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古代言情 善終 第二百九十九章 清明(月票170+)

《善終》 第二百九十九章 清明(月票170+)

婆媳兩人在觀音像前拜了拜,陸氏扶著吳老太君起:“老太君還特特記著我的生辰,那碗長生面,我都吃完了。老太君中午用得好嗎?”

吳老太君目,道:“中午連瀟媳婦陪著我一道用的。”

陸氏笑容溫和,道:“我與來往得,倒是聽底下人說過,說常常來看您,如此孝順的孩子,難怪老太君喜歡。”

吳老太君笑了,眼角皺紋深深:“是個曉事聰明的,你知道的,我最喜歡聰明人了,一點撥就明白了。”

“如此看來,從前石夫人夸可真是沒夸錯,老太君這圣旨求得值得。”

“可不是,”吳老太君拍了拍陸氏的手,“你大嫂也夸。”

陸氏頷首:“大嫂這幾年過得辛苦,添了個好兒媳,也算是苦盡甘來了。”

吳老太君看了一眼,見言語之中沒有半點勉強,反倒是真心為周氏高興,老太君的心又是一痛。

周氏這輩子還有盼頭,能盼著抱孫子、抱曾孫子,陸氏卻是什麼都沒有了。

陸氏的日子和喬姨娘一樣,沒有什麼念想了。

如此想來,倒還是徐氏好些。

穆連康失蹤多年,雖然吳老太君自己都認為穆連康兇多吉,可只要一日沒有歸靈,就能自欺欺人一日。

Advertisement

可徐氏并不是自欺欺人的子,在僥幸和死心之間來回糾結,數年如此,反倒是比什麼都沒有的陸氏還老得快些。

吳老太君想到這幾個兒媳,又忍不住唉聲嘆了一口氣。

“馬上就是清明了。”吳老太君道。

陸氏垂眸,長睫:“我聽二嫂說,做道場的師父們都已經請好了。”

“這是要事。”吳老太君嘆息。

定遠侯府中,每年清明、中元都會設道場,替逝去的親人、戰死的將士們超度。

杜云蘿也是曉得的。

做法事的幾日,府中人人著素,佛音不斷,井然有序。

休息時,徐氏沒有回自個兒屋里,而是就近去了韶熙園。

杜云蘿在認親時收了徐氏那般貴重的見面禮,前世今生與徐氏也沒有大矛盾,自是歡迎來的。

徐氏疲乏,合在西梢間的榻子上躺下,張了張,猶豫再三,終是道:“連瀟媳婦,把那只鐲子拿給我再瞧瞧。”

杜云蘿應了,親自回室里取了來,到徐氏手中。

徐氏握著玉鐲,來回不停地看,眼眶漸漸泛紅,良久長嘆一聲:“每年祭祀時,我都稀里糊涂的。我不知道我的連康在哪里,該不該擺靈牌,該不該給他燒紙,我都不知道。”

徐氏說著說著,眼淚簌簌落下,玉鐲被雙手握著,按在口:“若是他沒有不見,我這鐲子已經給了我的兒媳了吧?”

杜云蘿的嗓子哽咽,吸了吸鼻子,才沒讓自己跟著哭出來。

不知道要如何勸徐氏,而徐氏此刻也不需要誰的勸,興許大哭一場,會對徐氏更好。

徐氏無聲哭了許久,直到眼角干得再也落不下眼淚來,才把玉鐲還給杜云蘿,聲音沙啞道:“收起來吧,既然給了你,你就收好吧。”

杜云蘿頷首,吩咐連翹去打水進來。

徐氏凈了面,躺回到榻子上,閉目養神。

杜云蘿起想退出去。

“連瀟媳婦,早些給府里添個男丁,一代傳一代,也有人給連康上柱香。”

徐氏的聲音從背后傳來,杜云蘿起簾子的手頓在空中,緩緩轉過頭去,卻只瞧見徐氏的背影。

杜云蘿咬了咬下

徐氏是怨蔣玉暖的,甚至不想幾十年后,蔣玉暖的子孫后代給穆連康磕頭。

徐徐吐了一口氣,杜云蘿道:“嬸娘,我知道了。”

徐氏沒有回應。

杜云蘿走出房門,站在廡廊下,抬頭著天空。

清明時節雨紛紛,淅淅瀝瀝的春雨連綿不斷。

錦蕊回了趟前街,薛家也在祭祖宗,回去磕了一個頭。

錦嵐亦是如此,韶熙園里當差的丫鬟婆子們都空回了家,匆匆走,匆匆回,不敢耽擱。

只有連翹,無家可回,在園子里朝天拜了拜,也就算周全了。

掌燈時分,連翹左右尋了一圈,卻不見蒼影。

錦蕊道:“許是家里耽擱了?”

“許是歪在家里躲懶了。”連翹搖了搖頭。

連翹原當蒼在落鑰前會回來,哪知主子屋里都要吹燈了,蒼依舊不見蹤影。

“你說會去哪兒?”連翹低聲與玉竹抱怨。

玉竹撇了撇:“誰曉得。明日一早就使人去家里尋吧。夫人那兒,定是瞞不住的,你也別想著幫瞞。”

連翹眉頭鎖:“我豈會幫瞞著。”

天蒙蒙亮時,連翹便起了,見馬婆子在廡廊下活手腳,走上前去,低聲道:“蒼一夜沒回來,媽媽辛苦一趟,去家看看。”

馬婆子愕然:“我昨兒個歇得早,不曉得這事兒,蒼竟然敢一夜不歸?真真是要翻了天了哦。姑娘,我這就去家尋尋,這要說不出個子丑寅卯來……”

“按規矩辦事。”連翹淡淡道。

見馬婆子邁著腳去了,連翹便忙碌起來。

沒一會兒,正屋里有了靜,穆連瀟開簾子走出來,連翹福問了安。

還未有一刻鐘,馬婆子氣回來了。

連翹一怔,上下打量道:“媽媽怎麼這麼快就回來了?”

“哎呦可不好了!”馬婆子胖乎乎的子隨著**起起伏伏,雙手一拍大,“蒼沒了!”

“沒了?”連翹驚呼一聲,瞪大了眼睛,“沒了是什麼意思?”

莫不是以為的那樣吧?

馬婆子念了聲佛號,道:“就是死了!”

這一句沒住,聲音有些大,邊上的丫鬟婆子都聽見了,白著臉圍了上來。

穆連瀟也聽見了,抬聲問道:“剛說誰沒了?”

馬婆子咽了口唾沫,聲道:“世子,就是咱們院子里的蒼沒了。

昨夜一夜沒回來,天一亮,連翹姑娘就讓奴婢去家問問。

奴婢還沒出二門呢,就見小花園的水井邊湊了不人,一個個都慌慌張張的。

奴婢過去問了聲,才知道井里淹了個人,奴婢大著膽子看了一眼,那裳是蒼昨兒穿的。”

(未完待續。)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