞老爺子之前的提點,喬雅南笑了一下就收,完全不被帶歪,繼續道:“我會和懷信商量,將出了錢的人名和數額刻在衙門外墻的青磚上,朱砂描紅,或者墨水描黑,這個縣城存在多年就存在多年。一塊磚一個人,多給幾次也刻得下。我還想向各家借個賬房專擅此事,由他們來一起掌管這些錢財,由我家的賬房和戶房監管,每天花銷多到告示墻。每月月底上總花銷和剩余。我想的是集全縣之力,而非掏空眾位的荷包。只是萬事開頭難,得有人做領路人,這是我今日想說服大家,并拜托大家的。”

這是聞承廉昨日沒聽到的,而且昨日分明就是上門化緣,今日卻了如此新鮮的方式,對而言,好像要想到更好的法子并不是件多費勁的事。

他問:“多給幾次?”

“是,這不是件短時間可以完的事。眾位方便的時候多給一些,手的時候給一些,等有余力的時候再添點就是。”

聞承廉又問:“你不擔心大家給了一次覺得那錢扔水里了,以后都不再給?”

“讓給錢的人有了錢扔水里的覺,那是我的問題,我不會讓這樣的事發生,懷信更不會。”喬雅南笑了笑:“眾位和懷信接不多,不知道他是個怎樣的人,我知道。自從他赴任此地知縣,他滿腦子想的就是怎麼讓百姓過得更好。新上任三把火,他做的第一件事不是收拾誰,拉攏誰,找誰麻煩,是鞏固河堤。造紙作坊是他去府城找來的,楊梅樹是他派人去尋來的,茶樹也是他對比過后,覺得他先生老家的最好,便寫了信去請先生幫忙送來的。他做的每一件事都是從公心出發,就連此次他出遠門,也是為了常信縣。”

喬雅南起福了一福:“請眾位多相信他一些,也多支持他一些。他為了抱負為了理想怎樣都不悔,可若能得到大家的真心相隨,他在這條為之路上一定能走得更有底氣。”

“沈大人是個好。”周老爺子年初去世,如今當家的是長子周澤,他道:“若非沈大人一來就鞏固河堤,就今年這洪水肯定要決堤。我打聽了一番,就我知道的上下游十二個縣城,只有我們縣守住了,那十一個縣只有淹得厲害和更厲害的區別。”

“他若知道為才幾個月就得了您這麼高的評價不知得有多開心。”喬雅南笑瞇了眼:“您一定要找個機會讓他親耳聽到。”

周澤失笑,這樣的要求他也是第一次收到。

喬雅南把話題拽了回去:“常信縣一定會越來越好,等到百姓手里寬裕些了,他們就知我們所作所為是為他們好,就是為了子孫后代計,他們也愿意出錢出力相助,現如今他們缺的是領路人,帶頭人。”

“沈家豪富之家,這點錢對他們來說不過九牛一,沈大人如此有心,為何不自己出錢?”說話的人蓄著短須,在一眾人里算年輕,說完他又補了一句:“我不是對沈大人有意見,只是想到就問了。”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