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軍事歷史 大明之拉著崇禎南遷 第294章 永佃權?

《大明之拉著崇禎南遷》 第294章 永佃權?

“既然士紳們不敢違抗,那又是什麼原因導致的?”

朱慈烺有些不解道。

而王之良則耐心地解釋了起來。

“殿下,經營田土,都是有利可圖的,原本田主佃與佃農,利潤頗厚,而如今,朝廷實行了一納糧,減租減息,這田主收益大減,又豈愿意將田地繼續佃出去?”

“他們倒不如,將田地留在手中,然后自己來種!”

“他們種得過來嗎?”

朱慈烺詫異,隨即就又覺自己這話問得有些愚蠢了。

他們種不過來,可以雇人種啊!

只聽朱慈烺連忙加上一句。

“也就是說,佃農無田佃,田主不愿意將田地佃出去,而是自己雇農來種,自己經營,以此將田地之收益擴大到最大化?”

“殿下所言極是!”

王之良連忙地拱手。

朱慈烺不由得頭疼了起來。

“也就是說,如今的江浙,南直,是有不的佃農失了生機了?”

“直隸,浙江還好,就是江西一省苦了!”

王之良苦笑道。

南直,浙江,這兩個省由于朱慈烺的大興軍工(前親軍對于軍火的需求,一時半會可停下來)。

朱慈烺采購武,可不僅僅只帶軍工作坊。

可以說,整個南直隸,浙江,都是益者,而且,浙江,南直隸本就是手工業發達的地方,哪怕是佃不到田地,也能夠做個工,糊口養家。

但江西就不一樣了,這里由于地理位置的因素。

Advertisement

除了沿長江區域,還能沾點紅利外,其他的那些個地方,可就慘的多了。

所以,王之良現在就十分擔心,這些佃不到田地的百姓們,會鬧出事來。

畢竟,相比于南直,浙江而言,江西人的武德,可是相當充沛的,急了人家可是會殺造反的!

而在王之良看來,這屬于大概率事件!

只聽王之良說。

“若是湖廣穩固,大抵也鬧不出事端來,可一旦湖廣生變,西賊進攻江西,那江人里面的貧漢們,還不得贏糧景從?群起響應?”

對于中產階級以上的階級來說。

李自,張獻忠,是天殺的大魔頭。

但對于,那些個窮得就剩下條命的老百姓而言,那這兩位爺,倒還適合他們投奔的——對于這些百姓來說,日子再差點,又能差到哪去?大不了就是一死,反正爛命一條,不死也活不了多久了!

“這麼說,江西還得多派些兵啊!”

朱慈烺思慮一陣后說道。

“不只要多派兵,還應當從江西募兵……”

王之良說道,聞言,朱慈烺頓時警惕了起來。

朱慈烺現在對于募兵來源要有一定的要求的,他的前親軍新兵,絕大多數都是北人,其中,主要兵員,都是膠東半島招募的長力大的山東壯士。

除此之外,就是從日本招募的矮個子武士。

他手下的兵,就是兩種極端,一個是平均高在華夏屬于第一梯隊的山東壯士,一個就是平均高簡直都算得上二級殘廢的日本武士。

至于這些人南人兵馬,朱慈烺除了收編了一部分南京京營外,還從來沒有招過。

這主要是因為南遷后的大明朝廷的質導致的——南遷后的大明朝廷,就是一個以北人為主的政治軍事集團,到江南后,以民族大義裹脅民心,從江南的士大夫里面搶食的外來戶。

朱慈烺也很有外來戶的自覺

他心知,軍隊就是他的本錢,就一如被某姓頭,到某島上面的外省軍隊一樣。

一旦這支軍隊,都被滲了。

了南人。

那他這個本人皇帝的權力,又如何的保證?

而且,以南人為主的軍隊,恐怕也不會對收復北方“故土”,有太多的想法吧?

朱慈烺搖頭拒絕了王之良的提議。

“朝廷未來征戰的地方,都是北地,北地苦寒,豈是南人能承的?”

“臣從江西募兵,只是為了守土,穩固地方,殿下若不允江西省募兵馬,那如何能夠維持得住江西的局面?不得要朝廷多派大軍的啊!”

王之良也看出來了朱慈烺的擔憂,他也是北人,大抵也算對朱慈烺比較忠心的一類人,此時,只聽再勸說道。

“寧可多派大軍!”

朱慈烺毫不猶豫地說道。

江西跟別的地方不一樣,是朱慈烺視為本之地的地方,他怎麼可能允許這里再冒出來七八糟的勢力?

只聽朱慈烺朝一旁的黑明孝道。

“傳本宮的令旨,讓統軍都督衙門,起草軍令,從登州送運三個新編鎮南下!”

“殿下,他們可沒有甲胄火啊……”

黑明孝有些詫異。

朱慈烺的新兵很多,訓練也有一段時間了,但他們的盔甲火,卻都配不上。

聞言,朱慈烺冷笑一聲。

“讓他們去,是鎮民變的,又不是對抗西賊,沒有甲胄火,他們打不過東虜,打不過西賊,還打不過民?”

好嘛!

朱慈烺現在已經有點反派的氣質了!

竟然要把槍口對向老百姓了。

他看向王之良說。

“讓江西人去打江西人,恐怕不太靠譜,讓北人去打,應該沒甚問題吧?”

“沒,沒有……”

王之良的有些難看,但他還是回答了。

而接下來,一旁的朱慈烺,卻是話鋒一轉。

“當然了,朝廷也不能想著鎮,也得想想,如何能讓百姓,不至于反……”

維穩這件事,當然不能一味武力解決了。

這是不靠譜的,武力解決,雖然看似簡單暴,非常有用,但卻不是長久之計,如果能夠將民變,扼殺在萌芽之中,那就再好不過了。

而如何做到呢?

答案很簡單,就是給江西那些失了田地的佃農們,再找一條出路。

“要不,發永佃權吧?”

思慮了片刻后,朱慈烺朝王之良說。

“若是朝廷之前,早發永佃權,那也不至于如此,時至今日,恐怕晚了些啊……”

王之良說道,如今春播已經結束,稻谷都長出來了,再發永佃權,確實不合時宜。

而且,這就是現在發永佃權,之前被田主驅走的佃農,也弄不來田地種啊。

“現在是亡羊補牢,實在不行,大不了朝廷,克復湖廣后,往湖廣移個幾十萬戶地就行了!”

朱慈烺張口說道。

湖廣戰頻繁,再加上這個時空的湖廣也沒有完全的開發下來,所以,移點民過去,還是沒什麼問題的。

至于往海外移民?

別逗了,朱慈烺現在可沒有穩固的民地,也無力開拓自己的民地——海外民地靠水師強大,朱慈烺的水師可不太強大,鄭芝龍在近海還能揚威,但遠點的話,那就不太行了。

而且,這年頭的江西老表估著也不太敢往海外去。

“暫時也唯有如此,不過,朝廷若讓臣為江西巡,還得給臣糧二十萬石,實在不行,也可以發糧賑災,或是安百姓……”

聞言,王之良說道。

“糧食沒有,本宮給三十萬兩銀子,你到江西自己采買吧!”

朱慈烺呵呵一笑說道。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