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都市爽文 我的1995小農莊 第一百四十六章 進山前

《我的1995小農莊》 第一百四十六章 進山前

王來順把水庫旁來回閑逛的領導和記者領回了家,還不忘跟陳凌講,說再等上四五天,一應東西備齊,就要進山打獵了。

打獵這件事,最開始是七隊組織的。

上山的漢子,也只有七隊、五隊跟四隊,這三個隊的。

這三個隊青壯多點。

后來由于那只闖進村的野豬賣錢不,村民多方打聽之后,發現其他野跟藥材的價錢也比往年高得多,便都嚷著要去。

去就去,反正這樣的打獵不是一齊上,各隊有各隊的準備跟打算,三面都是山,想去哪兒都沒人攔著。

趁這次縣領導來村里,獵槍和子彈也多要了些。

采訪的時候,領導們也跟著記者轉了好幾戶人家。

王來順特意讓他們看了看那些打死的狼。

分了狼后,并不是誰都剝了皮的。

看過之后,仔細了解了狼群進村的事,縣領導們才知道今年的狼災竟有這麼嚴重。

就很痛快的答應給村里多撥一些獵槍跟子彈。

上次子彈就給了兩千發左右,用來短時間防狼而已,沒法放開了打。

除了這些問題。

縣領導們還說起這兩年鼓勵種大棚的事。

蔬菜大棚花費高,實在不行就栽培種植蘑菇嘛。

這個推廣農戶種植的蘑菇,主要以平菇為主,一年四季都能種,占地半畝、一兩畝即可,點的兩分地、三分地也不是不行。

不過這樣的技,卻是七八十年代才開始普及而已。

到去年1994年,全國平菇總產量才剛達到20萬噸出頭。

這個時候鼓勵種植,是實打實能賺到錢的。

農戶規模去種的還太,更別說他們這又窮又偏的地方了。

主要是大家平日里都去山上采菇,什麼蘑菇都有,隨隨便便就能采不

Advertisement

人們也不覺得這些東西有多值錢,沒人舍得把種糧食的地拿出來種這玩意兒。.七

羊頭去年有人種,是整個長樂鄉唯一一戶人家種的。

去年冬天和今年開春,很是賣了些錢,今年大棚被洪水沖了,又擴建了更大的。

這樣一說,有例子在面前擺著,村里還真有不了心思。

吃過晌午飯,陳凌和梁越民父子倆正打牌呢,王立獻和幾個兄弟就過來找他們來參謀。

詢問大棚種植蘑菇到底行不行。

關鍵是看這個投的問題。

就算賠了錢,也別賠進去太多。

對于這個陳凌確實了解不算

只告訴他們在自家院子外蓋個占地小點的大棚都行,塑料鋪上,白天曬暖,夜里把厚草墊子蓋上,就是培養菌和蓋棚的時候費點心思氣力,花錢其實真的不多。

算下來就塑料和一些簡單材料的錢,兩分地、三分地的大棚,找幾人相的人幫忙,看幾竹子支架子,打著土坯墻,不慌不忙三四天就能蓋起來。

王立獻合計一番,他今年西瓜賣不錢,家里欠的窟窿補上之后還有不盈余,正好院子東邊有塊自留地,冬天不種菜了,可以試試種菇,主要是他現在很信陳凌說的話。

王立山和王立輝幾個兄弟仔細想了想,覺得還是算了。

他們養豬的養豬,賣服的賣服,本就有的忙,這玩意兒種完了不知道咋樣了,還是不摻和這事兒了。

有的事一個人做是賺錢的,一窩蜂都去,反倒不行了。

他們念著這個理兒,心說還是做自己的吧,安穩點兒。

……

山好水好,秋景宜人。

下午又采訪了幾人家,記者們也不急著離開。

在村里又是到拍照取景,打著富采訪素材的旗號,其實是吃好喝好玩痛快了,想多待一天。

到晚上仍是在王來順家里吃飯,這次就把陳凌喊了過去。

市里過來的年輕記者較多,以為主,王來順的本意是想讓他過去陪酒的。

陳凌去倒是去了,不過并不愿意多待。

只給燒了兩道菜,陪著坐了會兒就回家了。

結果次日記者們臨走的時候卻找上門,問陳凌狼的做法,說他昨晚上做的紅燜狼非常好吃。

陳凌告訴他們做法后,每人還興致的花錢買了幾斤狼

送走這些人之后,王素素還問呢,說狼真有那麼好吃?

村里分了狼后,陳凌閑著沒事,在自家也換著法子做了幾次。

吃著雖然覺得味道比們寨子里的好,但也就那樣,跟獾子比起來差遠了。

陳凌搖頭道:“我吃著不咋樣,可能他們口味兒怪吧。”

話是這樣說,其實他自己心里很清楚。

他和王素素的口味,是這半年被養刁了。

那些狼的調料放得狠。

腌得時間也足夠長,不管炒還是紅燒,一般人吃了就覺得是難得的味。

就像梁越民父子,昨天中午吃了次,都說沒陳凌其它菜做得好吃。

做菜不過就是:去其味而增其味。

去掉食材本不好的味道,激發放大好的味道而已。

這東西難理。

告訴他們做法,也做不出來太好吃的菜的,一味放調料最后只是吃的滿調料味,還不如吃狗來得爽快。

但是這種事,大多就圖個新鮮勁兒,不必去深究的。

“既然不好吃,那你昨天還跟真真說,抓只狼崽子回來吃,狼崽子。”

王素素坐在堂屋門檻搗著藥,輕笑著道。

“是啊,有機會就逮回來些,小狼崽子雜七雜八的東西吃得里沒那麼多怪味,吃起來味道自然好。”

陳凌理所當然的應道。

說著話,又找出來幾味草藥,分門別類放好。

要進山了,時間不會太短。

王素素在給他準備一些簡單有效的止藥和金創藥,以防不小心傷到哪里,在山里理不及時,化膿染就麻煩了。

還有就是驅蛇、蛇藥之類的也要帶。

王素素詳細的理了理,又讓陳凌去找陳國平抓了些冒藥和治療腹瀉的藥。

很多人就算是從小在山里長大,也難免有不適應的況,在山上過夜,就很容易拉肚子或者冒,都是那種能讓人渾無力的小病。

藥備齊全不是壞事,有備無患嘛。

盡管陳凌并不需要。

主要為了安媳婦的心。

不過去了趟陳國平家,藥沒拿多

倒是賠進去點狼,還有兩幅臟。

,還有狼心、狼膽等部位,也可藥。

秀芬大嫂說早就想來家里討要的,正好陳凌自己上門去了。

就跟著回家取了點。

走的時候,把制藥的法子也告訴王素素了。

還說狼好不好吃是次要的,主要是補子,陳凌既然會做菜,沒事多做著吃吧,對他有好

這是好東西,讓他別總喂狗。

陳凌應著把送出去,卻見自家媳婦憋著笑。

追問之下,才知狼藥,多是用來壯的。

陳凌當即臉黑如鍋底,大罵老婆子是非多。

臂上能走馬的真男人。

還用的著這個?看不起誰呢。

王素素聽了笑得直不起腰,說素芬大嫂是好心,不能怪罪。

跟著也不知想到了什麼,眼神有喜

著陳凌,笑得越發甜

陳凌覺得奇怪又問咋了,卻只是搖頭說沒事。

就和他商量明天一塊去送王真真上學,順便在縣城逛逛,該買啥就買,要在這兩天給他好好準備一下進山的東西。

這次進山,對獵的多寡陳凌不關心,也不單純是為了娛樂。

他是抱了淘寶的心態。

一些后世絕跡的、見的,或者在普通人眼里沒用的,在自己手里很可能就是寶貝。

現在王素素要給他張羅東西,他也都應下,不過只挑必需品來備上,其他不用多買。

隔天送完王真真,買好東西,又被梁紅玉他們二老攔住,在家吃了頓晌午飯,熱鬧了大半天。

柳銀環和兩個孩子在市里理工作和上學的事,以后這家人就不準備一直在京城待著了。

梁越民沒啥事,這些天就陪著爹娘到玩樂。

聽陳凌說村里要上山打獵去,父子倆很是意

不過兩人有自知之明。

知道自己不了那份苦,去了也只是拖后罷了。

所以提都沒提。

……一場秋雨一場寒。

閏八月的頭一天,又下了一整天的雨,夜里才停。

秋意不知不覺濃厚起來。

這個時候,樹上的知了已經不再無休止的鳴

就如秋后螞蚱般,它們也即將走完人生的最后一段時,變得衰老無力,行遲緩,爪子都無法捉牢樹枝,曾烏黑發亮的眼睛,也漸漸灰白一片。

秋風一吹,把它們殘留的生命之火吹得熄滅,掉落在草叢里,再也無力飛起。

不過村里的家禽們有了口福,這些日子天天繞著樹叢打轉,發現樹上掉落的知了,立刻撲上去一通猛啄,本不用喂食。

這些天,陳王莊打了狼的事,傳得遠的,十里八村經常有人過來。

還有老漢蹬著車子,在村里來回晃悠著喊收狼皮。

不過價格給的太低,沒人搭理他。

除了陳凌這樣的,村里大部分人家打了狼主要是賣掉換錢。

死去的家禽和羊,還有狼,基本在縣里的集上賣掉了。

狼皮留著,收拾干凈,等天冷了賣,會貴上一些。

這老漢想收狼皮,給的還是前些年的價格,誰傻乎乎的去賣?

陳凌這天下地忙活了半天,等小娃子們放了學,就讓他們把野豬崽兒抱走了,自己留的五只,是兩只狗擒回來的。

現在太小,先養著也沒啥,吃的不多,喂鴨兔子的時候,順便就給喂了。

不過等哪天長起來,看不順眼就宰了吃。

野豬長起來,跟家豬一樣,吃得多拉得多,且豬糞太臭了,難清理不說,清理完不管往院外堆,還是拉到地里,味道也都太沖,索養到一定斤兩,就殺了吃正好。

撥弄著梁紅玉的外孫小栗子送的風鈴,陳凌心想小姑娘下次來的晚一些,小野豬恐怕真就全進肚子里了。

秋日的早晨微涼。

陳凌搭著梯子去房上把堵了的煙囪捅了捅,結果捅出來一只烤焦了的大老鼠,讓他眼睛一陣發直。

也不知道這家伙怎麼鉆進去的。

他和王素素一大早蒸饅頭,爐膛塞好柴,火半天沒生起來,還嗆了一的煙。

原來是這玩意兒在作怪。

按說自家黃皮子每晚過來,鷂子也常在四周晃悠,不該有老鼠的。

還鉆進煙囪里。

王素素也奇怪,說興許是別跑來的吧。

兩人忙活半天,饅頭蒸上鍋。

剩余的面也不浪費,面團,拿起搟面杖搟了幾個面餅。

讓王素素架起鐺子,他又去窩里了幾個新鮮蛋,擇了幾小蔥,洗了手就蹲在爐邊烙起蛋餅來。

發面烙餅有層次,陳凌便是用灌餅的法子,在餅上,把蛋灌進去。

再用鏟子翻一翻面,不到兩分鐘就是一張。

等鐺子完全燒熱,陳凌速度就更快了,不到十分鐘就把剩余的面餅全部烙了,饃篩里則多了十來張蛋餅。

大早上的,小兩口都空著肚子呢。

饅頭蒸出鍋至要四十分鐘,哪能干等著吃饅頭呢?

就撈起一張餅,裹了小咸菜,加點辣椒,再抹點香油。

就著新鮮的小蔥,吃得滿口香。

王素素吃了三張。

剩下全部進了他自己肚子,連小姨子的都沒給留。

等饅頭蒸出來的時候,王素素去妹妹起床吃飯。

陳凌早心滿意足的著肚子,沏上壺熱茶,搬出來躺椅在堂屋前曬起了太

秋天上午的太,一點也不毒辣,照在人上,暖洋洋的,吃好喝足之后,曬著太,讀書看報,也最是愜意不過。

王真真看見他這樣,也過來跟著湊熱鬧,搬了椅子和馬扎在他旁邊寫作業。

過了一個來小時,陳凌迷迷糊糊快睡著了。

梁越民父子倆進了院子,最近他們也不怎麼開車,就是每人蹬著一輛自行車過來,秦容先拎著水壺,梁越民拿著陳凌幫他做的彈弓,父子倆走到哪兒玩到哪兒。

今天過來,還帶了兩個人。

說是縣城新認識的朋友。

一對打扮講究的中年夫婦,陳凌瞧著不是普通人家,問了問,居然是吃了次他給二老送的蛋,覺得好吃,專程找過來買蛋的。

令他不知說什麼好。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