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都市爽文 我的1995小農莊 第二百四十八章 上門送錢

《我的1995小農莊》 第二百四十八章 上門送錢

“咦?我看看。”

老頭兒瞥了一眼鹿頭,便皺起眉頭,拿到自己手里仔細翻看。

“看著確實不像是鹿腦袋,倒是像是麂子。”

“不過麂子可沒這麼大的,你看這腦袋上的角,都跟我的手掌差不多大了。”

正常的麂子個頭也就跟剛長起來的小鹿崽子差不到哪里去,這鹿頭顯然不是麂子上的。

王存業沉一會兒,突然想起什麼,撓撓頭說道:“可能是大黃麂?可是大黃麂不是咱們這兒東西啊,不會也是洪水跑來的吧。”

黃麂,就是黃猄,又赤麂、黑腳麂,長江以南比較多見。

“哦,大黃麂?就是赤麂嘛,要是這玩意兒的話,那我知道了。”

“這玩意兒不管發不發洪水,跑到秦嶺來都是正常的。”

陳凌抓住這顆腦袋對著夕看了兩眼,腦袋上的皮是有些火紅,是赤麂的幾率很大。

這東西有遷徙,有的年份會從長江以南遷徙到秦嶺,如果路上遇到的天敵,甚至可以越秦嶺,直通北方,到達蒙邊境。

與本地的野牲口冬季會南遷尋找食富的地方,是一樣的質。

“嘿,這下我的獵室中又能添新玩意兒了。”

陳凌喜滋滋的兩手顛了顛,把赤麂的腦袋重新塞回到背簍中。

不過可惜的是沒得到赤麂的皮

據山貓所說,赤麂的皮是火紅的,油,沒什麼雜,相當漂亮。

當然,這樣的東西賣錢就太不值了,主要是收藏。

可惜土豹子也不知道把皮搞到哪里去了,反正他們是沒見到。

本來陳凌還想著,是不是自己趁著老丈人不注意,去山里找一找的。

但是等回到家,忙活了兩天,剪藥、曬藥,又釘了幾個蛇箱子把蛇安頓好,他就把這事完全忘到了腦后。

Advertisement

而且這兩天睿睿也不安分,跟著陳凌進了次天之后,神頭有點過于旺盛了,晚上睡覺也越來越晚,而且睡著了也不老實,一會兒了要喝,一會兒拉了尿了要換尿布。

這小鬧人可是把人折騰的夠嗆。

就完全不像是兩個月左右的小娃娃。

“注意了,陳王莊的鄉親們注意了,你們誰家今年養了豬,來大隊一下,你們誰家啊,今年養了豬哩,趕來大隊一下啊。”

正在陳凌為自家這鬧人的娃發愁的時候,村里大喇叭的聲音遠遠傳了來。

雖說村里距離農莊遠,但現在是東南風向,加上他遠超常人的耳力,聽清楚喊話,自然不問題。

這時候是上午九點多,老丈人在竹樓前的院子里曬藥,丈母娘在幫忙帶娃,而王素素趁這個時候在樓上睡覺。

二老這時也能模糊的聽到點聲音。

陳凌跟著作出聆聽狀,隨后對兩人道:“大隊不知道在喊啥,我去村里轉轉,看看有沒有咱們的事。”

在有娃之前,他是千盼萬盼,萬萬沒想到帶娃也有帶累的時候。

哪知道這才讓娃折騰兩三天,就覺到心累了。

尤其連著兩三天夜里沒睡好,他心里也有點悶得慌,就想出去轉轉。

“去吧,別是去年說好的今年不用你們公糧啥的,現在又得讓了。”

高秀蘭抱著折騰半宿,現在睡得賊香的睿睿,皺眉說道。

陳凌搖頭:“那不能,這都是說好的事,可不是一村一戶。”

去年遭了災,莊稼全毀,老百姓損失不小,免一年的公糧和農業稅,這是應有之義。

哪能輕易反悔。

于是就一個人往村里走。

走半路就看到王真真帶著一幫小娃子拿著竹竿在到找知了殼。

捉蝎子,找知了殼,是鄉下娃放暑假后必做的兩件事,既可以到玩,還能攢零花錢。

這些小皮猴子找起這兩樣東西來,那一個興致高昂。

“姐夫,你干啥去?”

遠遠地,王真真踩在一個村邊人家的墻頭上沖他招手。

“聽大隊喇叭喊話了,我去村里看看。”

陳凌答著話,同時瞪一眼:“又爬人家墻頭,小心把墻踩禿了挨揍。”

“不怕,這是三嬸子家,三嬸子可好了,說讓俺們隨便爬。”

小丫頭站在墻頭大聲的喊。

隨后,墻的人家也跟著大聲笑起來。

“是富貴吧,干啥去?”

“立輝哥啊,我到村里轉轉,看看大隊喇叭喊啥了。”

“啊,那個啊,說是養豬戶的事,要去大隊登記哩,聽俺哥說有人來下邊村里收豬。”

的人喊著,從墻頭上也冒出個漢子腦袋,沖陳凌嘿嘿笑,是王立獻的堂兄弟王立輝,以前在村里開裁鋪那個。

干裁的人,大部分都干凈的。

就好比王立輝,他的樣貌和王立山差不多,都是瘦的漢子,個頭不高,可氣質就差遠了。

一個邋里邋遢,一個干凈利落。

要是不往一塊站,都分不清兩人是親兄弟。

“有人來村里收豬啊?我瞧瞧去。”

這個喇叭里倒是沒喊,陳凌聽了有點興趣,心想有人過來收豬,不知道是不是到周邊洪水的影響,過來倒賣賺差價的。

畢竟災區價普遍較高。

如果是的話,問他們收不收蛋。

要是給價合適的話,就省得自己趕集賣了。

兒子最近鬧騰得很,總讓老丈人幫著賣也不是個事。

“等一下,富貴,俺跟你一塊去。”

王立輝見此,向他招招手,然后就從墻頭上跳下來,跑過來找他。

“真真,你們一伙子不許往山上跑,知道不?”

“知道啦,我們肯定不上山。”

小娃娃找起知了殼沒個夠,有時候越找越不知足,湊在一堆一商量,就容易往山上跑。

這季節山上不清凈,大人上山都要非常小心。

陳凌囑咐他們一聲,這才和王立輝朝大隊的方向走過去。

到了大隊之后,門口停著輛托車,有一老一在院子里站著。

這就是過來收豬的人了。

陳凌走進去一看,他居然認識。

“好家伙,老人啊。怎麼今年不販糧食,改收豬了?”

這兩人里面的老漢,正是去年收走陳凌家花生和黃豆的那個老家伙。

“哎喲,是你這后生啊。”

老漢看到是他,頓時眉開眼笑,“你家今年也養豬啦?不對,你家去年就養著野豬崽子哩,這是長了?”

“哈哈,啥長,還用得著長?早讓這饞的娃殺了吃了。”

王來順在旁邊笑呵呵的道,“他家里除了狗跟牛,別的養了啥都是奔著吃去的。”

老漢聽得目瞪口呆。

王立輝則是笑個不停。

陳凌頓時奇怪:“難道你們家除了狗跟大牲口之外,別的東西不是殺了吃的?”

“廢話,俺們還得賣錢哩,誰跟你娃一樣天天就知道吃。”王來順說到這個就來氣,自家老大就是讓這饞的娃給帶的,去年連殺了家里兩只羊。

兩只羊啊,就為了吃,這養到年底得賣多錢,想想就心疼得要死。

老二為這事,還跟他們老兩口鬧了好長時間別扭。

“嘿,后生,你家那五頭野豬,全給殺了?”來收豬的老漢笑問道。

“當然沒有,給了老丈人家兩頭,給親朋好友分了一頭,我們自家就在年底殺了兩頭。”

“好家伙,你倒是大方啊。”

老漢驚愕,他后的年輕小子也在臉上出艷羨,鄉下真是有這樣大氣的人。

“老漢,你快別說他了,他現在是俺們村最有本事的,掙錢容易得很。倒是你,你收豬都是往哪里送的啊?”

王立輝說道。

說完,向后指了指趕到這里來的王立山:“這是俺哥,他家里每年養豬,你可別糊弄人。”

“嗨,哪敢糊弄你們,你問問那后生,俺去年收他家糧食,是不是給的高價?”

老漢擺擺手,眼看著養豬戶越聚越多,對眾人道:“都過來登記一下吧,把各家況寫清楚,只要你們村豬多,價格肯定給你們往高了開。大伙也知道今年豬價不行,這陣子還有點向下的意思,能不等年底就別等到年底,早賣早好。”

價格不行,那生豬的價格更是賣上不去。

幾家養豬的也很擔心,就都嚷嚷起來,圍著老漢父子倆一陣問東問西。

讓登記也沒人登記,就是一直纏著問價。

最后終于問出了價格,大伙一下全傻眼了。

“啥,最高價才給三塊?俺不賣了。”

“什麼豬價下?得了吧,你可過來糊弄俺們,前陣子俺還聽富貴講來著,說是周圍省市鬧了洪災,就跟俺們這邊去年一樣,外邊各類東西肯定又得漲價。不然你這糧食販子為啥突然過來收豬,肯定是豬能掙錢。”

“就是,還告訴俺們豬價不高,要是價不高,掙不到錢你能干得下去?你們這些販子,最沒良心了,不是黑稱就是黑價,凈會糊弄老百姓。”

“……”

今年村里的養豬戶不,崔瘸子都養了兩頭,眾人你一言我一語的,把老漢說得怔在當場,臉上青一陣紅一陣的,臉難看至極。

況跟他想的完全不一樣啊。

別的村聽到有收豬的都高興得跟二傻子似的,因為鄉鎮和縣城的豬價確實出現了下,上半年豬也并不算多貴,所以生怕虧本,著急賣的人家還多的。

可到了這陳王莊咋就不一樣了。

這里的人都這麼的嗎?

眼看著糊弄不過去了,這老漢便急急忙忙解釋,說是替大老板來收豬的,確實是收了豬就運到別的省市,價格肯定給村民們最高價。

但是他前邊說了假話,后邊肯定是越解釋越沒人信。

大伙都搖搖頭,連待都不肯多待了,紛紛散去。

陳凌也跟著走出去,在外邊和王立獻兄弟幾個,還有陳大志湊一堆說話。

聊著閑話還覺得不起勁,便找來棋盤在大隊院子外頭擺上陣勢殺了起來。

那老漢見是這樣,也沒了辦法,就喊上兒子,與王來順打了聲招呼,就騎上托車走了。

“富貴你看,這老販子指定是發財了,托車都買上了,也不知道跟支書是啥關系。”

“嗯,那咱不知道,不過這老販子是能折騰的,收糧食又收豬,可不是一般人干得來的。”

幾人邊閑聊邊下棋,王來順見他們念叨自己的閑話,也端著茶缸子湊過來。

眾人見了就開玩笑說五叔是不是收啥好了,幫著人用大隊喇叭喊。

“肯定沒收好啊,俺是那樣的人麼?人家拿了蓋章的收購單,好些鄉鎮下面的村戶都賣給人家了,那可是大買賣哩。”

王來順說道:“咱們村今年養豬的也不,我看最近豬價確實也不咋行,萬一價真降下去難賣了,讓你們過來看一看,那也不吃虧哈。”

“不吃虧?五叔你這讓俺們差點吃大虧。”王立山看了老頭一眼,上哼哼道。

一伙人邊下棋邊拌,很快小半晌過去,那老販子居然又騎著托過來了,這次除了他們父子兩個,還帶了別人,是個人。

有點巧的是,這人陳凌也認識。

居然是二柱之前那個相好,孫艷紅。

我滴個乖乖,這婆娘咋跟這老販子摻和到一塊了。

陳凌目瞪口呆,覺得腦子突然有點不夠使。

看著他們過來后,和王來順站在一塊說話,大伙才知道,原來收豬的大老板是這個婆娘。

“富貴,很久沒見你了,最近咋樣啊。”

那邊聊完后,孫艷紅看到陳凌還跟他笑瞇瞇的打招呼。

好,好。”

陳凌連連笑著點頭,“紅姐的生意是越做越大啊。”

去年據說這婆娘的哥哥被搞下來了,那時候為了給人送禮,還過來求著買他的鱔魚來著。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