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都市爽文 重回七七種田養娃 第284章 總結會

《重回七七種田養娃》 第284章 總結會

天麻一般會在夏至前後出土,然後開花結果。

這個時節,挖天麻要容易很多,所以每到這時候,跑山人都群結隊背著口袋拎著鎬頭進山。

對於許世彥來說,他如今是沒時間進山挖天麻了。

他有更重要的任務,天麻種子採收,為接下來的天麻繁育做準備。

利用天麻塊本還是高了些,不如種子繁本低。

當然,技要求也難一些,慢慢克服索經驗。

老參地里開春栽下去的天麻有一些出土開花,將花序頂端摘去五到十個花蕾,減養分消耗。

天麻地在野外,會有昆蟲授,輔以人工授

二十多天後,果實,及早採收保存。

採收的天麻種子裝播種筒,撒在混有小孤萌發菌的菌葉上,將之拌勻。

之後將菌葉按照一定規格,埋有菌材的菌床。

天麻種子萌發,會長米麻,米麻長到一定程度移栽,再長一兩年,就可以出來做貨了。

這種繁方式,雖然繁瑣些,但是本相對來說低,不用年年都收購天麻崽子。

「這一段時間,咱們的工作完不錯。

接下來呢,還得忙活參地。」

發展天麻、細辛這些,只是副業,主業還是人蔘栽培與加工。

所以得分清主次,不能了。

「咱參場今年購進了拖拉機、旋耕機,刨土不用人工,可以機械化了,但是要求更高。

咱們組,得分一些人上山,負責指導機械翻地、耙地、起壟。

千萬記住一件事,拖拉機的子,必須嚴格沿著掛串線,在作業道範圍跑,不允許橫穿池面子。」

一參場財大氣,今年春天購進了四臺東方紅拖拉機,還有旋耕機、割灌機等。

預計今年秋天的參土,

可以完機械化作業,人工只是作為輔助。這樣可以大大節省人力,但是也有一些缺陷。

Advertisement

一個是機械翻地不如人工細緻,再一個,就是這個拖拉機作業時,被過的地方,栽人蔘會爛。

這個問題誰都解釋不清楚,但只要是拖拉機道,必爛。

為了預防這個問題,許世彥特地跟林書記討論過,將參地作業道也就是馬道減,保證拖拉機道正好就在作業道上。

減作業道寬度,不是為了配合機械翻土,更主要的是合理利用土地。

目前的人蔘作業道都比較寬,有的馬道甚至比池面子都寬,這種實際上並不合理,達不到土地的有效利用率。

那馬道只是馬道,可沒說真能跑開馬,實際上,馬道寬度只要一個人背著噴壺可以順暢通過就可以。

等著再過二十年,參土幾萬、十幾萬塊錢一公頃的時候,那馬道恨不得窄的人都過不去。

現在一公頃土地能出參土七百來丈,等以後,一公頃能出一千兩百丈,那全都是錢。

能夠栽參的土地,只會越來越,現在要是不注意合理利用,等以後沒有地用了,人蔘產業也得消亡。

為了這個,許世彥還特地寫了一篇文章,《小作業道,提高土地利用率》。

這篇文章前段時間在松人蔘學會的刊上發表了,引起不人討論。

縣裏領導也很重視,還特地召集各參場、公社的領導一起開會討論,可能接下來就要全縣實施。

「知道了,組長,我們幾個一定嚴格按照作業要求,看著拖拉機手幹活,絕不出錯。」韓立民等幾個人點頭應道。

「嗯,參地是一方面,再一個就是今年的人參加工。」

「馬上又快到起貨的時候了,加工廠這邊,設備需要提前檢修,新的工藝需要開發,咱們還有更重要的事。」

「還有綜合廠那頭,人蔘花飲的研製功,廣州花城那邊,跟咱們合作的汽水廠也開始投生產。

咱們不能鬆勁兒,還得繼續努力,人蔘花可樂,還有技難題需要攻關。

都打起神來,不能鬆懈。」

人蔘花,是許世彥來一參場之前,就已經開始研究的項目。

而人蔘花可樂,是許世彥在人蔘花的基礎上提出來的。

他跟林書記討論過了,最好能把廠子建在本地,而不是只提供原材料。

松好山好水,後世那麼多礦泉水品牌都在這邊建廠呢。

這麼好的資源優勢不利用,給人家提供原料有啥意思啊?

「咱們今年的人參加工研究,主要從兩個方面著手。

一個是發展人蔘即食片,這個如果做好了,就跟零食差不多,隨時隨地拿出來就可以吃上一片。

對於咱國的人來說,還是太奢侈了。

但是對於國外,尤其是南韓、東夷,他們比較吃參茸製品,這種方式更容易讓人接。」

以目前加工廠的設備和加工水平來說,更深的加工還做不到。

這種即食片的工藝不算特別複雜,切片,用上好的蜂腌制。

可以製罐頭,最好是單片塑封的獨立包裝,小零食嘛,一片一包,隨時可以打開吃。

人蔘,可藥用可食用。

藥用就不用說了,什麼人蔘再造丸、人蔘大補丸、人蔘健脾丸之類,都用得上。

人家國外還可以單獨提取人蔘皂甙、人蔘皂苷等分來使用。

普通食用方法,多數就是燉湯、泡茶、煮粥之類,應該說費事。

這種即食片,完全就是當小零食來吃,隨時隨地想吃了,打開一包。

有上好的蜂炮製,去除人蔘的火氣,可以滋潤燥、增補元氣。

相對來說,更一些年輕人,尤其是那些工作繁忙的白領喜

許世彥這麼一介紹,技組這些人就全都傻眼了,誰也沒想到還可以有這種方法。

「組長,你這個辦法好是好,但是咱們生產出來的人蔘,是省里藥材公司直接收走。

這種,藥材公司沒有採購計劃。」旁邊有人提出異議。

許世彥笑了下,「你們覺得,以目前咱們縣人蔘發展的勢頭,再有兩三年,產量翻一倍的況下,省藥材公司,還有那個能力全數收購麼?

如果,他們不能全數收購,我們辛辛苦苦栽培出來的人蔘,銷路在哪裏?」

幾句話,嚇得底下一群人臉發白。

「不能吧?人蔘一直都是統購統銷的,省里還能不收購?

那要是省里收不了那麼多,咱可咋辦?」

計劃經濟時代,人蔘經營實行的是統一計劃、統一生產、統一收購、統一銷售的政策。

松出產的人蔘,由省藥材公司和省醫藥保健品進出口公司統一收購。

但是隨著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實行,各地人蔘產業蓬發展。

到1989年,上級下發文件,除了上述兩個公司按照之前簽訂的五年購銷合同進行收購外,其餘部分由縣裏自行組織收購。

那個時候,人蔘產量急速增加,縣裏本沒有能力全面收購,這就導致了大量人蔘積

儘管各級政府採取了許多積極措施,還是沒能挽救局勢。

從九零年開始,人蔘價格暴跌,九二年跌落谷底,從此,人蔘市場一蹶不振。

而現在,況有了變化。

因為參地用料的緣故,人蔘大面積增產的時代即將來臨。

那麼,省藥材公司和保健品公司,還有那個能力全額收購麼?或許能堅持幾年,但是接下來前景依然不樂觀。

國人有個習氣不太好,跟風,只要看見別人做什麼掙到錢了,就會引起很多人一窩蜂的湧進來。

參業也是如此,這幾年人蔘增產,參農收增加,隨之而來的,就是各地參戶大面積擴種。

不用說各個社隊原本的參場,各個企事業單位或者自己批參場,或者跟林業局下屬林場合辦參場。

甚至於小學、供銷社這些單位,但凡有點兒錢可以投的,都會往裏投。

人蔘種植面積盲目擴大,造的後果就是人蔘價格暴跌。

種出來的人蔘無人收購,參農為了減輕損失,互相價。

所以在今年春天,縣裏開表彰會的時候,許世彥就提出來,相關部門要嚴格把關,控制人蔘種植面積,不要盲目擴張。

不過,他的一番言論,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對。

人覺得,許世彥現在是有了正式工作,離了農業隊,就忘本了。

不顧大局,反而要限制其他人發展,阻礙縣域經濟騰飛。

這是在替國營參場說話,要壟斷市場,反正說啥的都有。

一些反對的人,差點兒把許世彥先進個人的評獎都取消。-

幸虧有管書記力,許世彥才沒被分。

之後許世彥回來,跟林書記談過這個問題,林書記的想法跟許世彥一致。

任何領域,盲目擴張只會釀更大的危機。

所以一參場必須走在前頭,不能等到危機來了再想辦法破局,那時候就晚了。

「國營一參場,全縣四個參場中歷史最悠久的,算是老大哥。

所以一參場必須起到帶頭的作用,我們作為一參場的技研究部門,必須打頭陣,拿出拳頭產品,決不能讓外人看不起。

產品出來了,至於說銷路,不用咱們費心,林書記和縣裏管書記會考慮。

我們要做的,就是技攻關,價值最高的、利潤最大的、客商最想買的產品做出來,這是我們的任務。」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