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古代言情 簪花少年郎 第六百二十四章 千載難逢

《簪花少年郎》 第六百二十四章 千載難逢

眼看著要停的雨晚上又下了場大的,大概是下痛快了,次日天終于放晴了。

喬雅南過來時人都顯得有些喜氣洋洋的,一張口就是好聽話:“一定是因為太后您來了,這天都懂事了。”

“那我這本事可不小。”太后失笑,看把帶來的喬記吃食一樣樣擺好,又主的裝粥布筷,顯然是記住了昨天的教訓,今兒空著肚子來了。

“這紅彤彤的就是曉春你帶回京的那個辣子?”

呂曉春笑:“對,就是這個,這丫頭別的事上多有主意不說,這做吃食一道那真是眨眨眼就是個主意,還都好吃,您嘗嘗。”

太后沾著一點剁辣椒嘗了嘗,點點頭道:“下飯。”

喬雅南把另一個碗放到太后面前:“您嘗嘗這個泡菜,泡過的辣子不辣了,還有豇豆和刀豆,天氣悶熱,吃這個胃口會好些。”

太后喝了口茶水凈口,夾了一段泡椒咬了一口,眼神亮了:“這個好,酸酸脆脆的爽口得很。”

“有放一點糖中和。”喬雅南放心了,昨日回來見太后神有些萎靡,老人腸胃弱,又不好吃太多重口的,便泡了這個。

太后果真是喜歡得很,配著這泡菜吃了兩碗粥,這下連太后邊侍候的侍看喬雅南都順眼了,昨晚太后都沒吃什麼東西,們正著急。

Advertisement

太后笑問:“這也是喬記賣的?”

喬雅南搖搖頭:“沒有,辣子大多被我做剁辣椒了,留下了些自己炒菜吃,等下一茬收了看看要不要做。”

那就是特意為做的了,太后笑,不怪呂曉春喜歡,是惹人喜歡。

“今天天好,我想去桂花里瞧瞧你的村學。”

喬雅南知道這是避不開的一個地方,當時呂先生就為村學而來,還混里邊去當了先生,回京城后和太后說起桂花里,便不可能不說村學。

若太后真如懷信說的那般要用貧民階層,那必得興辦學堂,讓大家都能念書,之后才能大浪淘沙,撿出有用的人來用。

甚至為此千載難逢的機會做了種種心理預設,如果太后問起,能說些什麼,能做些什麼。恒朝有大人,并且子書院已經在各個府城建了起來,只要多給些時間,朝中大人的增加是必然,并非因為的出現才存在,只是試圖讓們低下頭來看到更多的人,也給低到塵埃里的人一點希

這兩個晚上想了許多。若無意外,應該還能活三五十年,這幾十年,想日子能越過越好,環境能越來越好,國力能越來越強盛。想看到四方來賀,八方來朝的盛世之景,想普通人也能有尊嚴的活著,想姑娘家也識文斷字,而不是在家從父,出嫁從夫。的兒能生活在一個強大安穩的國度,不必經歷戰爭。

想告訴太后,讓百姓啟智,一定會讓國家越來越好。

喬雅南輕輕按著跳得過急的心臟,的到來,至是給人帶來了希的。

一路假寐的太后突然張開了眼睛:“聞到了桂花香,是不是快到了?”

都七月下旬,是該有桂花香了,喬雅南探出頭去看了一眼:“馬上就進村了。”

“就在這下吧。”

呂曉春敲了敲車廂,馬車停下來,率先下去,兩人一個在上邊送,一個在下面接,把太后扶了下去。

待到下了車,喬雅南才發現后邊跟了一輛騾車,笑了笑:“強叔,送完貨回來了?”

“買了點東西。”劉強搖搖頭:“最近不用送貨,新楔和壽樂的鋪子都淹了,得清理幾天才能開門,常信縣這家最近生意也不行,兄弟們去河堤幫忙的時候順便帶一車就夠了。”

喬雅南一愣:“縣城都淹了?”

“對,據說有個縣連衙門都淹了。”劉強看呂曉春一眼,從大人那里知道這是京城來的大人,他們向來敬而遠之,見姑娘沒有其他話就趕著騾車先行進了村。

喬雅南鼻子:“我最近都沒管作坊的事,不知道這些。”

“看出來了。”太后牽著的手挽住往村里走:“拿得起放得下,好,越是死死抓著不放的人越說明沒本事,怕沒了這攤就什麼都沒了,你是不怕的。”

沒有完原始積累的時候喬雅南也是怕的,可現在是真不怕了,沒了這攤再起一攤唄,再寫一個話本子也行。

進了村,桂花的香味更濃郁了。

之前下了許久的雨,樹枝上時不時還有水珠滴下,在的照耀下閃閃發,飛鳥在樹頂飛來飛去,更顯生機

太后慢悠悠的往前走著,深深吸了一口氣:“不愧桂花里之名,真香。”

“等過了中秋,還能給村民帶來一些收。”

“你很擅長把邊的東西變錢。”太后看著:“桂花是,喬記的吃食也多是當季山里土里的東西,怎麼就你想到了呢?”

喬雅南抿了抿:“老祖宗把‘靠山吃山,靠海吃海’的道理都寫在書里了,可惜他們吃了不識字的虧,若他們都識字,哪里還有我在這山中稱霸王的機會。”

呂曉春抬頭看一眼,有點太著急了。

太后指著前邊的屋子:“是這吧?聽到讀書聲了。”

村學坐落在滿山的桂花樹之間,兩個房子前后相連。后邊矮小一些的給夫子們住,前邊是六間教室,如今五間都坐滿了人。

有的在教算,有的在講百家姓,有的在練字,有的在講孝經,最靠里的那間人些,在讀詩經。

太后在每間屋子的外邊都聽了聽,夫子們都講得非常淺顯易懂。

程禮看到他們意外極了,讓孩子們自行誦讀,他快步出來:“呂先生,您不是回去了嗎?!”

“回家了一趟便又過來了。”呂曉春笑瞇瞇的道:“這學堂可大了不。”

“對,小里長虧著誰都沒虧著孩子。”程禮朝眼生的長者行禮。

太后虛扶了扶,看著他干凈的眼神也覺得心喜,這是一個還沒被功名利祿沖垮的讀書人。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