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都市爽文 從小說開始的文娛大莽夫 第278章 老李曾經也是小李【5/5,爆更一萬五,求月票,求推薦票!】

《從小說開始的文娛大莽夫》 第278章 老李曾經也是小李【5/5,爆更一萬五,求月票,求推薦票!】

 潭城。

 這段時間自家蛋糕店的生意越來越好,單靠老李一個人已經忙不過來了,特意招了幾個學徒,他自己平日里也能輕松點。

 老家的風氣就是這樣的,潭城人外出開店,一般只做兩種生意。

 賣蛋糕!

 賣眼鏡!

 互相幫襯著,日子也就這麼一天天的過下去了。

 說起來也好笑,自家蛋糕店生意出奇的好,竟然是因為李想過年前隨手拍攝的抖音。

 后來被他那群打聽到了地點,一個個的驅車都要趕到蛋糕店,打卡留念。

 甚至為了潭城新晉的網紅打卡地!

 一眾吃著李想父親做的蛋糕,閑暇時還能從李想父母里,得知他年時那些調皮搗蛋的往事。

 不知不覺間,潭城的地標建筑又多了一個。

 每當外地人下了火車高鐵,坐上出租車,詢問李想父母開的蛋糕店在哪時,司機都會笑著點頭道——

 知道,知道,就是環城路那家回頭客蛋糕店嘛,我懂。

 ……

 ……

 五一勞節。

 對其他人而言,是三天難得的假期,但對老李而言,蛋糕店可沒有什麼假不假期一說,假期生意更好,比平日里更忙。

 烘焙房里,忙碌完的老李拭著雙手,對旁的兩位徒弟說道:“你們算著時間,別烤過火候了。”

 “我有點事兒,先出去一趟。”

 “誒,二表叔你放心。”

 徒弟都是鄉下沾親帶故的本家,雖然是徒弟,其實沒那麼多講究。

 老李出來之后,換了一服。

 們見狀驚喜不已。

 李想的父親?

 他可不像老媽坐在前臺負責接待收銀,一般很見到的。

 “哇,今天來著了。”

 “是啊,是啊,盲盒開到藏款了。”

Advertisement

 “哈哈哈哈,咱們的運氣也太好了吧。”

 一眾竊竊私語。

 “你怎麼出來了?”老媽磕著瓜子問道。

 “我出去一趟。”老李從屜里拿出車鑰匙說道:“馬上就回來。”

 一眾的喊道:“叔叔好~~”

 “你們好,你們好。”老李打了幾聲招呼,騎上車向新華書店開去。

 他不關心娛樂圈的新聞,今天誰塌房啊,明天誰獲獎啊。

 但是。

 他對李想的新聞那是幾乎必看的,為此他還專門下載了微博,忙里閑的時候,都會關注孩子最近發生了什麼。

 華夏的父親好像都是如此這般。

 每當李想打電話過來,總是和母親有數不清的話聊,可一旦電話到父親手里。

 卻翻來覆去的都是那幾句——

 “出門在外別跟人打架。”

 “天冷了,多穿點服。”

 “和同學好好相。”

 沒聊幾句,便會在沉默中,結束這次談話。

 老媽總是說他三天憋不出個屁來。

 其實他比任何人都要關心李想。

 今天不止是勞節,還是李想新書《明朝那些事兒》的開售之日。

 他當然要早早的趕去了。

 新華書店門前大排長龍,他趕忙停好車,來到隊尾。

 “,老師說了,除了試卷以外,還要買課外書的……”

 “買什麼買?你今年都初二了,等你上了高中再買。”劉翠芬將長的快有高的孩子一把扯到前,苦口婆心道:

 “看課外書多耽誤學習啊,小山,是為你好。”

 老李:“誒?劉嬸你也在啊?”

 “誒,才進啊?我這不帶著孩子來買試卷嗎,你呢?”劉翠芬絡的聊著天。

 劉翠芬也不是外人,都是一條街住了幾十年的老鄰居,在老李還在被人小李的年代。

 李想剛剛出生,兩口子都忙于生計,平日里可沒麻煩老人家幫忙帶孩子。

 “我?”老李撓頭笑道:“這不是李想的新書又出版了嗎,我來買一套回去。”

 “新書?”在老一輩眼里,那學習績好的,能出書的,可都是了不得的人

 李想去年在人民文學雜志上刊登的《水調歌頭》樣刊寄到家,被劉翠芬知道后,還特地帶著孩子來家里,沾沾喜氣。

 劉嬸:“這孩子,還不快人?”

 “李叔好。”小山有氣無力的喊道。

 不是他不想喊人,而是好不容易放假三天,卻押赴他到刑場,各科卷子來一套,秋后沒做完,等待他的豈不是秋后問斬?

 可問題是老師除了試卷還建議買的課外書,是一本也不買啊!

 這不純純扯淡嗎?

 “李想新出的書啥名字啊?”

 “《明朝那些事兒》!”

 “真是了不起,李想才多大啊,都大文豪了!”

 “您說笑了,他不管什麼樣,小時候還不都是托您照顧著。”

 隊伍在緩緩往前挪,兩人也在慢慢閑聊間,往前走著。

 足足一刻鐘。

 “先這樣說哈,我先帶孩子買試卷。”

 “好嘞,好嘞,有空上我家來玩。”

 老李揮了揮手,順著海報的指引,進擁的人流中,費勁千辛萬苦,跟往年春運坐綠皮火車似的,好不容易來到了擺放著《明朝那些事兒》的書架上。

 定睛一看。

 好家伙。

 偌大的書架,《明朝那些事兒》已經不剩幾套了。

 好在老李憑借他多年春運坐火車的經驗,手疾眼快搶到一套。

 出人群后,他看著手里《明朝那些事兒》一套七本掂量著的分量可不算輕。

 真搞不懂李想是怎麼寫出來的,老李疑的搖著頭。

 來到柜臺后,買完單,他托,興沖沖的往家趕。

 老李年輕的時候被人喊小李,這輩子反正沒被人喊過李老。

 至于他的名字,其實文氣的——李才進。

 爺爺那輩希父親的才華出眾,又是進字輩的,所以取了這個名字。

 爺爺總共生了三個孩子,李想還有一個伯伯和一個姑姑,父親屬于老二,上下不挨著。

 到李想這輩,只有他一個孫子,也就不按輩分取名了,什麼好聽什麼,所以李才進給孩子取名李想。

 李才進,財源廣進也罷,才華出眾也罷,好似都跟這位丟進人堆里,便泯然眾人矣的父親挨不上邊。

 好在孩子是他的理想。

 現在李想長大了,他不僅財源廣進,更是才華出眾。

 好!

 半輩子艱辛熬過來了!

 好啊!

 回去的路上,父親的角一直掛著那抹淡淡的笑意。

 新華書店

 工作人員面對銷售如此火的局面,早有預料,這次他們進的貨可是足足的。

 書架一空,不一會又補滿了。

 到最后干脆在結賬的地方擺上一摞。

 劉翠芬帶著孩子走到收銀臺準備結賬。

 看到擺在一旁的《明朝那些事兒》猶豫間拿了起來,看了眼售價,乖乖,一套竟然要一百五。

 “買一套吧。”小山找準機會拉著劉翠芬的角哀求道。

 想當年,李想可是這條街上,出了名的孩子王。

 他雖然才初二,但從小就是跟著李想屁后面長大的。

 甚至到后來,李想上了高中,上了大學,這條街上依舊留有李想的傳說。

 ——我不在江湖,但是江湖依舊有哥的名號。

 特別是李想寫出了斗破蒼穹之后,那在這群年眼里,可是偶像級別的人

 劉翠芬見狀猶豫了,一百多啊……那可是家里幾天的菜錢,而且課外書……

 “給我買一套《明朝那些事兒》,我保證期末考試考進全班前十!”

 瞧著那摞書,眼可見的減,小山一狠心,咬著后槽牙發下重誓。

 得!

 這還說什麼啊?

 都賭咒發誓了,不買不合適啊!

 而且……劉翠芬一想這是明朝歷史的書,李想又是自己看著長大的,買一套就買一套吧。

 “行吧。”劉翠芬一邊掏出錢包,一邊對孫子說道:“可是你說的哈,期末給我考全班前十。”

 “我保證!”

 孩子賭咒發誓道。

 買完回到家里,劉翠芬忙著做午飯。

 吆喝道:“小山啊,快點做作業。”

 屋傳來他的應答:“好嘞。”

 小山拆開了《明朝那些事兒》看著厚厚的一摞書,一套七本。

 想想自己寫這麼多字的難度,不對李想心生佩服。

 趁著在做飯,他趕忙拿出第一本看了起來。

 【明朝那些事兒】第一卷——【洪武大帝】

 【我很喜歡歷史,喜歡那些過去的人和事,在歷史的長河中,有太多的事值得我們去回味。在我第一次接歷史的十年之后,我開始筆,寫下了下面的這些文字,寫給我自己,也寫給所有喜歷史的人。】

 【……】

 【由于早年讀了太多學究書,所以我很痛恨那些所謂的文壇大家筆下故作高深的文章。其實歷史本彩,所有的歷史都可以寫得很好看,我希自己也能做到。】

 【……】

 【我想寫的,是一部可以在輕松中了解歷史的書,一部好看的歷史。】

 【僅此而已。】

 【好了,就此開始吧。】

 霸氣側

 此子竟然恐怖如斯?

 小山的心里第一時間浮現了斗破蒼穹的名言。

 文壇名家和李想之間的爭斗,就算是他這個年紀的初中生也略有耳聞,畢竟在他們心里,李想這位刀神可比那些文壇名家更鮮活,更接地氣。

 小山迫不及待的翻開第二章看了下去。

 第二章——【年】

 【我們從一份檔案開始】

 【姓名:朱元璋】

 【別名(外號):朱重八、朱國瑞】

 【別:男】

 【民族:漢】

 【型:?】

 【學歷:無文憑,秀才舉人進士統統都不是,后曾自學過】

 【職業:皇帝】

 【家庭出:貧農(至三代)】

 【生卒:1328―1398】

 【最喜歡的:黃(這個好像沒得選)】

 【社會關系:父親朱五四農民】

 【母親陳氏農民(不好意思,史書中好像沒有的名字)】

 【座右銘:你的就是我的,我的還是我的】

 【主要經歷:……】

 小山:“!!!”

 第一次接這種題材的歷史小說,往日里的歷史人,竟然躍然紙上!

 他第一次明白,歷史原來也可以這麼有趣!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