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都市爽文 我的1995小農莊 第一百六十八章

《我的1995小農莊》 第一百六十八章

“俺滴娘,這小東西居然這麼能搗騰。”

“還、還搗騰的這麼好。”

韓闖湊到跟前仔細瞅了瞅,看著老鼠存儲整齊、分類細致的糧食,頓覺嘆為觀止。

隨后,立即掌,準備大干一場。

其余人見此,也隨其后,很快就有了各自的收獲。當然挖出的老鼠也不在數,有兩只狗在旁,想跑也跑不掉。

每當有老鼠跑出來的時候,王真真就帶著小栗子配合兩只狗來圍追堵截。跑了大半天時間,本不覺得累,只是大呼小的滿心的歡快,田野上盡是清脆稚的笑聲。

“哎呀,有蛇……”

不遠,秦月茹突然把鏟子一丟,發出尖,嚇得面無

就要跑開,結果腳下一崴,差點摔倒在地。

還好梁紅玉把扶住了。

隨后老太太往旁邊土一看,也嚇了一跳。

“真是蛇啊,好大一條。”

“小茹,你這是挖錯了吧,想挖老鼠,結果挖到了蛇里邊……”

“不知道,富貴呀,你快來看看,它跑出來了,哎呀,它真的跑出來了,好嚇人的。”

“我看看,我看看,是什麼蛇?”陳凌提著鐵鍬,幾步走過去。

只見挖開的,有一條盤一團的大家伙,全布滿了黃的環紋,這時正仰著腦袋吐著信子示威呢。

“是它啊,別害怕,這就是條草頭蛇,沒毒的。”

陳凌見到這蛇頓時松了口氣。本地毒蛇不多的,這種草頭蛇也就是常常在農田逮青蛙和老鼠而已,對人沒啥威脅

所以陳凌就隨便撿了樹枝,在蛇腦袋前面晃來晃去。

這家伙便吞吐著信子,不斷跟隨著樹枝來回搖晃腦袋。

蛇類的視力較差,通常是看不清面前是什麼東西的,樹枝在,它也跟著

Advertisement

等它被吸引住之后……

陳凌手中的樹枝就猛然下,將它腦袋摁在石頭上。

接著用樹枝一挑,沒等幾人反應過來,就把蛇挑飛了出去。

“這草頭蛇沒毒,就是又臟又臭,要是用手抓,就會沾上臭味,很難洗下去。”

草頭蛇又臭王蛇、王錦蛇,是無毒蛇里型比較大的一種蛇,兇猛,味道也相當的難聞。

有的地方也菜花蛇。

不過和他們本地這里的菜花蛇不是一類。

本地的菜花蛇是指花紋像油菜花,學名其實黑眉錦蝮蛇,喜歡住在人家里,在房檐和墻安家,喜歡吃麻雀和小燕子,因此有些地方又它家蛇。

“既然這樣,為什麼不把它打死呢?”秦月茹口問道,臉還是有點蒼白。

“對,我們這到草頭蛇一般是不打死的。這草頭蛇臭歸臭,也有一個好,它們吃毒蛇是個能手,草頭蛇在的地方,方圓幾里地之,基本是不會有毒蛇存在的……”

“啊?這樣啊,那我把它的挖了,它會不會死掉?”

聽到草頭蛇有這麼大的作用,秦月茹突然又有點擔心了。

“沒事,這又不是它自己的,這就是個老鼠而已,它是鉆進來吃老鼠的……”

“蛇鼠一窩聽過吧?蛇了經常會往老鼠里鉆,有的懶長蟲吃完老鼠后還會就地把老鼠占了,走到哪吃到哪住到哪,最后下蛋的時候也是隨便找個老鼠就下蛋了。”

“原來是這樣啊。”

到最后,眾人已經不知道說什麼了。簡簡單單挖個鼠,就令他們大開眼界。

如此新奇而有趣的事,不是親經歷者,本無法想象。

除了陳凌一家子,其他人都是第一次挖老鼠,聽著陳凌給他們講著以前挖鼠的趣事,也跟著熱高漲,上午挖完,下午又挖,一直到天快黑了才肯停手。

他們挖鼠就是為了玩的,挖出來的糧食也沒啥用,最后全部留給陳凌讓他喂鴨。

不得不說,這一天的果相當碩,回到家已經堆滿了兩大蛇皮袋,主要是玉米,剩下是很量的谷子和高粱。

數十只老鼠也沒浪費,大大小小被他一腦的提溜回家,喂給了黃皮子們,幾只沒睜眼的小家伙也讓梁紅玉兩人養的山貍子試著吃了吃。

他們這次過來,把五只山貍子全抱了過來,四個月大,算是有了年野貓的型,但是膽子實在太小,到了家里就窩在竹簍里打瞌睡。雖說家養的山貍子野太強不好,但是一點野都沒有,也難免讓人到無奈。

梁紅玉兩人也有心讓它們活潑點,在家抓抓老鼠啥的,可惜本不行。

這不,陳凌又是用家里的魚勾搭,又是給它們沖,好幾樣東西搭配著,才把一窩小老鼠分別解決掉。

今天晚飯很早,吃了飯,一行人臨走之前,陳凌也沒忘記讓他們分別讓抓回去兩只小兔子,這是今年的第二窩,已經能喂草吃了,茸茸,嘟嘟的,小小的一團,是最惹人喜的時候。

那家伙,不管男,抱起來就不撒手了。

尤其韓闖這小子,給了他兩只小兔子,立馬樂呵的家門鑰匙的都忘了拿,還是陳凌追上去送的。

……

很快,時間進農歷九月。

了農歷九月后,河水的水位在不斷下降,山里也打了霜。

早起出門走走,樹上、菜園、田里,就能見到,灰白灰白的,薄薄的一層。

不過等太升起來的時候,又快速的消融不見。

打霜之后,天冷的相當快。

今年的深秋比往常要冷得多,夜里北風呼呼的刮,每天早上推開門就是滿院子的枯枝敗葉,昨晚風大,把院外扎的茅草堆掀開了,刮的到都是。

這是給牛羊備的,和玉米桿子一塊每樣拉回來兩車,全都扎在巷里。

不過玉米桿子打捆了,茅草堆只是蓋了塊塑料布,了石頭,風大的時候,就給吹的滿天飛。

沒辦法,眼見著這種況,陳凌只得拿出竹耙子在地上耬了起來,過了會兒,王素素也起床去玉強家借了個竹耙,幫他一塊弄,家里院子比較平整,倒是很容易就把這些茅草、還有枯枝敗葉掃了一大堆一大堆的。

兩人把它們重新堆在院外的巷一角,剛開始看著不起眼,但是很快就堆了一個柴垛。

不過茅草就不能要了,只能留下當柴燒。

清掃完,進屋看了看表,時候還很早。

陳凌就套上牛車,拿著叉子去村外的打麥場重新裝了兩趟茅草,回來結結實實的扎好。

家里有牲口,秋冬季節這東西是不能缺的。

吃是其次,主要是給它們鋪的窩,為了保暖用的,茅草勤更換才干燥暖和。

而且羊快下羔子了,睡覺墊的茅草也要時常更換,保持干燥潔凈,不然孕期不舒坦它就沒好氣,老是喚。

另外,還要編些茅草披,給羊圈當頂棚。

茅草披,就是把茅草編織狀,一片一片的。

以前的農村蓋茅草屋,就是用這個做的。一層一層,呈坡形,防雨的效果很不錯。

和編草墊子比起來,這個要簡單糙的多,編起來相當的快。

不過這個也不急,茶余飯后沒事的時候去做就行。

把茅草堆扎好,陳凌洗漱好就去燒菜了,忙活了一早晨,肚子的勁兒也上來了。

正好王素素這時候去地里拔了兩顆白菜回來,鍋里的粥和饅頭也快好了,陳凌就開始架鍋燒菜。

這幾天,霜打過之后的白菜了村里餐桌上最歡迎的一道菜。

這農家種的白菜,生在秋天里,吃起來還是有些干、發

但若是經霜一打,又經農家的柴火灶來炒,不必過多繁雜的步驟,僅需煉些豬油,辣椒熗鍋,簡簡單單的,就了十足的味。

果然,這鍋白菜燒出來,嗅著飄出來的香味,全都胃口大開,不說陳凌兩人,連王真真這個小丫頭都吃了整整兩個蒸饃。

飯后,王素素和大妮兒一塊去送娃娃們上學。

陳凌就出門到王立獻家幫忙蓋蘑菇棚去了,這兩天主要是搭架子,攏共不到二分地的樣子,而且也不是倒扣的拱形大棚,是以三面土墻,其中兩側是三角形的山墻,后方是長條的后墻,以竹木作為骨架,斜坡樣式的土棚。

這種建造本低,搭建起來不用太多人力,輕松的很。

中午王立獻家管飯,但是陳凌沒來得及等開飯就走了,是王素素來喊他說家里有羊的要生了,讓他趕回去。

其實小兩口早就做好準備了。

因為天冷了,夜里氣溫尤其低,前些天就把柴房收拾了出來,鋪了厚厚的干茅草,讓兩只羊住了進去。

還以為要再等幾天的,沒想到這就要生了。

兩人匆匆往家趕。

走到家門外還沒進院子就聽到家里傳出的羊聲,聽起來很是急促不安。

到柴房看了看,黑山羊倒是沒啥靜,白山羊已經把腦袋抵在墻角,咩咩著,不住的用蹄子刨著地,開始使勁了。

兩人見狀立馬準備接生。

其實這兩只羊是陳凌用天帶回來的,喝過天的靈水,可以保證,不管是母羊還是羊羔子,都會很健康。

但由于兩只母羊是初次產羔……

沒有過育經驗。

還是需要人來看顧的。

比如有的羊即便是健健康康的,但它就是對小羊羔不親近,生了小羊羔之后,不去小羊羔上的黏,有的不認,甚至有的還抵踩小羊羔。

這些都會影響到小羊羔的存活。

所以,第一次生產,還是要管好。

今天這個山羊算是讓人比較省心的。

前后一個小時左右,就順利生下來兩只白的小羊羔。

一般的羊生第二只羊羔的時候,容易力,這是因為生第一只就用盡了力氣,造的第二只難產。

還好家里這兩只羊健康強壯,不用擔心這個問題。

兩只小羊羔落地之后,母羊就靜靜的臥在墻角的干草上,把兩只小羊羔上的黏分別舐了個干凈。

過了不久,兩只小羊羔就搖搖晃晃的站起來。

跪在母羊下,用頭不停地抵住母羊的包。

這是了,在找喝。

“能自己找喝就行啊。”

陳凌小兩口松了口氣,不用他們手最好,這樣的小羊羔才長的快,長的健壯。

隨后便樂滋滋看著兩只小羊羔搶喝。

于是當天晚上他們家也喝上了羊

山羊的初相當不錯。

非常濃稠,皮也很厚,雖然腥了點,但喝起來覺很好。

可惜沒能高興多久。

山羊讓人省心了,黑山羊卻不太行。

黑山羊是第二天黃昏生產的,也是兩只,但這黑山羊就是個不認孩子的狠心娘了,又笨又蠢,第一只小羊羔生出來后,連臍帶都沒咬斷,更別說去小羊羔上的黏了。

陳凌試著先把羊羔的口、鼻、眼、耳關鍵部位的黏清理下來,避免羊羔呼吸困難出現窒息,又把黏放在黑山羊鼻前抹了抹,讓它悉孩子的氣味。

去咬臍帶,去

可惜,還是不行,表現的相當抗拒。

沒辦法,陳凌和王素素兩人就只能自己上了,剪完臍帶,又把黏干,做好消毒,結果發現還有一胎沒生下來。

又是一通忙活。

不過讓人奇怪的是,讓它照顧小羊羔很抗拒,但是小羊羔去它后的包找喝,卻沒啥反應,懶洋洋本不管,任由去喝。

由此看來,這家伙大概是個心大意的母親吧。

但是不管怎樣,四只小羊羔健健康康的生了下來,除去它們喝的,自家每天還能三到四斤喝,可以說水很充裕了。

營養高,是相當頂飽的東西。

每天三、四斤羊,王素素一個人本喝不下,就讓妹妹和陳凌也跟著喝。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