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古代言情 簪花少年郎 第六百零一章 打誰主意

《簪花少年郎》 第六百零一章 打誰主意

兩人的關系無形中進了一大步,喬雅南順桿兒往上爬:“梁東家覺得種什麼藥材合適?”

梁家幾代人和藥材打道,說起這個他侃侃而談:“這要看喬姑娘怎麼想,是要短期就看到利益還是愿意花點時間先打打底,做長久一些的打算。”

“若給梁東家選擇呢?”

“若要長期做這買賣,自然是選后者。”梁后生語氣鄭重:“短期就能看到錢的藥材種的人多,賣價不高,也難賣掉。需要種植兩三年以上才能有收獲的藥材銷路會好些,價錢也更高。”

喬雅南略一沉,提出另一種方式:“兩種都兼顧會不會更好?鄉民需要信心,輒三五年沒靜的買賣,他們怕是很難堅持。”

梁后生微微點頭,這確實是很現實的問題,畢竟這藥材是要種到鄉民自己的土地里去的,而非在他的藥田里干活,幾年看不到錢,沒幾個人能堅持住。

“你說得對,兼顧為好。”

喬雅南心下一:“梁東家今日得不得閑?若不忙跟我們去趟沙西鄉?以我對這一行淺的了解,藥材對土質也有一定的要求,不是隨便種的。”

“確實是不能隨便種。”梁后生看一眼:“我要先回家一趟,喬姑娘能否等我片刻?”

“自然。”喬雅南起:“我也需得回家一趟,梁東家直接過來便是。”

Advertisement

從梁記出來,喬雅南順便去看了看新到手的鋪面。三個鋪子有兩個連在一起,另一個在街口,位置極佳,每次去喬記鋪子都會經過這里,原來是賣糕點的,生意一般,也就不擔心斷人財路,買下這個鋪子的同時拜托黃老爺子做了回壞人,和那東家說了兩個月的租期到了后不再續,打算把這鋪子收回來開炸炸香。

說到炸炸香,喬雅南想起來還要去趟平鄉。嘖,幸好離開桂花里了,不然分

沈懷信得知出去的地方從紅土鄉改為沙西鄉便揚了揚眉,再一聽說梁后生同去心里就有底了,打趣道:“這是又打上梁家的主意了?”

喬雅南斜他一眼:“給你一個重新說的機會。”

“人盡其用,干得好。”

范其容和喬修對看一眼,要不……我們撤?

喬雅南哼哼唧唧的接了這個說法,看他把帽取下,手按在腰帶上往屏風后走,一把將人拉住了道:“現在不需要微服私訪,穿著服去。讓老百姓看看沈大人炎炎夏日為他們奔波的模樣,慢慢建立他們對衙門的信任,以后想他們配合做什麼事時他們才會聽你的。”

沈懷信笑:“別人若這麼說,那是做表面功夫,你這麼說,不知為何就覺得很有道理。”

爾等土著是沒見過宣傳和輿論的厲害!掌握了這兩門絕活,怕得誰來?喬雅南在心里宣了聲佛號,慚愧慚愧,又拾了點牙慧。

許峰快步進來稟報:“姑娘,梁東家來了,還帶著一個老人,小的沒認錯的話,應該是老梁東家。”

喬雅南和懷信對一眼,趕拿起帽戴上往外走去。

想到什麼,喬雅南回頭招手:“修,其容,你們也一道去。”

兩人正想去呢,喜不自的跟上。

大門外,梁東家還在勸:“爹,兒子都多大了,這點事理得來,您何必跟著奔波一趟。”

須發皆白的老梁東家嫌棄的把人揮遠些:“你懂個屁!這點事?你知道之前喬雅南找的都是哪幾家嗎?是聞、杜、曲、周四家。看得上我們梁家才把我們捎進去,還這點事?就沖這句話我就對你不放心!”

梁后生委屈:“這麼好的機會我不是一下就抓住了嗎?您怎麼還罵呢?”

老梁東家橫他一眼,不罵自己兒子還去罵別人兒子?

聽著靜,兩人抬頭看去,見打頭出來的是知縣便愣了愣,反應過來忙要跪。

“老者不必如此。”

老梁東家還沒跪得下去就被托住了,沈懷信又扶了梁后生一把:“本以為只麻煩了梁東家,沒想到還驚了您老人家。”

“小子辦事不牢靠,實在不放心。”老梁東家沒跪得下去,便拱手行了禮:“老夫和藥材打了一輩子道,時還跟著大夫學過兩年,對藥理那些都有涉獵,小子回去一說,老夫便知此事要的地方在哪里,所以就想跟著去瞧瞧,大人別怪老夫不請自來。”

“固所愿也,不敢請耳。”見馬車過來,沈懷信手相請:“不耽誤了,這就出發。”

老梁東家再次拱了拱手,抬起頭時看了眼站在沈大人邊的姑娘。

喬雅南福了一福:“要麻煩老先生了。”

“是老夫要多謝姑娘給我們梁家機會。”

“您言重了,是勞您累了才對。”喬雅南笑笑,把兩個小的和香苗趕去另一輛馬車,抓住懷信的手臂上了打頭那輛。

馬車走起來。

梁后生低聲道:“這兩人還真如傳言中一樣親。”

老梁東家閉上眼睛,隨著馬車搖晃。小夫妻之間怎麼親都正常,可沒有小夫妻會并肩而立,而就那麼自然而然的站在沈大人邊,沈大人也習以為常,上馬車時也是先扶著上去,可見平時就是這麼相的。

這位桂花里的里長,不止是做買賣的本事。

馬車一進沙西鄉地界就飛快的傳到了鄉耳中,三老早有待,一看到馬車立刻來報。

雖然沒有明說,但大家都不傻,自喬雅南和大人在各鄉走之后帶來的種種變化,他們也知道了他們是在替鄉民琢磨事兒,無不盼著哪天喬雅南或者縣太爺能來他們鄉走一遭,再給他們帶來點什麼變化。

而今天,他們沙西鄉等到了!

平時各有打算的幾位鄉這會都快速集中到三老家中,跟著他一道迎向停下的馬車。果然和之前一樣,他們到了鄉里先找三老,只是沒想到今日來了三輛馬車。

待看到那一服,鄉先是一驚,然后狂喜,連大人都來了,想來定是為沙西鄉想到法子了!

三老拄著子小步子邁得更快了。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