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都市爽文 重生之神級學霸 第1248章 我的畢業論文

《重生之神級學霸》 第1248章 我的畢業論文

「現在要解決三個問題。」出了喬辦的大門,朱院士坐在車裡的時間,也將自己的思路差不多理清了。

楊銳坐到了副駕駛的位置上,回頭看向朱院士。

「第一,楊銳得畢業就職。」朱院士看看蔡教授,道:「仍然是學生的份,名不正言不順,不是很適當。」

蔡教授點點頭,道:「時間剛剛好。」

朱院士道:「明年2月1日提名人截止,到夏季中旬,提名截止,這段時間都沒什麼,我們只要保證楊銳能夠獲得一個以上的提名就可以了。」

即使如此,其實都不是很容易的。有資格做提名人的,每年也就是幾百個人的樣子,而每個人都只有一個提名的資格。全世界又有多人想要闖重重圍堵,競爭諾獎呢?最關鍵的是,中國並沒有自己的諾獎獲得者,請華人諾貝爾獎獎獲得者做出提名,也並不是那麼好開口的。

甚至楊銳,也不敢說達爾貝科今年就會提名自己。基因組計劃正進行的轟轟烈烈,誰知道達爾貝科是否又看中了某位老年才俊。

蔡教授道:「提名的工作是要重視起來,我們先自己想想辦法,如果實在不能保證的話,就再說。」

他也是不希用這樣的事,再麻煩到喬公了。

朱院士同樣點頭道:「我們來想辦法。」

「還有第三點。」蔡教授提醒了一句。

「恩,楊銳這邊實驗室的實驗,還是要做下去吧。」朱院士問。

楊銳肯定的道:「第三階段的實驗,我們正在做,雖然現在看起來難了點,還是很有希的。」

「不一定要等整個項目做完,項目期間也可以發表論文的。」朱院士著力提醒。

「是,以前是害怕被競爭者得了信息去。」楊銳笑一笑,道:「三維結構的項目,如果確實取得了較好的階段果的話,我們就公布。」

Advertisement

第三階段是要做出三維結構的,對於這個項目,楊銳目前都沒有確定的時間表。倒不是該項目有多繁瑣,而是項目本對儀設備的要求比較高,所謂的三維結構,那都是拍出來的,總不能用彩筆給畫出來,既然如此,高解析度的三維結構,就需要高解析度的「相機」才行。

歷史上,g蛋白偶聯的三維結構是2010年以後才做出來的,那時候,儀的先進自不必說。當然,就科學實驗來說,倒也不用特別糾結這種問題,真要想辦法的話,僅僅二十年左右的設備上的差距,科學家還是有辦法可想的。

人財三者只要得其二,就能解決實驗室里的大部分問題。

人類60年代就將人送上了月球,所用的不過是一臺手搖計算機的計算量,國航天局的伺服組的存則是令人震驚的2m——也就是科學家們想的辦法太多了,以至於後世還有謀論者認為人類竟然沒有登上月球,說的好像某位文學博士擁有一臺超級計算機,就能算出來地球到月球的車程似的。

g蛋白偶聯的三維結構也是一樣,它的重點在於怎樣展出其三維結構,而不在於拍攝的瞬間。

若是有必要的話,楊銳完全可以定製專門的儀或設備,而不是嘗試用通用設備解決問題。一個實驗室千萬元乃至億元級別的經費是怎麼花出去的?單獨或者合作開發新型儀和設備是非常正常的消費,若有必要的話,自己組建甚至收購某些企業和部門也很正常。

更漫長昂貴的計劃則可以有更加富的選擇,看看60年代登月計劃中使用的就能一見端倪,其使用的諸如航天服、消毒系統、甚至馬桶,都是地球人此前未曾考慮過的設備,全都是為了完任務而專門設計的設備。

為了讓航天員在太空艙中使用電傳縱系統,波士頓的研究人員甚至不得不開發一種新的電腦系統,從而將一個房間那麼大的電腦,小到足以進太空的程度,最終,他們向飛兆半導公司下了訂單,選擇了實驗的發明——集電路,幾年後,飛兆半導公司中的兩名員工創建了一家新的公司,取名「英特爾」。

有很多人問,現在還有那麼多的人陷於貧窮與飢,為什麼還要花那麼多錢去看一眼太空,因為只有這樣,未來才會有更人挨,才會有更多人,即使每天只是坐在鍵盤前打打字,也能輕易的活下來。

楊銳所在的離子通道實驗室,目前也算是有錢有人。他的經費規模雖然不能與世界頂級實驗室相比,但是省著點花,也不會與他們有太大的落差,人員方面,北大離子通道實驗室的研究員雖然年輕而無名,但是水平都很不錯了,再有楊銳給開一點金手指,僅僅是儀設備方面的匱乏,其實都是能夠解決的,無非是願意付出多大代價的問題。

蔡教授和朱院士對楊銳的研究能力,目前也是毫無懷疑。朱院士更是哈哈的笑了兩聲,說:「你現在已經超過其他實驗室一大截了,項目我是不擔心的,但我還是有點怕你做的晶結構的項目,被人搶了去。」

楊銳道:「他們一年都不可能做出來這個項目的。」

「話雖如此,凡事就怕個萬一。」

「恩。」楊銳也承認這一點,狗屎運是一種天然存在的質,經常只會掉下來一兩個,可誰也說不上,會不會再多掉一個出來。

本就是幾千萬元的項目——楊銳雖然沒花多錢,別的實驗室正常起碼是要開銷這麼多經費的——要是被一個狗屎運懟下來,想想也能到其憤怒與屈辱。

楊銳也不希自己為憤怒與屈辱的實驗室。

他想了想,道:「就算是找一個很小規模的期刊之類的發表,估計也是藏不住的吧。」

「你這個不是辦法。」朱院士搖搖頭,道:「只要離子通道實驗室和楊銳的名字一出來,不會有人不認得吧。」

蔡教授也說著笑了出來,道:「你的論文只要刊登,引用數一下子就跑上去了,現在可不是孟德爾的時代了。」

孟德爾老兄種了幾十年的豌豆,費力的寫了一本書,結果被當年的學者們乾脆利落的忘了,歸結底,不是科班出的就要遭罪,他後來能被挖出來,也算是有點運氣的,許多人甚至都不知道自己研究出來的是什麼東西,當然,最多的還是覺得自己很重要,實際上不重要的。

楊銳攤開手,道:「要不然就放半年公布,盡量減小一些風險,也能趕得上評獎時間。」

「半年的時間,不能說是不保險,但是……」朱院士沉了一下,道:「我有一個辦法。」

「您說。」

「楊銳你現在是大三,這個學期轉眼就結束了,你明年就是大四了。」

「是。」

「大四就該寫畢業論文了吧。」

「咦,這麼說,是。」楊銳有些猜到朱院士的意思了。

朱院士笑笑,揭開謎底道:「你的畢業論文,就做g蛋白偶聯的晶結構好了,到時候,論文上北大保管,用印蓋章,就能證明時間了,但是贊不公開,也是符合規定的。」

楊銳佩服之極,只是問道:「國外的實驗室,會不會用這個做文章。」

「大四的畢業論文,比他們實驗室的重點研究還做的快,他們有什麼文章好做的。」朱院士搖搖頭,道:「你這個份不要浪費了,要在瑞典好好的利用一下。」

他說到這裡,車已是一片歡愉的氣氛了,朱院士又笑呵呵的道:「去瑞典的代表團,不管是誰任團長,楊銳你都有很大的決定權,最好提前擬一份名單,到時候,你做了決定,團長就不好意思安人手了。」

「我知道了。」楊銳沒有拒絕,這可是一個極好的賣人的機會,可以用於廣泛的爭取同盟軍,自然不能放棄。

志鳥村說

謝「納比尼」兄頂著老婆的力支持我,謝「為了好書而取名」,再謝盟主「雲收霧斂一煙」,謝各位看了書還留一張月票的讀者大大們,你們來就來嘛,還提啥禮呢……盛難卻,今天繼續肝三更吧,說不定就寫到12點以後了,各位別怪,當然,晚也不會晚太久,畢竟就只剩下一個肝了,扛不到凌晨去。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