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黃岡已下,此地距離武昌,不過兩百里地!”
半個時辰后,陳德帶著一隊士兵,提溜著那個被逮過來的黃岡縣令,到了朱慈烺面前稟報道道。
“現在的風向怎麼樣?”
朱慈烺詢問道。
“風向正合適,正好是西風,可以揚帆西去!”
沈弘義笑地稟報道。
朱慈烺西征的日子挑得很好,正好是春季,眼下盛行的是東南風,而這幾天,一直都是東南風,風向正好,正利于他逆流而上,西征武昌。
“很好,很好!”
朱慈烺大笑幾聲,隨即說道。
“如果風向合適,多久能趕到武昌?”
“現在起程,如果順利,不出意外的話,一下午,再加上一夜航行,能夠勉強趕在明天天亮前到……”
“那就即刻起程……”
“殿下,臣麾下的第十鎮要不要登船……”
這時,陳德拱手詢問。
“第十鎮就留在黃岡好了,如果西征武昌失敗,本宮就退往黃岡落腳!”
“是,殿下!”
聞言,陳德連忙拱手接令,然后下船。
當他下船之后。
江面上浩浩的船隊,就繼續奔北而去。
……
時間已經進到三月十一深夜,大概到了十二凌晨了。
這天夜里,在漢睡覺的李自,突然間聽見了一陣急促的拍門聲。
“皇爺,皇爺,有軍急遞!”
“出什麼事了?”
李自坐起來,朝外面呵斥了一聲。
一邊大咧咧地坐起,由隨行的宮人,替他穿。
而外面,過來通報的李雙喜,則在門外稟報道。
“朱賊西征了,他們今天中午的時候,奪下了黃岡……”
“甚?”
李自臉頓時一變。
他當即朝李雙喜道。
“傳朕旨意,去軍師諸將過來議事!”
不多時,漢府的李自行宮里面,便燈火通明,一時間,李巖,劉希堯,羅虎,劉芳亮,李過,包括宋獻策這個神,全都被了過來。
當眾人到齊后,一戎裝的李自,板著臉朝他們道。
“朕剛剛接到通報,朱賊奪下了黃岡,乃是朱賊的前親軍在打黃岡,而且,數量還不啊……”
“什麼?”
聽到這,眾將不由一愣,所有人都將目集中到了李巖上。
李巖也有些懵——這是什麼世道啊,李自在忽悠朱慈烺,名為東征,實則是南下,可朱慈烺也怪的,大順還沒翻臉呢,他倒好,竟然出兵黃岡了,這是要北伐襄漢嗎?
這時,劉希堯則有些擔心道。
“皇爺,朱賊太子突然間出兵黃岡,肯定有詐,這些日子,他左良玉一直派人催促皇爺南下降,這里面會不會有詐啊?”
劉希堯的話一出口。
頓時,在場的眾人紛紛點頭。
好嘛,李自,包括在場的眾人,都在擔心這件事——畢竟,左良玉好端端的,即使是要投降當貳臣,也是待價而沽,也得討價還價吧?
哪有一個勁的催促要投降當貳臣的?
如果是原先,李自倒還沒太大的懷疑。
可如今,朱慈烺卻又突然間出兵黃岡,出兵江北。
這讓李自不由得多疑了起來。
他捋著自己的大胡子道。
“朕現在擔心的是,左良玉會不會是詐降?”
“他名為投降,實則是為了,騙額軍渡江,然后在武昌伏兵數萬,趁機發難,屆時,朱賊太子則趁機在黃岡起兵,攻額們大順的襄漢?”
“皇爺,不得不防!”
眾將不由出凝重之張口說道。
李自可不知道,左良玉上趕著投降,是因為左良玉沒幾天可活了,所以,左夢庚,黃澍,申耀榮他們每天都在以左良玉的名義寫信催促。
在李自看來,這上趕著投靠大順的左家軍,里面十有八九是有些貓膩的。
而他又不知道這貓膩究竟是什麼。
如今,便下意識地猜測,左良玉是假投降。
而李自這邊,正在猜測左良玉是真降假降,還要不要按預定計劃,在明天早上過江降,及如何的應對黃岡那邊,登陸之后的明軍的時候。
位于長江的江面上。
朱慈烺正看著江邊的點點亮。
這注定是一個讓人徹夜難眠的晚上,剛剛,朱慈烺他們功地趁著夜,越過了江邊,左良玉派人駐守的白鹿磯炮臺,眼下,所有船只,都是槳帆齊用,急駛在江面上。
所有船上的燈火,都被熄滅了,實施了嚴格的燈火管制。
此時,黑夜里,只能夠憑借著微弱的月,航行在江面上。
好在,長江水道的寬度還是夠的,兩三里的江面,足夠明軍使用的了。
又行駛了約莫一個時辰,也不知到了幾更天,朱慈烺側,沈弘義將一個黃銅遠鏡遞到他手上,然后稟報道。
“殿下,快到了,看前面!”
接過后者遞來的黃銅遠鏡,朱慈烺隨即,朝遠眺而去,只見到,過遠鏡的鏡片的放大,他可以看到,遠的江邊,出現了點點的微弱的亮。
“很好,吩咐諸將做好準備,隨時準備戰斗!”
實際上,就沒辦法吩咐,因為在夜幕下,朱慈烺連知道船只就位了多都不太清楚,更甭提指揮了,眼下,就是考驗前親軍,及長江水師的訓練水平的時候,看看他們能否在沒有指揮的況下,憑借自的素質,按照預定的計劃,完戰斗任務。
終于。
當兩條為先鋒的西式風帆戰艦,到達了武昌城外的時候,在武昌城外的漢門港口那里,是一片的燈火通明——這麼大的港口,里面停泊了許多船只,還有左家軍一些戰艦,當然得點著燈火照明了。
而且,這些燈火還有一個目的,那就是防北面的流寇。
而這一片燈火通明的港口,就是再好不過的突襲目標了!
當到達港口的那一剎那,兩條西式炮艦,作為此番突襲的主力,頓時就行了起來,拉了一列,停泊在距離武昌城北的漢門碼頭不過兩三百步的距離。
這麼近的距離下,炮窗也隨即打開了。
然后,在炮窗打開的那一剎那。
陸續靠近幾條平底沙船,或是漕船上面,上面的大明前親軍士兵們,也都在黑夜里,陸續地上了一條又一條槳船,瞪圓了眼睛,手里平端長槍,還有上好了子彈,但沒點火繩的斑鳩銃,嚴陣以待著。
這時候。
隨著各部陸續就位,伴隨著一劇烈的炮聲驟然間響起。
幾十顆艦炮的鑄鐵炮彈,橫沖直撞砸向了漢門,還有漢門碼頭上面停泊著的一條條船只里面。
也不管那是什麼船,就是一個勁的猛轟。
在這“萬炮齊發”之際,那些個槳帆船上前親軍步卒們,則是力劃著木槳,朝江岸搶灘。
一邊劃槳,這些士兵們按照預定計劃在那喊著。
“迎闖王了!”
“闖王來了不納糧!”
“大順天兵,誓殺左良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