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穿越時空 小知縣 第77章 第 77 章

《小知縣》 第77章 第 77 章

 這會聽到五姑娘說百姓因為農傷到小時候,自然想到這個東西。

 要說青霉素的培養,現代很多人都懂個一星半點。

 但培育這東西,既要時間,還要運氣。

 可不做的話,那豈不是永遠不

 紀煬想了想道:“我寫個東西,你空的時候,能不能照著做一做?咱們兩個一起。”

 林婉蕓自然不會拒絕,即使紀煬寫下來的東西很奇怪,什麼發霉的果子,發臭的塊等等。

 還要取上面發霉的東西?

 不過紀煬說了,肯定有他的道理。

 紀煬開口道:“如果這東西做,不肺病,發熱,皮病都能治好。”

 青霉素屬于抗生素,在很多細菌染造的病痛里都有用。

 即使到現代,這東西也是救命良藥。

 可能他跟五姑娘剛開始做不出來許多,更不能大批量生產,但能做出救命的藥丸,說不定什麼時候就能起到作用。

 林婉蕓跟著學了幾個月的醫,聽到肺病,發熱的時候,更是震驚。

 這幾種病得了就很難醫治,甚至還有傳染的風險。

 每每要去看這種病人,紀煬都讓帶上紗布做的口罩,還有不氣的手套,就是為了防止染病,可見其兇險。

 這東西,竟然能治?

 見林婉蕓十分認真點頭,又想到以的年紀,在現代也只是學生,紀煬安:“不用太張,空研究就行。”

 這東西也急不來,等功一次,總會有第二次。

 慢慢攢一攢,肯定有用到的時候。

 兩人定下這件事,紀煬更忙了。

 前面是修橋跟種田,后面是提煉青霉素。

 空還要去西邊劉地,東邊鮑地看看其他耕地況,更是往鮑地更東邊瞧了瞧。

 那邊還是灌江府的地方,屬于另一個縣,那大片空地,紀煬看著就眼饞,可惜不是太新縣的地方。

Advertisement

 幾趟下來,還能聽到隔壁今安縣的八卦。

 沒有府沒有印的知縣到了那地方,那里還有仿照太新縣設的縣令。

 人家那縣令去年十二月當上的,如今已經二月下旬,還參考了太新縣況,沒讓縣令跟裴縣令一樣,不懂事務,算是扶了起來。

 一個在此地當了三個月縣令的本地員。

 另一個是朝廷派來,沒印的員,更沒有治理地方的經驗。

 不用多想,都知道他是什麼境。

 躲在被子里哭都是有可能的。

 等到三月中旬,紀煬陸陸續續收到汴京那邊來信。

 自然也提到這件事。

 畢竟補辦印這種事,便是承平國開朝幾百年也見不到啊。

 更別說還是梁王派去的人。

 林家一派自然嘲笑許久。

 然后還說了派徐銘去的時候,梁王幫忙聯系了涼西州的兵馬,只要等徐銘安頓好,那邊兵馬就會過來幫忙。

 如今看著,人家那邊也不愿意不得要提高條件,他們才會過來幫忙。

 梁王不是不想派厲害的人,可選了好幾個,都被陛下打了回去,千挑萬選,總算有個陛下跟梁王都各退一步的人。

 紀煬收起信,那是不知道山賊的事,否則梁王現在就能把徐銘弄回來。

 久居汴京的人,又怎麼會知道地方的瑣事萬千。

 估計誰也沒料到有這種事發生。

 不過韓瀟倒是說,其實徐銘如今的境,在這灌江府才是正常。

 以前派來的知縣,多半也會被這樣整治,更丟人的都有。

 所以那些知縣基本都會架空,要麼實在忍不住跟朝堂上書離開。

 地方勢力,確實太大了。

 也就紀煬不同而已。

 十幾年來,也就紀煬從他們手中討了便宜,還能安安穩穩的。

 紀煬聽著就笑:“韓夫子,你可別夸了,現在才到哪。”

 兩人說著,又去看石橋建設。

 匠人嵇巡帶著的七個人,他們先修的自然是劉地跟裴地之間的橋,誰讓之前浮橋被砍了,一直無橋可用。

 經過一個多月的設計規劃,現在大橋圖紙已經快完工,所需的石料陸陸續續被拉過來。

 劉家人也沒想到,需要的石料那樣夸張。

 饒是他們都費了不事,還找了府開條子,寫明為何要買那樣大的石料。

 找到紀煬的時候,紀煬自然批得飛快,還讓他們有空再來。

 一聽這話,辦事的劉縣丞連腹誹都說不出。

 鮑地跟裴地之間的橋,圖紙細節可能有差距,但用的石料必然差不多,所以也開始購買。

 他們這邊負責的人,自然是鮑主簿。

 衙門里的劉縣丞,鮑主簿被支開做這件事,自然是紀煬的手筆。

 借著修橋,兩人都被派去忙這件事,玉縣丞跟衛藍等人自然而然頂上。

 這頂上之后,他們也很難回來了。

 兩人心里清楚,所以每次來衙門辦差,都覺得自己這名頭又虛了些。

 可又能怎麼辦?

 他們兩個不參與的話,讓劉家,鮑家派其他人過來?

 裴家豈不是把他們整得更慘?

 現在塞人到衙門的三家里,也就最面的裴縣令地位還算穩。

 有紀煬的示意,裴縣令如今穩穩著劉縣丞跟鮑主簿,除開修橋的事之外,還有別的差事給他。

 累是累點,但也表明裴縣令依舊是衙門的人。

 這讓裴家自然更加賣力“榨”另外兩家。

 紀煬見此,對裴家摳兩家的油也睜一只閉一只眼。

 無論從哪方面看。

 如今太新縣的局勢已經重新劃分。

 之前是三家鼎立。

 如今裴家跟著紀煬,另外兩家倒是想合起伙,可他們又被分割到兩地,怎麼都繞不開中間的衙門。

 可面對紀煬的時候,他又是無比和氣,好像一惡意都沒有。

 他們怎麼那樣倒霉!

 如果他們的知縣是隔壁今安縣徐銘那樣的人就好了!

 或者跟之前的知縣一樣,豈不是很好對付?

 也就是紀煬,最難纏!

 他們這樣想,百姓們卻高興,每每看到知縣大人跟知縣夫人的時候,心里覺都是不同的。

 不管是其他家的佃戶,還是給田種地的百姓,全都歡迎紀煬他們。

 誰讓每次過來,不是問他們吃喝如何,又問他們需要什麼,或者給他們贈藥施醫。

 還給他們爭取了修石橋時的飯食跟工錢。

 現在看似是裴家在幫忙爭取。

 但百姓們又不傻。

 不是新知縣來了,裴家會那麼好心?

 百姓們就是這樣淳樸,只要做了一點對他們好的事,他們就能銘記很久。

 所以紀煬三地來回跑也不覺得累。

 林婉蕓更是把素竹等三個丫鬟,全都培訓大夫助手,簡單包扎對們來說都不是什麼問題。

 別看累!

 但充實啊!

 眼看到四月,裴劉地的石橋終于開始工,紀煬帶著五姑娘,還有兩個已經上學的孩子過去圍觀。

 一路上,不百姓都跟他們一家打招呼。

 連裴縣令都得了幾句問候,這讓他心里五味雜陳。

 如今的裴縣令臉沒那樣蒼白,經常跑修橋的地方,還經常在三地之間來回跑,他如今皮比之前糙黑不

 但神卻不錯。

 原因自然不用說,他如今已經算是有些實權的縣令,更比之前自信,已經大不一樣了。

 為什麼會變得更好,這理由自然不用講。

 肯定因為他前面的紀知縣。

 所以即使兩人說是平級,每每出去,裴縣令下意識落后紀煬半步。

 貫穿太新縣,乃至今安縣的東水河,既然是幾地百姓吃水用水的地方,也是幾個地方百姓來往的攔路虎。

 如今石橋修建,幾個地方百姓便被連接到一起。

 為真正的一個縣城百姓。

 紀煬他們到的時候,裴地這邊,以及對岸的劉地,不百姓都在圍觀。

 眼看建橋儀式就要開始,從西邊竟然又來了隊人馬。

 紀煬看著有點悉,凌縣尉也道:“是徐知縣?”

 徐知縣,不就是隔壁今安縣知縣徐銘?

 不過一個多月,他都瘦這個樣子了?

 但新服到底穿上了,還不錯。

 徐銘明顯沉穩不,看見紀煬等人立刻下馬,拱手道:“聽聞太新縣修橋,今安縣特來慶祝。”

 徐銘話說的還算圓滿,周圍太新縣百姓也覺得驕傲。

 看看,他們修個橋,隔壁縣的人都來祝賀!

 等知道這是知縣的時候,那驕傲自然更多。

 紀煬笑笑,這話瞞得了別人,但連凌縣尉跟衛藍都猜得到。

 徐銘這分明是撐不住,借著祝賀的名義來求援了。

 看來今安縣的事果然很糟糕。

 紀煬拍拍他肩膀,笑道:“等修橋的炮竹放完,回衙門再聊。”

 這話就是同意他的求援。

 徐銘這次立刻聽懂里面的意思,下意識點頭,然后又朝紀煬夫人行禮。

 這一個月,誰都不知道他怎麼過的!

 誰都不知道!

 但誰也想不到,他竟然會向紀知縣求援?

 而且徐銘覺得,紀煬,紀煬肯定會幫忙。

 雖然這話徐銘沒說,紀煬看看旁邊的裴縣令,再看看這位徐知縣。

 若這點容人之量都沒有,他也不要想知府的位置了。

 天下之事,未嘗不敗于專而于共。

 合作的重要自不用說,若妒賢嫉能,豈不了司馬說的專則隘,隘則睽,睽則窮。

 意思是,專擅便會狹隘,狹隘便會眾叛親離,最后窮可以理解為困窘。

 發揮每個人的作用。

 于他,只會更有利。

 縱然裴縣令,還有這位徐知縣能力尚且不夠。

 只要有這份心,總能事。

 能低下頭來找他,已經是一種進步。

 再說,他手里不是可以調隔壁涼西州的兵馬?

 沖著兵馬,都要扶一把。

 韓瀟看著,紀煬已經有些不同于尋常知縣的地位。

 他后,一個七品縣令,一個七品知縣,按理說都跟他同級。

 可全都乖順站在后,這怎麼看都不同。

 不過想到這是紀煬,似乎也能理解。

 所以汴京那些人,是怎麼認為,紀煬行,他們也行的?

 想多了吧!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