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軍事歷史 大明之拉著崇禎南遷 第315章 炮打士子?

《大明之拉著崇禎南遷》 第315章 炮打士子?

“殿下,要不臣派兵把他們趕走?”

這時,徐錫登掌地詢問道。

侯恂還沒來及勸,朱慈烺就搖頭道。

“哪能派兵?你們不要臉,本太子還要臉呢!”

“干這事,怎麼著也得換裳,還得蒙個面啊……”

“對對,換裳,好認,省得打錯了人,誤傷了自己弟兄!”

國公朱純臣很反地提議,而侯恂卻已經慌了,他勸說道。

“殿下,可萬萬不敢啊,這都是兩湖的讀書種子,這可不能打他們……”

“不打,不打,但也得想個法子,把他們弄走啊,要不然,整天讓他們呆在楚王府外面瞎折騰?”

朱慈烺朝侯恂道。

“要不,朝廷小小的打幾仗?”

侯恂提議道。

朱慈烺卻明顯對這個想法很不好,小打的話,那能打出來什麼戰果?

他思想再三后,突然間眼睛一亮,然后,朝一旁的朱純臣道。

國公,你去準備張桌子,擺在楚王府外頭,然后,再帶一隊軍士,去文吏過去,去讓他們挨個登記一下,就說,本太子要給他們發救濟,就是不領救濟,也登記一下名冊,就說本太子要知道,有多人流落武昌……”

“殿下,您這是?”

侯恂有些不解,而朱純臣已經反應過來了,他大笑幾聲。

“哈哈,太子爺您這是要拿他們去打流寇?”

Advertisement

“就他們?打流寇?街面上的地,若不是顧及份,也能揍他們個滿找牙,上流寇,那還不是送人頭?就是有這個心,他們也沒這個膽!”

“登記了名冊后,若是他們敢去找流寇的麻煩,本太子便舍命陪地主,帶他們跟流寇干個幾仗,但他們要是不敢,以后誰要是敢再嚷嚷跟流寇手,本太子就給他發一長槍,派條小舟,送他過江,讓他去找流寇的麻煩!”

朱慈烺冷笑著,拍著桌子道。

這群腳蝦,朱慈烺再了解不過了。

讓他們喊幾句口號還,槍炮聲一響,全特娘的得拉稀。

歷史上,但凡他們真能有點骨氣,能夠像喊口號那般,而出,站出來,保衛天下社稷,上報君父,下安黎庶,也不至于華夏天傾。

別說是,他們能不能站出來了。

但凡不拖后,南朝局面也不至于那麼的艱難……

……

楚王府外,鎮楚門那里。

一大群士子地主正嚷嚷個不停,想要收復家鄉,然后重新的回到家鄉的土地上,收租當地主,作威作福,順便充當一下“還鄉團”,禍害一下那些個,當初勾結流寇,勾結獻賊的貧下中農的時候。

楚王府的鎮楚門那原先閉著的王府宮墻大門,突然間打開子,只見到兩隊,小矮子倭兵從里面小跑著出來,挎著倭刀,開始維持秩序,這時候,一大紅蟒袍的朱純臣,笑呵呵地帶著幾個全甲親兵,從鎮楚門走了出來,后還有幾個穿著青布道裝的軍中文吏,還有些許力士,抬著桌椅過來。

眼見終于有人出來為他們做主了。

這些士子地主們嚷嚷的勁就更大了。

還有人長出來了旗幟,長出來了橫幅。

“北伐襄漢,收復失地!”

“南討獻賊,衛我兩湖!”

一時間,這鎮楚門外的數千人,嚷嚷個不停,聲勢甭提有多熱鬧了,而朱純臣聽著附近的嚷嚷聲,也不惱,在擺好的案幾前坐定后,他抄起一旁手下遞過來的銅皮喇叭,嚷嚷了幾聲后。

“肅靜,肅靜!”

不過在場的聲音太過于嘈雜,他這點靜,片刻間就被聲浪給淹沒,見此形,朱純臣一招手,招呼了一下鎮楚門城墻上面的炮手。

鎮楚門城墻上面,剛剛被調過來了兩門三磅炮——主要是外面人太多,本著朱慈烺的安全考慮,所以調來了兩門三磅炮,防止有民趁機襲擊王城。

得了朱純臣的吩咐,鎮楚門上面的炮手,隨即點火,放了一炮。

當然,這是空炮,沒有炮彈打出來,但饒是如此,大炮的聲勢,頓時把在場的士子地主們給嚇壞了。

一個個哆嗦了起來,有幾個甚至發出哭聲。

只聽一個范進的衡秀才哭喪著臉,哭嚎道。

“嗚嗚,李自要拷我們的響,張獻忠要取我們的命,韃子還發了孔子的丘,連當奴才的機會都不給咱們留,如今太子爺還發炮來打……”

“咱們這些讀書人還有活路了嗎?還不如一死呢!”

這番話一說,頓時把在場的兩湖士子地主給弄得眼淚旺旺的。

他們在這個世道還真不人待見啊。

張獻忠,李自圖他們的財,要他們的命,大清國是個奴才國,不會要他們這號肩不能扛,手不能提的無用書生當奴才。

而唯一一個,對他們還算好的大明朝,貌似也學壞了。

竟然朝他們開了炮。

這可真讓人委屈啊。

一時間,原本數千人鼓噪要北伐襄漢,南征獻賊的鎮楚門外,頓時就是哭聲一片,連跑也不跑了——大抵是覺得天下之大,也沒他們容吧?

一個個,就聚在鎮楚門外哭著,不知道的還以為,在楚王府住的崇禎皇帝崩了,或者是太子朱慈烺薨了呢……

他們正哭著呢,朱純臣的大嗓門卻趁機吆喝了起來。

“哭什麼啊?太子要給你們做主了!”

“北伐襄漢?南征獻賊是吧?太子爺已經下了旨意了,馬上就會實施,不過,這仗要打,可你們日子還要過,太子爺聽說,諸位都是被流寇,被獻賊趕到了武昌城里面的湖廣紳民,家產都棄在了家鄉,如今在武昌,食無著,所以太子爺讓本國公出來,先行統計一下你們的名冊,然后再發銀子救濟!”

朱純臣的聲音一落,一旁的親兵也跟著吆喝了起來。

“聽見了國公說話了沒有?別哭了,馬上排好隊,現在登記名冊,報上籍貫,份,家在哪里,現住哪里,有沒有功名在,就是不領救濟,也讓太子爺曉得到底有多人流落至此……”

一聽這話,在場的士子地主們頓時就又出了笑,心里頭道。

還是大明朝好啊。

人都高呼起來皇上圣明,太子英明之類的話了。

而瞅著轉悲為喜的他們,笑的正招呼一個名范進的秀才登記名冊的朱純臣,卻是在心底冷笑一聲。

“樂吧,樂吧,樂完了之后,你們一會就該哭了……”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