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都市爽文 我的1995小農莊 第一百八十三章 新女婿待遇

《我的1995小農莊》 第一百八十三章 新女婿待遇

這場回門宴熱熱鬧鬧的直到深夜才結束。

次日清晨。

陳凌和王素素起得很早。

結果兩人出來洗漱的時候,發現老丈人和丈母娘已經在院子里了,兩個老人跟孩子似的,各自拿著一把草料興致的喂小白牛。

兩個老人倒是不亦樂乎,但是小白牛似乎吃得并不怎麼開心,嚼著草料也有點心不在焉的,兩只耳朵扇著,尾懶洋洋的甩著,好像是它在陪著兩個老人玩,而不是兩個老人喂牛。

“你倆也起這麼早干嘛?”

見到兩人出來,丈母娘有些驚訝。

又對王素素嗔怪道:“你這妮子也真是的,都有子了,也不多睡會。”

“沒事的娘,我習慣起早一點,這樣白天有神。”

王素素笑著走過去。

老丈人則是笑瞇瞇的看向陳凌,指著小白牛道:“你們養這牛很聽話啊,昨天素素說了它,它真就知道我跟你娘是自己人了,讓我們也讓我們喂食,就是還有點鬧小脾氣……”

“你瞧它,看見你們出來,立時高興得不行,都不理我們了。”

陳凌笑笑:“這牛從買回來就聰明,越養越通人,非常粘人,也認人,在家里就認我跟素素。”

小白牛過來的大腦袋,并給它在頭頂的犄角兩側撓,這兩個犄角的地方有隙,是很容易發的。

陳凌這麼輕輕一撓,果然就把它舒服的瞇起眼睛,大腦袋輕輕靠到陳凌懷里,親昵的蹭來蹭去。

高秀蘭看見這景忍不住樂了:“你這跟養了個孩子似的。”

王素素見此也笑起來:“是啊,村里都這樣說,說阿凌養的不是狗、不是牛,是養了幾個孩子,別的人家,誰像他這樣?”

Advertisement

“不過外人說歸說,我家的狗跟牛沒白對它們好,一個個都是很懂事的,冬前,黑娃跟小金三天兩頭,不是攆到兔子,就是抓到野,小白不僅拉車犁地是把好手,還會看家護院,比一般的狗都管用……”

兒講著,老兩口一陣嘖嘖贊嘆:“你這麼一說還真是,我跟你娘剛還說來著,你們晚上睡了之后,兩只狗在門外守了一夜,它們也不理,喂東西也不吃……”

“比咱們寨子的獵狗強遠了。”

王素素聽到爹娘這樣說,也有點小小的自豪,沖兩只狗招招手,把它們到了跟前。

這時,兩只狗已經不在屋檐下守著門口了,而是跑到倉房前趴著,看守那些帶過來的包袱。

被王素素一,便小跑過來,圍著搖頭擺尾,蹭手掌心,哼哼唧唧的撒

兩個老人見狀也不住心生歡喜,樂呵呵的上前

“好狗啊,就是長這麼大個子,瞧著讓人害怕,咱們家現在采藥了,不然怎麼也得養一個。”

……

“秀蘭,秀蘭,起了沒……”

他們院里正說著話,有人來了,是個滿泥點,稍顯邋遢的老太太,滿頭糟糟的白發,三角眼,一張黑里紅的老臉,提著一條大蛇走了進來。

見到他們四人站在院中,頓時驚喜道:“哎喲喲,我還真是運氣好,閨婿都在哩。”

然后上下打量了下王素素:“你這閨,兩年不見還是那麼好看。”

“給,你三爺爺弄了條長蟲,讓你娘給你熬湯吧。”

王素素似乎跟老太太很,也不客氣,當即就笑呵呵的把蛇接到了手里:“謝謝三。”

然后對著陳凌介紹道:“這是咱們家的三。”

陳凌連忙了聲三

他對這個老太太是有印象的,寨子養蛇的不,平日里許多人也會在山上抓蛇,尤其以王素素這個三還有三爺爺最為厲害。

“這婿好,昨天他們過來的時候,我們可是見了,帶了滿滿當當的東西,是個實在娃啊……”

王存業和高秀蘭趕忙附和。

幾人又是一陣熱聊。

過了會兒,把三送出門后,又有其他親戚陸續過來,雖說藥王寨不算大,但王素素的親戚不算,除了親叔伯之外,還有二姨和兩個姑也在,見到王素素夫妻倆之后,親熱的說思念,敘家常,夸婿,當真是熱鬧不斷。

人來人往,一家子都很高興,高秀蘭更是笑容沒下去過。

吃早飯的時候,還特意給陳凌煮了紅糖蛋茶。

里面的荷包蛋一下就煮了六個。

按當地習俗來講,這稱得上新婿回門的最高待遇了。

喝了丈母娘煮的紅糖蛋茶,陳凌整個早上心里都熱乎乎的。

飯后,王慶文夫妻倆抱著孩子過來了一趟,他們昨天晚上是回了自己家睡的。

過來之后,也沒說幾句話,放下孩子就匆匆下山去了,學校還有課,也不能總耽誤著,反正妹妹和妹夫要多住幾天,不用特意留下招待。

漸漸升高。

金燦燦的下,高秀蘭在大樹下給兒剪頭發,王素素頭發太長了,披散開都快能垂到窩,以往都是編兩條的麻花辮,或者挽在頭上。

這樣的長發是很好看的。

但現在懷孕了,以后肚子一天天在變大,等顯了懷,著肚子也不方便收拾,還是提早剪短了的好。

“我家閨的頭發長得就是好,又黑又長,這大辮子,要是賣給收頭發的,準能賣好些錢。”

高秀蘭在兒頭上緩緩地梳了兩下,笑著贊嘆。

王素素搖搖頭:“我才不賣哩,娘你幫我剪下來之后,我要留著,要賣就賣真真的。”

王真真這時候在院外和小侄子一起帶著狗玩耍,聽到里面說話,就探著小腦袋問:“娘,姐姐,你們我了嗎?”

“沒有,玩你的吧,就你事多。”

高秀蘭沒好氣的瞪一眼。

兩個剪著頭發說著話。

而陳凌則幫老丈人把藥材收拾出來,裝到一個個竹匾里,放到架子上晾曬。

“這兩天日頭好,多曬曬吧,明天是十月十二,咱們帶到鎮上去賣,正好能趕個場。”

王存業仔細的將藥材用手攤開,以便更好的晾曬。

老丈人說的趕場,其實就是趕集。

風雷鎮這邊三省界,方言混雜,往往間隔十里地左右,口音都會出現變化,各種稱呼法也大不相同。

按照大類來算,本縣范圍能模糊的劃分為兩個方言區。

比如爹娘,這邊大多數就爹娘,而長樂鄉和縣城以東,就把爹了“達”或者“大”。

“我”過了長樂鄉向東,就是“俺”居多,而風雷鎮這邊雖然也說“俺”,但口語還是多數是以說“我”為主。

“爹,那邊幾個匾里的,是咱們自家養的蛇制的麼?”

陳凌指著王存業前的幾個竹匾問道。

只見這些匾,放著蛇蛻、蛇膽、蛇鞭、干蛇盤等東西,瞧上去干的,每個竹匾都放的滿當。

“嗯,大部分是。”

王存業點點頭,抓了幾個大蛇盤遞給陳凌:“你看,這些的就是咱們自家養的長蟲制的,多數就是沒毒的老烏麻子跟菜花蛇,咱自家養的長蟲比較大,看著也勻稱。”

“你跟前那些稍微小點的就是專門在山上抓的毒長蟲制的,有大有小,五步蛇,白花蛇啥的都有。”

陳凌仔細看了看,只能簡單的辨認出常見的幾種。

老丈人說的老烏麻子蛇是烏梢蛇,白花蛇就是銀環蛇。

“現在咱們自家養的都是沒毒的?”

“是啊,毒長蟲養起來遍地爬,容易咬到人,其實家里有驅蛇藥,也有引蛇藥,也不怕毒長蟲咬……”

“不過我跟你娘年紀大了,你大哥二哥也都分出去自己過日子了,我們老兩口在家,還是省點心的好。”

王存業笑道。

隨后領著陳凌去屋后看蛇。

屋后是個斜坡,種著許多果樹,種類很雜。

靠著墻,放著一排木制的養蛇箱子,由于了冬,山上一早一晚的,溫度變化大,養蛇箱子上覆蓋了厚厚的茅草披。

王存業走到跟前,揭開茅草披,掀開木箱子,果然有數條蛇纏繞一團,跟一團蛇球似的。

王存業挑出來兩條蛇,掛在陳凌手臂上。

“現在就這兩個箱子里有,其它箱子都空了,冬了天冷,也沒剩幾條。”

陳凌用手抓住兩條來回扭的烏梢蛇,這種蛇很好養活,繁起來一窩一窩的本也低,不過現在通不便,村寨養蛇就只是制藥材,逢集的時候去鎮上賣掉,以此補家用。

“爹,我聽你說引蛇藥,素素在家也提過這個,說是灑下去能把蛇從里引出來,但只會配驅蛇藥,引蛇藥就不懂怎麼配了,這個藥真有這麼厲害?”

“嗯,引蛇藥是很厲害。”

王存業瞧了他一眼,笑道:“跟你這麼說吧,這種藥的方子以前在寨子里都是傳男不傳的東西,傳家本事,可見有多金貴……”

“待會兒我帶你在山上轉轉,讓你見識見識引蛇藥的厲害。”

“好啊,就是這冬天能引出來蛇麼?”

陳凌疑問。

“能,剛冬,長蟲窩好找,很簡單就能引出來。”

王存業答道。

把蛇放到養蛇箱子,蓋好茅草披,兩人回到院里。

老丈人找出引蛇藥,用掌大的小葫蘆裝著,而后拿上柴刀、蛇鉤子,給了陳凌一把鋼叉,帶上背簍,兩人準備出發。

“我們出去轉轉啊。”

高秀蘭這時候還沒給王素素剪好頭發,聞言就抬頭看了他們翁婿一眼:“去吧,凌子你爹腳不好,注意看著他點。”

“知道了娘。”

陳凌連忙應道。

前些年的時候,老丈人在陡崖采藥不慎跌落,摔傷了腳,若不是父親陳俊才巧遇到,一旦夜,恐怕就會兇多吉

兩家也是因此結緣的。

這幾年老丈人的雖說養好了,但是走路的時候仍能看出稍微有點瘸,走起路來就跟一只腳踩著短高跟鞋似的,一只腳著腳似的,高高低低。

所以現在采藥,就是能采到算是好的,采不到也無所謂。

反正兒現在也都家了,不用過多心。

出了門,王真真和小侄子帶著兩只狗跑過來,知道他們要去抓蛇,趕道:“我也要去。”

“不許去,你去,通通也要去了。”

王存業不答應。

“沒事的爹,我來抱著通通。”

陳凌見兩個孩子很是期盼,就道:“通通,姑父抱著你去玩,你去不去。”

小娃娃立刻點頭:“去。”

然后張著胳膊等陳凌抱他。

把王存業看得很無奈:“你啊,怪不得真真跟你親近,老慣著他們。”

“哈哈,高興嘛。”

陳凌把小侄子抱起來,跟著王存業出了寨子。

至于王真真,早就輕車路的帶著兩只狗跑到前面去了。

山上多生雜樹,這地方山高林,老丈人就帶著陳凌走些悉的山間小徑,這種小徑就是采藥的跟獵戶趟出來的小道,本算不上是正經路,一會兒走過小溪,一會兒穿林中,一會兒走山谷,一會兒又登上了山巔。

按照王存業的說法,這樣的路已經是很好走的了。

他還專門帶著陳凌去瞧了瞧一般年輕的采藥人常走的路。

那些狹窄的小路就盤旋過陡峭的山壁,僅僅能容納兩個人通行,但走上去的時候,是不敢兩個人并排走的,因為另外一邊就是深不可測的山澗了,不小心就會跌下去摔死。

陳凌把小侄子放下來,獨自踏上去走了一圈,驗了一下什麼覺。

他發現這種路不僅狹窄,且有的地方在有人經過的時候,還會有土石松,零零落落的往山澗下掉落,嚇人得很。

“行啊凌子,腳很伶俐嘛。”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