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古代言情 簪花少年郎 第五百五十二章 長遠眼光

《簪花少年郎》 第五百五十二章 長遠眼光

“大伯爺。”喬雅南人還未進門,聲音就先傳了進來。

“你大伯爺也就比你早一步進屋。”喬昌盛正好從屋里出來,見著打趣道:“你這是得著信兒了?”

“就是得著信了,聽興叔說的。”喬雅南催促:“作坊都沒人管事了,二叔你和嬸娘得先去一個。”

“我這就去了。”喬昌盛也不和多說,快步離開。

喬雅南進屋,見大伯爺在廊下坐著水煙,和給孩子換服的二嬸娘打了個招呼,非常自覺的搬了凳子坐過去。

“大伯爺,我有個疑問。”

老族長轉頭看

“作坊才開始收人做事那會都是挑的勤快人,后來一半換了他們的媳婦,按理來說不應該有衛姨才對。”

“一開始是沒,后來把給換上去的。”老族長了口水煙:“族里這些個人,誰好誰賴我心里都有本賬,喬昌右不是個東西,他那老子娘一個窩囊一個橫,全靠衛蘭一個人把家支撐起來,還把三個孩子都拉扯大了,不容易。做事是把好手,作坊用正合適。”

原來如此,喬雅南點點頭,也沒問換下來是誰,真是勤快人的話,后面添人的時候肯定也進作坊了,大伯爺在這方面一直都是公正的。

“真會休了那老……叔婆?”

Advertisement

老族長只當沒聽出來這稱呼半道拐彎,嘆了口氣道:“辦事不能只圖個一時痛快。喬昌右可以不管他娘老子,可喬昌左還沒

,要是把他娘休回家,哪個好人家愿意將兒嫁給他?他不是年歲小做不得主的娃娃,落在別人眼里這就是個無無義的不孝子。我也擔心這于喬家不利。”

喬雅南不解:“子不賢,不應該是的錯嗎?怎麼還對喬家不利?”

“喬家有你,有作坊,日子一天比一天好過得紅火,本就已經惹得那些眼皮子淺的眼紅,這時候休妻,有理也要變無理,別人只會說我們喬家剛有了起就容不下人。我們是不怕,可喬家有多姑娘要嫁人,多小子要娶妻,我得替他們怕。還有你家那個。他肯定是要繼續讀書的,萬一他以后能中進士呢?就為著這個萬一,咱們喬家也要保下好名聲,這其中的道理你該比我更明白才是。”

喬雅南明白,若中進士,他是哪里人,師承何人,父母親族如何,這些都是要上呈的。若族人名聲不好,于他的前途都有礙,便是將來途,也會為對手攻訐的理由。

“您想得長遠。”

“你要是當上幾十年族長,會想得比我還遠。”老族長輕笑了下:“即便不能休,也不會容再耍威風了,以后有熱鬧看的不是我喬家,是的娘家。拿回去這麼多錢,那兩兄弟肯定得日日回去要錢,要不回錢,怕是也回不去家了。為了自己能回家,也得回娘家要錢。”

喬雅南懂了:“到手的錢哪還能吐出來,有得鬧

了。”

“那就和我們無關了,衛蘭那都安置好了?”

喬雅南說了說對的安排。老族長點點頭,不多問。

“還有件事想和您商量。”喬雅南把托兒所這事兒說了。

老族長聽得認真:“村學都讓全村的孩子去了,小一些的娃兒反而只收族里的?”

“我們暫時只能管到族里的人,誰要是把孩子送過來自己卻懶不干活,這事兒都不用您出面,族人的吐沫星子都能把淹了,我還可以扣的錢。可要是村里的人只占好不作事,我們除了說幾句也做不了什麼,所以我不打算找這個氣。”

“雅南擔心得有道理。”二嬸娘抱著孩子一直在旁邊聽著,這會便道:“要是村里的全收,大家只會把這當村學一樣,想來的都可以來,不收哪家的倒了錯,別到時費了心還沒落著好。”

喬雅南笑:“嬸娘想事越發周全了。”

“都是你教得好。”

互相戴了頂高帽的兩人相視一笑,看著們一個個都自信起來,喬雅南比看到作坊給帶來大筆收益還開心。

老族長對此自然沒意見:“你覺得好就辦。”

“那趕辦起來。”喬雅南說干就干:“嬸娘你快盤算盤算族里有多五歲以下的孩子,最也得會走了才行,還抱手里的就先自己帶著。”

二嬸娘倒著手指頭數了數,道:“得有十來個。”

比預料的,喬雅南點點頭:“興嬸娘子好,有耐心

,可以讓做這個事,不過一個人可能忙不過來,得再找一個。”

脾氣和,又喜歡孩子,是適合。”二嬸娘稍微想了想:“再找個姑娘家怎麼樣?”

“可以呀,嬸娘有人選?”

“也是個可憐的娃兒,喬枝。爹沒了,娘改嫁,好在叔嬸有良心,對還過得去。應該是滿十二了,叔家兩個孩子都是幫著帶大的,和,正適合。”

“就了,季度分錢的時候會多給和興嬸娘一份。”喬雅南轉頭看向老族長:“大伯爺,這事您和大伙說,后天吧,后天就可以把孩子送去我家。何叔要住回山腳那去,我會讓念珠住回去,到時家里就在了。”

老族長放下水煙壺:“你那屋子沒住幾天好的,其他用大。”

喬雅南一想還真是,以前很喜歡吃辣條,自從作坊弄家里天天聞著那味后,現在除了出新品,是連嘗都不想嘗了。

說到作坊,喬雅南順便說了幾句:“豇豆還能收一段日子吧?”

“還能收一陣,附近的都收空了,現在村里的人都往遠地兒去收了。”二嬸娘笑:“大家一聽是喬記要,都趕往這里送。”

“要的就是這個效果。”喬雅南又道:“辣子得繼續種,這次的種子應該能種更多,都得種下,有大用。”

這事兒是老族長在管,他點頭:“放心,差不了。”

想著剁辣椒囤積的量,喬雅南道:“我去把

刀豆的做法教了,這個不能久放,容易酸掉,準備的量上嬸娘你控制一下。”

“行,記著了。”

順了一天劇。沒有寫歪哈,種田文難以避免有這些家長里短,已經盡量往村里人上著墨了,但也不能完全不寫。一個村里,總是什麼樣的人都有的。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