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大章又讓杜善文買了紅紙,裁剪很多張。
他又找到何俊杰:“何同學,你的活又來了,這回寫的有點多,給你二塊錢吧。”
何俊杰高興地說:“班長真是及時雨,知道我現在囊中,又給我送零花錢來了。”
“你憑勞所得來的,應該的。”
潘大章知道個個經濟都不是很寬裕。
班上除了鄭樹森和孫超,其他同學的父母都是工人或農民,掙幾個錢都不容易。
何俊杰是禾鎮人,朱凱輝是鐵珊籠鎮人,還有一個潘古山鎮的黃喬正。
他們幾個因為回家坐班車要二三塊錢,所以星期天都很回家。
這時朱凱輝和黃喬正都聽見了潘大章說請何俊杰去寫字,付二塊錢報酬的事。
都湊過來問:“班長老板,請我替你做事行不行?我不要二塊錢,只要一塊錢就行。”
何俊杰推了他們一把:“去,去,你們寫的字見得人麼?潘班長看中的是我的字。”
朱凱輝:“班長要是看人的話,就肯定不選你了。我決定從明天開始,也去練一手好字出來。”
何俊杰:“有種就今天去練,什麼事都推到明天,難怪你沒出息。”
潘大章此時心里有了主張:“兩位也可以去做點事,掙二塊錢零用。”
朱凱輝、黃喬正高興地拍手說道:“班長最公平了,只要你吩咐,什麼事我們都干。”
話雖這樣說,兩人還是期待地著他。
我們是學生,要我們干得了的事才行。
“我是請何俊杰去寫廣告的,他寫完后,需要人幫忙把廣告到城市各個角落去,特別是主要的進城大道口。”
當然他們不干,他也不勉強。
隨著時代的變化,很多學生都會去找一些勤工儉學的事多,發發廣告,做做家教都是常見的工作。
“行,這工作最適合我們干了。”
兩人都點頭說愿意干。
中午放學后,他帶他們三人來到五金店。
朱凱輝和黃喬正都驚訝出聲:“潘班長,這五金店是你開的?”
不等他出聲回答。
何俊杰:“我來替潘班長回答吧,這店是他親戚開的,因為不方便出面,所以讓他出面幫忙。你們兩個真的是事多,你們做事就做事,其它不是你們該了解的事,就別打破砂鍋問到底,懂不懂?”
潘大章笑笑:何俊杰這小子是個明白人。
他把杜善文買來的紅紙攤開在桌面上。
把想好的廣告詞寫在一張紙片上,讓何俊杰照樣寫就行。
他對溫小蓉說:“小蓉姐,小芹去買菜了,你去煮飯,多煮三個人吃的飯。我來替你一會班吧。”
他在門口恰好看見了溫小芹興沖沖地準備去菜市場買菜。
“小芹芹,多買三個人吃的菜,我了三個同學來做事。”
溫小芹應諾了。
何俊杰聽到他的待,不住吞咽口水。
又有油水下肚了。
多麼希潘班長能夠多自己干活。
有錢拿,還管飯,這待遇好得沒話可說。
朱凱輝、黃喬正二人幫助何俊杰把寫好的廣告攤開在貨架上。
何俊杰龍筆飛舞筆走龍蛇,很快就寫出了幾張廣告。
潘大章此時正在招待一對中年夫婦和一對青年男。
“價錢你們可以去那兩個國營商店去問,我這里售價跟那里是一樣的,全國統一價。但是我這里有買貨送禮活,電子表、甚至花生油都可以。這些禮值十二塊錢,你出錢去商店買,也是要花這麼多錢的。”
中年男人:“不瞞你說,我們上午在你這里問過價后,也去公家幾間店問了價格,都是一樣的。但是你這里有禮送,所以我們才又找過來。”
中年婦:“我們買一輛單車和一臺紉機,價線上可不可以優惠點?”
現在的人買東西還沒有講價的習慣,這個中年婦是個異類。
潘大章:“阿姨,價格是規定死的,不是可以隨意講的,那個店都是一樣價。我這里是私人開的,我把廠家給的優惠都返還給顧客,所以才有禮送。”
又有客人進店。
潘大章轉要去照待進店的顧客。
男青年說:“媽,全縣都是一樣的價,他這里還有禮送,就買這里的吧。”
中年男人點頭同意。
“老板,替我們開單,一輛自行車,一臺紉機。”
潘大章歉意地新進來的顧客說:“對不起,我先替他開個單,你隨意看看,稍等幾分鐘。”
新顧客:“你忙,我先看看。”
興趣走到潘廣春工作的地方,看他把配件拼裝起來。
潘大章開了一張收據,收了中年男人遞過來的錢。
“是要什麼禮呢?”他問。
中年男人問兩位年輕人:“要麼就老板送兩只電子表,你們一人戴一只,正好!”
站在男青年后面的青年,半天沒吭聲,這時聽了中年男人的話,不樂意了,出聲道:“禮簿上講的是一百二十多塊的上海機械表的,這個電子表才值十塊錢,出得了手麼?說不過去吧。”
中年人臉現不悅表。
男青年尷尬的著手,不吭聲。
中年婦想嘮叼,被中年男瞪了一眼,吐到邊的話又吞了回去。
“行吧,那就要2瓶花生油吧,反正油也不夠,要去買。”
潘大章提了兩瓶花生油給他。
他們一家四口去挑選貨。
耳尖的潘大章還聽見青年跟男青年嘀咕:“要幾雙不行麼?就要兩瓶油。”
男青年:“別說了,等下我替你買幾雙吧。”
挑選完貨,中年夫婦把紉機抬到帶來的木板車上,綁好拉著走路回家。
青年男騎著新買的自行車離開。
幾分鐘后又拐了過來。
“老板,你剛才那個,賣的話要多錢一雙?”
潘大章拿出一把,讓他挑選,并且告訴了他們賣價。
青年男挑了幾雙,付款走了。
另外一個客人買了一輛式自行車。
朱凱輝低聲討黃喬正說:“看潘班長這付架試,好象做過很多年生意一樣。”
“他在娘肚里就開始做生意了。”
朱凱輝:“你說他是這個店的老板麼?”
黃喬正:“開玩笑吧?開間這樣的店,進這麼多貨,恐怕要一萬多塊錢了。難道他老爸是萬元戶?”
“可是他說他爸是鐵珊籠鎢礦的退休工人,一個退休工人能有多錢?”
兩人的議論惹來何俊杰的不滿。
兩小子真的是多事,難道就不明白言多必失的道理麼?
這時溫小芹姐妹帶個小孩從樓上走了下來,帶了一點飯菜。
對潘大章說:“你帶同學上去吃飯吧,我跟姐在這里看店。”
潘大章潘廣春和楊石頭上去吃飯。
也讓何俊杰三人跟自己上樓去吃飯。
“潘班長,又搬到這里住了?”
上次何俊杰還是在菜院壩住吃了一餐飯。
“是呀,這里房間多,住的人也多,熱鬧。”
餐廳桌上擺滿了五六盤菜,有葷的,蔬的,還有湯。
為了煮飯省事,潘大章上次去岡州進貨時,在百貨大樓按批發價買了三個三角牌電飯鍋。
一個送回家里給了老媽用,另外一個給錄相廳給謝婉蓉煮飯用。
一個留著自己用。
他回來后對溫小芹說:“本來都買個電飯鍋給你爸媽用的,但是想到你村里還沒通電呢。等你家通電了,我第一時間買個電飯鍋送過去。”
溫小芹:“說話算數哦,你說過的話,我都記得的。”
潘大章笑著說:“當然說話算數,未來的岳父岳母嘛,理應孝敬的。”
可是溫小芹用電飯鍋煮飯吃了幾餐后說:“還是用飯甑蒸的飯香。”
好在電飯鍋煮飯快,省時間。
用過一段時間后,那個小飯甑便再也沒拿出來用過。
炒菜燒水就用煤球。
俞督縣城有一家蜂窩煤廠,包送貨每塊三五。
用大板車送,因為他們租住在三樓,送煤球工人要求每塊四錢,他才把蜂窩煤搬到三樓外面走廊一個角上。
買了幾個煤灶,錄相廳那邊一個,五金店這邊一個。
晚上不用把煤灶封閉好,第二天要用,用風扇扇風,火便旺了起來。
炒菜燒水也方便。
這個年代,象俞督這種小縣城,還沒有出現化汽的影子。
楊石頭和潘廣春,上到餐廳后,開始狼吞虎咽地進食。
潘大章對何俊杰三同學說:“清菜淡飯,沒什麼好菜,請隨意吃。”
桌上有一盤辣椒炒,還有一盤梅干菜蒸扣,一碗炸芋包,兩個青菜,一個湯。
朱凱輝:“潘班長,這樣的伙食,你還說沒什麼好菜?跟我們相比,簡直是一個在天堂,一個在地獄。”
“唉,可憐我們三天沒吃了。”黃喬正不客氣夾了辣椒炒。
“天天霉豆腐,酸籮卜下飯,這種苦日子你肯定沒經歷過,可惜我們現在還在過著。”
潘大章:“初中三年,我就沒在學校飯堂買過一份五分錢的青菜。天天吃得都是燜魚干,酸菜,豆豉炒辣椒。還說我沒經歷過。”
大家都是窮苦人家的孩子。
但是現在他功上岸了,擁有的財富又何止上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