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都市爽文 重生1983年 第253章 一堆珍貴木頭

《重生1983年》 第253章 一堆珍貴木頭

回到五金店,不見溫小芹,他問溫小蓉:“小蓉姐,小芹呢?”

“出去買東西了。”

溫小蓉告訴他,今天的電飯鍋銷售最好,到現在為止,銷售五十多個。

單電飯鍋銷售額就差不多二千多塊。

自行車和紉機的銷量也不錯。

不一會,看見溫小芹提了幾個包回來,兩件棉,一條牛仔。還有一盒麥和一盒蜂王漿。

“喲,今天怎麼突然來了興致去買這個?”

“買這些,小章等下帶回去,給你爸媽。也不知道這服,他們穿不穿得。你媽比我矮,這件我穿了,應該穿得。你比你爸高點,你試試這件。這條牛仔是給小章的,等他過來再讓他試試,若是不合適可以拿去換。”

從口袋里拿出一件厚夾克,讓潘大章試穿。

他穿了后,覺得老爸穿應該沒問題。

想想還真是慚愧,做為他們的兒子,還從來沒買過給他們穿。

營養品也沒買過。

上次去醫院探程雪梅老媽,他還買了麥和蜂王漿去看

從他記憶里,對自己父母卻從來沒買過。

“買了多錢?要麼這些錢我來出吧?”他低聲說。

“誰出不一樣,你到愧疚月底就多發我一點獎金吧。”

溫小芹說:“天氣轉冷了,是該添置些厚服穿了。要麼,吃過晚飯我們去逛逛夜市,買幾件合適的服穿?”

來了俞督,很去逛過街買東西。

聽說小西門那里有條夜市街,各種品擺滿了街兩邊,人氣還特別旺。

以前晚上擺地攤的不規范,大街上到是零零散散的攤點。

前幾個月工商管理跟城防協商,規劃了小西門兩條街,做為夜市攤點擺放位置。

Advertisement

“去就去吧,我還沒逛過俞督的夜市呢。”

溫小芹:“那好,我現在上去做飯,早點煮飯菜,小章看完錄像回來吃完飯還要趕回家去呢。”

中午還剩有不菜,鍋上熱熱就可以吃。

五點半,潘小章從錄像廳回來了。

“上三樓去,應該可以吃飯了。”潘大章讓溫小蓉也帶小石頭上去。

五金店有時吃晚飯時間也有生意,所以店里不得缺人。

潘小章跑到三樓,溫小芹看見他,笑著說:“還說你可能看著錄像不舍得回呢?給你買了條牛仔,在凳子上,你拿去試穿,看合不合適?還有那個服和兩盒營養品,等下帶回去給你爸媽。”

潘小章:“嫂嫂太好了,比我哥都好,他都沒給爸媽買過服。”

溫小芹:“別怪你哥,買這些東西的錢也是他給的。”

指著一個房間說:“那個是你哥住的房間,你進房間去試子吧。”

潘小章進去幾分鐘,穿著新買的牛仔走了出來。

“太合了,穿這覺人都長高了許多。我就穿著這條子回家。”竟不舍得換下來了。

溫小芹也不強求他,給他盛了飯,讓他吃飯。

溫小蓉帶小石頭上來,見飯菜都了,按慣例把楊石頭、潘廣春和自己母子吃的飯菜端到店里。

讓潘大章把何俊杰等三個同學都上去吃飯。

“好了,三位大神,今天工作到點收工了,跟我上三樓去吃飯。”

他笑著對何俊杰三人說:“大家辛苦了!”

黃喬正:“也不覺得辛苦。”

“是呀,以后星期天都來班長這里打工。”

朱凱輝:“班長還嫌你們是個飯桶呢。”

上到三樓,潘大章看見潘小章把新買的牛仔都穿上了。

嘲諷道:“得瑟你就第一,買條子穿上就不舍得換了。”

潘小章:“哥,你答應過我的,考試考第一,你買雙回力球鞋和牛仔給我,別忘了!”

“年底考第一,我肯定買給你。”

潘大章肯定地說:“爸的碾米廠最近生意怎樣?”

要是太辛苦,干脆把碾米廠丟給孫師傅干也行。

“說起碾米廠,我聽云田哥說,村委幾個提出,也準備把它連地方帶廠房都賣掉,象上次榨油房一樣拍賣,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這件事是很有可能發生的。

前世就發生在84年底,今世也有可能提前。

潘大章鄭重對弟弟說:“你回去告訴爸媽,若是村里出碾米房的拍賣通告,第一時間去報名。然后及時進城來通知我。不管怎樣,那地方我們要定了!”

萬子嶺腳下那棟老屋,居住環境不是那麼舒心。

條件允許的話,可以把榨油房了,在這邊起一棟新房。

這個年代農村起新房,還是土坯房為主,磚木結構,走墻的都是土磚。

墻壁刷用石灰漿加紙漿。

這種房子冬暖夏涼,往著是舒服,但是它不耐風吹雨曬,抗震也差。

鋼筋水泥房也是九十年代初才開始有人建。

“好,我會記得這件事的。”潘小章把東西綁在單車后座,回家去了。

茅臺酒還有大半瓶。

他問何俊杰三人:“要不要喝一杯?”

朱凱輝:“學生那里敢喝酒,等下進校門,給那個門衛老頭看見,就夠你喝一壺了。”

黃喬正:“上次我就看見一個喝了酒,滿臉通紅的學生擋在門外不給進。”

“那就不喝了。”潘大章也不勉強。

這年代很多人也并不知道茅臺是國酒。

吃飯都困難的年代,生活要求也不會有那麼高。

三人吃多了飯堂大鍋煮的油水不均勻的菜,現在吃溫小芹小鍋炒的菜,頓覺特別香郁。

“老板娘炒的菜特別好吃,比得上外面飯店的水平了。”

何俊杰聽過潘大章幾次老板娘,所以也有樣學樣地了。

“是呀,我覺得老板娘炒菜的廚藝,以后去開個飲食店都沒問題。”

溫小芹:“在這里說什麼都無所謂,千萬別在學校這樣我,不然我會生氣的。”

何俊杰三人只是開開玩笑,況且潘大章還經常帶他們來改善伙食,自然不會得罪他的。

“玩笑而已,肯定不會在學校說的。”

潘大章給了他們每人二塊錢。

“等下去逛小西門夜市,去不去?”

朱凱輝:“我們回學校也沒什麼事,去逛逛也可以。”

三人吃完飯就告辭離開了。

來到五金店,他對楊石頭夫婦和潘廣春說:“晚上開到七點就可以關店門歇業了,不必要開到八九點。”

晚飯后雖然偶爾還會有點生意,但一般況下都是沒什麼生意的。

“關門這麼早的話,有顧客來就損失了一單生意。”

溫小蓉:“反正在家里也沒有其他的事。”

“別把自己搞得太累了,晚上偶爾去外面逛逛街,散散心也可以呀。”

賺錢雖然重要,但是日子也還是要過。

溫小芹拿財務賬本過來跟姐對賬。

然后跟潘大章去到錄像廳,收一天的營業款。

記錄,包括飲料副食那一攤子。

潘大章把半瓶茅臺遞到杜善文手里。

“沒有喝過這種酒吧?”

別說他沒喝過,自己以前也沒喝過。

“茅臺呀,別說茅臺,瓶裝酒以前我都沒喝過,喝的都是米燒酒。”

潘大章對他和黎蘭英說:“晚飯后忙過這個高峰期,事不多的話,你們可以換著休息。”

這時潘廣春也從五金店走了過來。

“石頭哥讓我今晚先下班,明晚就他們先下班,店里至開到八點鐘。那樣才不會耽誤生意。”

他向潘大章解釋說。

“其實不必要的,顧客認定了去我們店買東西,即使今天收工鎖門了,他明天也會倒回來的。”

杜善文見他回來了,于是對黎蘭英說:“表姐,忙完這陣,干脆你也下班,兩人去逛逛街,馬路。我跟我媽在這里看就行。”

到小西門夜市走路需要二十分鐘,但是對于走慣山路的農村人來說,算不了什麼。

兩人特意拐到長堤路那邊去走。

十多分鐘后,到了俞督酒廠大門口。

看見斜對面的一排青磚綠瓦古建筑正在拆卸。

地上一大堆舊木料。

早上賣茅臺酒的那位頭,正在跟一位中年人熱烈聊著天。

“姜主任,你們這棟樓是公家的,政府說拆就拆了。但是我們這邊幾排都是私人的,沒有談妥補償前,可以隨便說拆就拆麼?”

“老鄒,上級肯定會妥善安排的。舊城改造是大勢所趨,沒有人可以阻擋的。靠俞督河這大片舊房子都要拆掉重建。這是城建局已經規劃好的。”

頭男:“其實你們這棟糧食局房子,最早的時候是當時俞督最大土豪的產業,解放年攜帶金銀細,舉家逃到香港,也有人說是跑到臺灣去了。”

姜主任:“老鄒,你說這話是什麼意思?莫非土豪家有后代跑過來說這棟樓是他們祖產不?”

頭男:“姜主任,我是提醒你拆卸這種土豪家的房子,往往會有意外收獲,要做好防衛工作才行。”

姜主任眼睛都亮了。

“你說墻磚或石基間可能藏有寶?”

確實以前有錢人建房子都有在墻基或者房梁上藏金銀幣或者古錢幣的傳統。

似乎不藏上一二罐財寶,就無法顯現出自己是富人的份。

“有可能哦。”

“這樣的話,明天我要通知拆卸隊把整個工地都用薄板圍起來,不讓一個閑人進工地。老鄒,謝謝你的提醒!”

“應該,我跟你姜主任是什麼關系?”

“對了,老鄒,幫我問問,有誰要這種古木頭的。這幾廊木頭,拉去做柴燒又可惜,搞去造房子,又嫌它大。拉去鋸板,都可以鋸上百方出來。”

“姜主任,準備把這幾廊木賣多錢呢?”

“這幾木頭都很,死沉死沉的,材質不錯,一五十塊錢總值吧?”

“行,我幫你問問那些木匠。”

路過的潘大章把他們兩人所談的容一字不的聽進了耳朵里。

他對溫小芹說:“我去看看他這個廊木是什麼木材。”

溫小芹知道他家里那堆鋸木丁做木珠的木材就是他撿撿來的。

在別人眼中只能做廢材的東西,他能慧眼識珠,辯別出獨特的價值。

溫小芹也跟他走了前去。

這時那個姜主任走向墻腳另一邊,頭男一眼看出正向他走來的是中午找他買茅臺酒的年輕人。

“后生崽,你跑進拆房工地來想干什麼?”

房子看來就是今天剛拆的,費了半天才把走廊外面幾廊柱拆下。

“大叔,原來是你。我看這里拆下幾大木頭,恰好我家里想打幾樣家俱,所以過來都看看這幾木頭,有沒有用?”潘大章平靜的說。

頭男眼晴一亮,心想:這年輕人買茅臺酒一買都是三瓶,而且還說是買來自己喝的,不是送禮的。

所以他肯定有財力買這八四米長,直徑60公分的廊木。

“年輕人你真有眼,這幾大木頭搞來做家俱,確實最合適,我怎麼沒想到呢?”

潘大章漫不經心地走前去。

敲了敲木頭,用一塊瓦片刨開一點樹皮,在微弱路燈照耀下,發出一條條金芒。

楠木頭。

這種傳說中的神木竟然給他見了。

前世他在廣東中山的家基地,進家俱廠干了幾年。

基本上認識各種木板。

知道這種只有在傳說中才存在的楨楠木頭,古代被稱為帝王家的專用木材。

其價格比正宗海南花梨貴上何止十倍。

前世有個木匠據說把幾棟老房子的古木材全部收購了,用那些木材打造出了幾十套家俱。

開了一間家俱店售賣,被一名探親的港商,無意間走進他家俱店,看了家俱木材后,一口氣出高價把他家俱店家俱全部買走。

后來該木匠用那些本錢開辦了俞督縣城最大的家俱商場,幾年后了百萬富翁。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