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武俠仙俠 我不可能是劍神 第十章 代號劉關張

《我不可能是劍神》 第十章 代號劉關張

“事是這樣的……”

三隻妖王排排蹲著,互相對視一番,老大獅駝王看向老二寶象王,老二寶象王看向老三玄雕王。

決定由玄雕王來講述這件事

雖然懼怕與小道士打道,但玄雕王還是不得不著頭皮開口。

沒辦法,誰讓它雕是最小的呢?

李楚倒也不在乎,只是靜靜聽著。

宇都宮。

是黃金州上存在了數千年的一個勢力,神且龐大。

有妖知道它是從哪裡來的,只知道這座宮殿突兀地出現在了某山嶽之上,而那座山嶽上原本的妖王和手下全都人間蒸發了。

之後這兩千多年的時間,有許多周邊的勢力想要將其吞併,全部都鎩羽而歸,沒有人知道這座宮殿裡究竟藏著怎樣的底蘊。但不管去的是什麼級別的強大妖王,宇都宮似乎總有更強的存在。

漸漸的,宇都宮在黃金州站穩了腳跟,併爲了首屈一指的大勢力。但其門下依舊神無比,全部都是一些黑袍蒙面的神使者。

除了知道宇都宮主人的名號是萬世王之外,幾乎沒有再多瞭解。只是沒有人見過它親自出手,甚至找到宇都宮去,也見不到萬世王的所在。

所幸,沒有人敢招惹它,它也很去招惹別人。

可就在前些日子,突然有一位出自宇都宮的神使者找上門來,與寶象王、玄雕王商議一件大事。

結盟。

那使者沒有說結盟所爲何事,只是說將來可能會有大作,現在可以先幫三王嶺解決它們的問題來顯示誠意。

三王嶺最大的問題,自然就是被關在鐵牢裡的獅駝王。

那使者將此事應下以後,果然不出一個月,就將獅駝王救出了。而且鐵牢裡並沒有傳出有人劫獄的消息,不知道它們用的是什麼神奇手段。

Advertisement

至於讓黃斑虎去龍絕嶺釋放瘴氣的事,只是一個小曲,三位妖王實際上並不知道那使者這般做的目的。只是既然人家都幫忙救了大哥,這個小事便也由他去了。

假如早知道這小事會把小道士引過來,這三妖王鐵定要將那使者打斷雙手三,說什麼也不讓他做這等蠢事。

玄雕王說完,也有些委屈

“小道長,其實上次我們與滄海君聯合劫獄失敗以後,就幾乎已經死心了。是那宇都宮的人又提起此事,還將我大哥送了回來。於我們三王嶺來說,屬實是一場無妄之災,就算你想懲治我們,最多也就是將我大哥送回去嘛……”

“你小子在這放什麼鳥屁?”

這一番義薄雲天的發言,直接惹得背後獅駝王出一腳,將玄雕王狠狠踹倒。

接著,它也可憐兮兮看向李楚,“小李道長,我在那服刑期間可一直是表現良好,你也是看到過的。如今迴歸黃金州,我都鐵了心一輩子不再進朝的境了。你就把我當個屁,放了吧?”

李楚蹙眉看著這三個妖王,一時也在思忖應該如何置。

這黃金州里的妖王,其實危害人類的機會很,這中無數骸,也都是其它妖的。獅駝王當年被關押進鐵牢而不是直接死,也說明它犯的不是死罪。

要說公允的話,最好肯定是將三個妖王打包帶走,統統送進鐵牢去。

可那樣的話又要浪費很多時間,自己現在還有急事在……

剛沉了一下,就聽後一個聲音道:“這位小道長,老朽倒是有些話想說。”

李楚回頭,就見兩位老神醫走到近前,若有所思。

那清瘦的白袍老者,即是長春叟,藥王鎮的核心。

而富態的花袍老者,則爲懸壺翁,懸壺山莊的主人,小神醫的師尊。

李楚對這兩位自然客氣,問道:“二位神醫是想如何置這些妖?”

“這三位妖王……”長春叟拈鬚微笑:“老朽建議,不要置。”

“不置?”

沒錢看小說?送你現金or點幣 限時1天領取!關注公 衆 號【書友大本營】 免費領!

“是的。”二位神醫齊齊頷首。

李楚也沒有驚訝,只是看著他們,料想這其中定有緣由。

旋即,就聽懸壺翁又說道:“其實我二人自從在龍絕嶺尋找寶囊起始,就有一番計劃。以我們好歹混跡江湖多年,雖說修爲不濟,但也不至於如此自投羅網。實在是另有一番急,不得不如此行事。”

李楚點點頭,先前他就納悶過這個。

“這還要從我那可憐的弟子說起……”長春叟嘆口氣,緩緩說道。

這位弟子,自然就是龍絕嶺下那位已經去世的醫生,陳行謹。他的事,李楚來之前就聽藥王鎮的郎羽說過。

而長春叟所說,則更加聳人聽聞。

“當時他對我講述那病人形如老嫗、懷六甲,其實在我心中引起了軒然大波。因爲……”

長春叟猶豫了下,道:“早年間,我曾意外在一部宇朝古籍中,看到過一些東西。那是一部宮廷醫典的殘篇,上面記載著,歷代的宇朝皇帝都在令醫進行一項逆天的實驗,目的是……不死藥。”

不死藥?

這個詞彙不是李楚第一次聽,但什麼宇朝醫典,倒是郎羽沒有提到的。

宇朝是三千年前的古王朝,也佔據了天下近千年之久,而後被前朝推翻。前朝又持續了千年,之後四分五裂,經歷一番波折,最終河定鼎。

對於河王朝的人們來說,宇朝,已經是一個相當古老的字眼,是隻會出現在史書上的存在。

即使是妖,能存活超過兩千年的也並不多。

“雖然僅僅是尚未功的殘篇,記錄也並不完整,但是上面所提及的實驗過程,本就是有悖天理、全無人!”長春叟又憤然道:“所以我讀過之後,趕就將那篇東西燒掉,以免被有心人得到,又行傷天害理之事。”

“長春叟做得對,若是此事傳揚出去,說不定有哪些有權有勢之人,會生出長生不老之心。”懸壺翁也嘆聲:“他只是後來與我提過此事,至於藥方殘篇與實驗過程,我也全然未曾過問,本以爲這東西就徹底從世上消失……”

“可誰知……”長春叟接著說道:“陳行謹回到藥王鎮,提及的那病人,竟與那傳說中的不死藥製作流程中的某一環極爲相似……”

他的眉微微聳,似乎是不忍再說。

李楚約有了些猜測。

天道是公正的,凡人壽元有數。若要強行增加一人的壽元……說不定就是通過某些手段,掠奪他人的壽元。而且這手段,定然是複雜且殘忍。

“我便懷疑,是不是當時的宇朝……已經研製出了不死藥。”長春叟目沉重,“所以我讓行謹可以替人解毒,但是不要收任何報酬,儘量在不與那些人結仇的前提下,避免一切瓜葛。”

“之後我就傳書懸壺翁過來,與他商議此事。想不到在他到來之前,陳行謹的死訊就已經傳了過來。”

“七絕天煞屢次出現,此事更加撲朔迷離。”長春叟繼續道:“我和懸壺翁二人商議過後,覺得世上若真有依靠不死藥長生至今者,這麼多年都未曾被人發現,必定是藏得無比。等閒去查,一定尋找不到。”

“可是這東西留在人間,遲早是個禍害。”懸壺翁接口道:“最終我們決定,還是一起前往龍絕嶺,以犯險,親自走上一遭,說不定能找到一些線索。”

“我們發現了龍絕嶺的瘴氣,發現製作這種瘴氣的手法也極爲毒古老,傳承也來自宇朝時期,和那不死藥很可能有著千萬縷的聯繫。於是我們以此爲線索,一路尋到了這黃金州來。”

“雖然說是被抓過來的,但我二人多都有一些小手段,能夠保證自安全。之所以安然在此,也是想要在此間多調查一些事。”

長春叟又道:“這三位妖王讓我們煉的丹藥,也是宇朝當年的宮廷丹方,這更加深了我們的懷疑……”

“宇都宮……”李楚思忖道,“莫非與此有關?”

“很可能。”長春叟頷首道:“那萬世王,若真是從宇朝時代留存至今的人,那可就真太可怕了……”

“是啊。”李楚也覺如此。

上天是公平的。

的修行與學習速度都很慢,但壽命很長。

人類的學習與修行速度都很快,但壽命極短。

所以這個世界是平衡的。

可如果有一個人類,擁有和妖一樣的壽命。那這些年過去,他會進境到什麼地步……

沒有人敢想象。

但定然是逆天的存在。

更加可怕的是,這逆天存在,還偏偏極度神,幾乎沒有人能找到它的所在。

“當然,這畢竟只是一個猜測而已。”長春叟轉而道:“但有一點可以肯定,就是那萬世王無論是人是妖,都絕非善類。它聯合黃金州諸妖結盟,絕非出於好心。”

“這倒是。”李楚又瞥了一眼那邊揪耳朵的三位妖王。

三位妖王立刻齊刷刷低頭,表示自己並沒有什麼壞心眼。

“所以我建議小李道長若是可以,最好先不要殺這三個妖王,以免打草驚蛇。”長春叟勸道,“不如令他們……臥底。”

“臥底?”

李楚和三個妖王都側耳傾聽。

“不錯,令他們繼續與宇都宮結盟,暗中調查那宇都宮與萬世王的,看他們究竟有怎樣的謀……”長春叟道。

“我可以調配出一些即使妖王也無法倖免的奇毒,只要令它們服下,世間除了我絕對沒有任何人可以調配解藥。屆時若它們乖乖聽話,則定期給予一定的解藥。若是但有反心,則必死無疑。”

說到最後一句,長春叟的眼中迸出一縷寒,顯示這老者絕非什麼心慈手之輩。

爲天下最會用毒也最會解毒之人,他也有足夠的資本說這種話。

三位妖王都是渾一凜。

心中同時暗道一聲,這糟老頭子可真是壞得很啊……

“倒也可以。”李楚答應下,又轉頭看向三妖王,十分禮貌地問道:“那可能要勞煩三位了,不知你們意下如何?是否願意幫這個忙?”

獅駝王、寶象王、玄雕王面面相覷,自然都是不願意的。

服下致命的毒藥,縱的臥底,這事兒誰會願意去做?

看到它們爲難的樣子,李楚理解地點點頭,道:“三位不願意也屬正常,畢竟這種事有很大的風險,拒絕也是你們的自由。既然如此,時間迫,我也只能將三位斬殺……”

“等等等等……”

一聽這話,三位妖王頓時都驚慌地跳了起來。

獅駝王急忙道:“誰不願意了,我分明就是……就是被開心衝昏了頭腦!小李道長你有所不知,我出生的時候有道士給我算命,說我天生就是做臥底的材料!這麼多年了,直到今天我才知道,原來我命裡就是在等待著這個任務。”

“對啊對啊。”寶象王點頭如搗蒜,“我們家族祖上八代全是臥底,打從上古時期就開始臥了!傳到我這代,一輩子還沒做過臥底,我之前一直覺得給家族蒙!”

“實不相瞞,其實我以前就是別的妖王派過來的臥底。”玄雕王也口不擇言地說道。

“誒?”

此言一出,獅駝王和寶象王一起奇怪地看向它。

“不是……我臥底一路混到妖王,就你們一起把原來那座山頭滅了……這事兒就沒再提……”玄雕王撓撓頭,支吾道:“以前我是沒得選,但之後我都是想做個好妖……”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