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都市爽文 剝削好萊塢1980 第一百六十章 代溝

《剝削好萊塢1980》 第一百六十章 代溝

“這是簡·方達給你禮,是本人的簽名照,聽說你對‘榮歸’的角不滿意,特地讓我轉告你,在下一部電影‘金池塘’里,回歸了阿利加的傳統價值觀,當了一個傳統的兒和妻子。”

飯后三人圍著電視機喝茶,羅納德拿出了一個信封,遞給了凱倫姨媽。

“哦,真的嗎?”凱倫姨媽打開信封,拿出了簽名照,發現上面有自己的名字,是簡方達特意簽字送給的,“的新片是講什麼故事的?”

“是講一個兒和父母和解的故事,一家人在湖邊小屋,兒,父親,外孫,三代人諒解了矛盾,重新到了家庭的溫暖。是和父親亨利·方達,和凱瑟琳·赫本一起演的。”

凱倫姨媽越看禮越滿意,“簡長得就像賢妻良母,應該多演一些這種角。和自己的父親一起演戲,那也很好。”

“我還是第一次收到大明星的禮,我得給回一份禮。你覺得我送明星什麼禮好?”

羅納德一愣,沒想到凱倫姨媽真的把它當了普通人之間互相贈送的禮,自己和還是有些代。但是現在說一些煞風景的真相又不太好。

“其實最好是你烤的餅干,不過長途運輸怕,也不如新鮮出爐的時候好吃。”

“是啊,要是來我們家里做客,我就給烤餅干。”凱倫姨媽把照片重新放進信封,小心的收好,“你說我送兩副我自己織的暖套怎麼樣?我看雜志上的采訪,簡·方達也會跳芭蕾舞。”

“是嗎?沒想到姨媽還是簡·方達的。”羅納德暗想,“怪不得演了榮歸里的出軌軍人妻子,姨媽這麼生氣。喜歡的明星演了和自己份相同的角,結果還不是好人。”

Advertisement

“這到是個好主意,暖套生意開了店以后,姨媽你到不怎麼自己織了。”

“是啊,現在都是我的那些老兵俱樂部的朋友在織,可以給們多一些收。我不好和們搶。不過我織的質量都比們的要好。”凱倫姨媽喜滋滋地拿出一長一短兩雙暖套,都是紫的。

“本來預備送給你的……哎,算了,不說了。”凱倫姨媽把暖套遞給羅納德,“我給簡寫封信,告訴我很喜歡新片節,希到時能看到父親亨利的同臺彩表演。”說著屜拿出紙筆開始給偶像寫信。

凱倫姨媽雖然是四十年代后期生人,但是還有些老派的作風。阿利加正式參加二戰之前出生,年經歷大蕭條的一代人,被稱為“沉默的一代”,他們信奉有些話不適合說出來,彼此心中明白就好。

而且那時候電話還不普及,才有知心朋友保持通信的習慣。

“這恐怕得找的經紀人,禮才能真的送到簡·方達的手里。不過到是一種別致的禮,簡應該也不經常收到,正好不是在做有氧瑜伽健什麼的?”

“咦?”羅納德記得簡·方達好像要拍攝什麼錄像帶,說不定還能蹭個廣告。

“我去給經紀人打個電話。”羅納德說道。

“尼西塔先生,我是羅納德。我的姨媽凱倫是簡·方達小姐的影迷,看到了簡送給的簽名照非常高興,想回贈一份禮。……對,自己用線織的,簡在冬天做瑜伽的時候可以用到……好,謝謝你的幫助。”

“我的經紀人答應去通一下簡的經紀人,我把暖套快遞給。”羅納德過來給姨媽邀功。

“好的,羅尼。這是我寫的信。”姨媽把一封封口的信件和暖套放在一起,遞給羅納德。

回到了自己的公寓,羅納德又開始了劇本修改工作,拿掉了六十年代民權,越戰的背景,“油脂”續集的故事顯得非常平淡,和原作沒有什麼太大的區別。

五十年代是一個阿利加的黃金時代,戰后歐洲經濟凋敝,很多日用工業產品都是阿利加制造的。那時候普通家庭的孩子,就算考不上大學,也能找一份藍領的工作,有不錯的收

所以原作里的那些孩子沒考上大學,當上了修車工,加油站工人,化妝師,也能讓他們賺到足夠的錢,在城市里買個房子,和高中同班同學住在一起,無憂無慮地結婚生子。

而現在已經是八十年代,力勞的藍領不再被社會尊重,在麥當勞這種連鎖快餐里打工的都是些青年。

年輕人對這些工作本沒有共鳴,他們只是去掙點零花錢,不想一輩子做藍領。相反,他們都希有足夠的教育,能夠找一份坐辦公室的工作,上社保,然后在郊區買上房子,和相同收社會階層的人住在一起,這才是新一代的阿利加夢。

想到這里,羅納德更發愁了。他丟開了原來的劇本,和在劇本上做標記的紅鉛筆。

羅納德覺得,如果就這樣簡單的重復原作的故事,那票房可能不會很理想。雖然電影的票房和編劇關系不大,但是如果能寫出一部票房很好的電影,作為編劇也能夠獲得加,有機會執導自己的電影。

“油脂”是一部好萊塢知名的音樂劇,在翻拍電影之前,就在百老匯上演了五六年。很多沒機會到紐約百老匯現場觀看的小鎮青年,能夠用三四元的票價,一下百老匯的經典音樂劇,在1978年當時,是一個劃算的事

但是讓他們去看一部劇基本類似的續集電影?

而且續集還沒有原作那樣經過百老匯的不斷打磨,又失去了屈伏塔和奧利維婭的男主角?恐怕更加沒多人會去了。

羅納德打開公寓的窗子,讓新鮮空氣灌進來,幫助自己思考。

而且現在的青年,對百老匯音樂劇沒那麼向往了。羅納德記得表妹唐娜,和戴安·蓮恩,都對百老匯音樂劇表示過不屑一顧。

谷</span>他們想看的是真實的東西,“油脂”這種把生活中的艱難困苦都剝離掉,只留下浪漫的想象的戲劇,不再對青年有吸引力了。

時代總有其印記,會在當時的藝作品中留下痕跡。當時的人也許不覺得,但是幾十年后再看的時候,會強烈的到一種時代的思

1965年標志著嬰兒一代的結束。而嬰兒之后出生的第一批嬰兒,已經15歲了,正是要進高中的年紀,他們也是“油脂”續集,瞄準的最大的潛在觀眾。

他們真的會和兩年前嬰兒一代的末尾那批青年那樣,喜歡“油脂”的調調嗎?

嬰兒一代都已經長大。從1965年往后,也就是表妹唐娜,戴安蓮恩,波姬小開始的新一代觀眾,又會喜歡什麼樣的電影呢?

羅納德把這些沒有答案的問題拋開,關上窗戶,又來到寫字臺前面。

“油脂”續集還是一個浪漫喜劇,既然是劇,就要制造一些男主角的矛盾,讓兩人被矛盾隔開,最后克服矛盾后終眷屬。

首先得把喜劇最常見的父母因素排除。羅歐和朱麗葉式的家族阻礙,在“油脂”的宇宙里并不存在,背景都在高中的故事里,出現不讓男在一起的父母,是不可能的。

原作采用是社會矛盾,或者放在校園背景里說,是不同學生階層的矛盾。學校里最有權力的那群人,不是學業績最好的書呆子Geek,也不是績好的Sport,而是一群拉幫結派,在小團里的高層。

也就是所謂的男生的漢幫,和生的郎。最后奧利維婭·牛頓-約翰扮演的主角桑迪,是放棄了自己乖乖份,主穿上皮,打扮郎,才終結了和男友之間的鴻,最后兩人又在一起了。

要不這次倒過來?

羅納德坐下,在打字機上快速的打起字來。男主角邁克爾變了一個讀莎士比亞的學霸,而主角斯芬妮變郎的新任幫主。

為了接近一見鐘的斯芬妮,邁克爾想加漢幫。但是漢幫必須有托車。

邁克爾靠給人寫作業掙來的錢,買了一部二手哈雷托,在漢幫和外校幫派火并的時候在,開著托車一戰名,俘獲了斯芬妮的芳心。

但是斯芬妮并不知道戴著頭盔的托騎士下面,是學霸邁克爾。一面憧憬著和托騎士浪漫的,一面又請求邁克爾輔導自己的莎士比亞閱讀課作業。

兩個人在外表的形象底下,都有著第二付真實的面容。學霸邁克爾其實是托達人,幫派英雄。郎幫主斯芬妮,私底下也想拿到好績,有機會上大學。

最終結局,當然是斯芬妮知道了邁克爾就是藏的英雄,邁克爾也幫斯芬妮輔導作業知道了的聰明,兩人大團圓結局啦。

這樣的劇設置,給作曲和編舞留出了足夠的空間。比如邁克爾在托大戰俘獲郎幫主斯芬妮芳心,斯芬妮對頭盔托騎士的暗,邁克爾和斯芬妮討論莎士比亞文學,最后畢業舞會邁克爾揭下頭盔,都可以安排合適的歌舞。

而且設置的雙重份,斯芬妮都暗邁克爾的托騎士,對公開的學霸份也當朋友相,邁克爾自己吃自己的醋。

芬妮從暗騎士邁克爾的份,到逐漸上公開份的學霸邁克爾,最后合二為一,變了完人。

這是非常古典的兩重份造戲劇沖突,有不戲可以做。

羅納德來了靈,一晚上都在打字機上戰,到了天亮的時候,終于把稿子整理清楚,趁著睡意還沒有襲來,自己朗讀了一遍。然后非常滿意的睡去。

“羅納德,羅納德……”睡著的羅納德聽到一個孩在喊著自己的名字,但是看不清楚臉。

“誰啊?”

“是我,唐娜,你這個懶蟲。”表妹唐娜拍了拍他的臉。

“啊,唐娜。我昨晚上沒睡,在趕劇本。”羅納德睡眼惺忪的爬了起來,“你怎麼過來了?不用上學嗎?”

“今天是哥倫布日,公共假期。”唐娜沒好氣的說,“有個的說打你電話打不通,在電話簿查到了我們那里的電話,我媽讓我來看看你在不在家。”

“哦”,羅納德想起了昨天為了趕稿,把電話線拔了,躲避那些賣各種東西的推銷電話。睡覺前忘了上。

的,是誰啊?”

“不知道,的電影今天在紐約首映,想邀請你去酒店聊聊,這是留下的名字和電話。”

羅納德拿起紙條一看,上面只有PJ兩個字母,和一個酒店的總機電話和房間號。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