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軍事歷史 大明之拉著崇禎南遷 第287章 馬種在退化

《大明之拉著崇禎南遷》 第287章 馬種在退化

“不過殿下,我軍騎兵于劣勢,眼下,步卒,銃炮乃至于甲胄萬般所需,我軍都能供上,但騎兵卻不是如此,是堪用的騎手,就不太好找,如果訓練的話,也不如步卒那般好練,所以,不能急于一時啊……”

潘云騰在一旁說道。

“畢竟不是北地,難找是正常的!”

華夏民族,當然有弓馬嫻的人,西北九邊沿線,習武風,民風彪悍,無論是大順,還是歷史上清朝的核心戰斗力陜甘綠營,都是相當能打的存在。

不過,這些優質的騎兵來源,卻都不在朱慈烺掌握的范圍,所以,朱慈烺只能夠自練騎兵。

“我軍的馬還是富余些的,再練個七八千騎,不問題,多練練就是了,對了,騎兵的挑選,也要挑選那些個材矮小,重不大的,不要凈挑些大塊頭的壯士,這些壯士編擲彈兵倒是好手,讓他們當騎兵,那馬兒太罪了!”

現在的前親軍龍騎,已經拋棄掉了傳統的騎,所以,對于騎兵的力氣要求不算太高了——箭可是個力氣活,弓箭手個個都是膀大腰圓的好漢,要不然也拉不開弓啊。

所以,可以在騎兵本,進行輕量化。

不過,潘云騰倒還有自己的建議,只聽他道。

“殿下,若是將甲胄背面給去了,再舍了臂甲,甲,只留下護頸,鐵面,前甲,哦對了,還有護那玩意可是得著重保護),保護軀干,面門,咽,四周不必管他……”

Advertisement

“這不就甲了嘛?”

朱慈烺呵呵一笑,不過,卻也明白,這玩意跟甲完全不同。

他比甲的防面積要求更高——甲騎兵那會的敵人,也不是玩騎的韃子啊。

實際上,甲這玩意在歐洲戰場上純粹就是個裝飾——什麼甲也扛不住子彈啊。

“殿下,這西洋甲胄可不適合我軍!”

聞言,一旁的潘云騰呵呵一笑。

“這個甲看起來亮晃晃的好看,可用起來,真不如咱們中土的甲胄,而且,造也難造,工時長,造價高,只能采買,這采買的話,一時半會,也運不過來,為我軍所用!”

“板甲當然不適合我朝了!”

朱慈烺點了點頭。

板甲這玩意,朱慈烺是不太可能花大力氣研究的,更不會進行采購。

因為相比于札甲,這玩意所需要工時太長了——當然長了,后世有自鍛錘,現代科技的助力,打造板甲都尚且需要一千個工時,按每天十個小時來算,也得一百天,這玩意在現代技的加持下,都尚且如此艱難。

“不過,減輕一下盔甲的重量,倒是個不錯的法子,另外,還應該控制騎兵的重,對了,這個紅人的馬,也是相當不錯的,大洋馬比我朝之馬,要強得多了,將來在拿下濟州島,在濟州島上養馬時,也可以從番商手上,采購一些良種馬,或是母馬,培育馬種!”

朱慈烺張口說道。

大明朝的馬確實有些不太行。

數量不說,質量還差——蒙古馬真心算不上什麼好馬,尤其是明代的蒙古馬,如果擱到清末,那就更算不上好馬了!~

因為吉思汗那會的蒙古馬,跟明清的蒙古馬,已經不太一樣了。

華夏的馬種,本質上是一直在退化的。

就是一代不如一代,劣馬驅逐良馬!

因為養馬可是一個非常需要技含量的活,如果不好好養的話,那不僅僅養不出來好馬,反而會養出來一窩一窩的劣馬,但是這個如何養出來好馬?

那就比較艱難了。

當初漢武帝派李廣利征大宛,搶回來了那麼多的好馬駒啊。

可最后,這些良馬駒卻都不出意外地劣化了。

可見養馬是一個非常難的事,想要將馬兒的好統給繁衍下去,就更難了。

所以,歷朝歷代的封建統治者們,都在不停地想辦法引進良馬。

不過到了宋代,華夏的馬政被趙宋家給玩砸了。

因為宋朝養馬跟歷代不同,由于重文抑武,所以養馬的活不能再給武將了,而是要由文來養,由宮里面的宦來養。

殘志堅的公公們,還有飽讀詩書的文來養馬,至于需要騎馬打仗的武將嘛?

那就得離馬遠遠的,就不能沾馬政。

要不然,準保得被趙宋家叩一個跋扈的罪名,背上一口意圖謀反的黑鍋——我大慫在防武將這方面,是冠絕歷代,對于任何可能威脅到自己統治的可能,都要嚴加防范。

就拿這個養馬來說,歷史上,有一個張萬歲的家伙,鼓了劉武周造反,而這個張萬歲又是個養馬的武將,所以,大慫就不能讓心懷歹意,一個不注意就可以搞事的武夫們養馬。

防止武夫們造反的時候把馬兒給牽走了。

防止這群武將們,把馬兒給帶壞了!

所以,改由忠心耿耿的“公公”們,還有正義的文們來養馬。

不過文跟太監們明顯不太會養馬,從他們的幾項所作所為就能夠看出來。

首先,他們養馬時,喜歡給馬兒講倫理。

一個馬種,想要將其優良基因給流傳下來,就不得要進行近親配種——只有近親配種,才能夠純化統,將馬兒的優良基因給保留下來,獲得一種純種良馬。

不過,大宋的士大夫們,雖說暗地里,各種灰倒灶的事沒干,但一個個的道德準繩還特喵的高,他們不僅僅用道德約束人,還用道德約束馬,不準馬搞近親繁

這就好了,五代是殘留下來的優良馬種,愣是一代代地劣化了下去,再加上宋代文們不知道怎麼回事,認為野馬的種比較好,還喜歡把母馬拉到野外,跟野馬配,獲得所謂的“良種”。

以至于,宋代的馬是一代不如一代。

而后來的蒙古人馬倒是養得還,不過,自打朱元璋北伐殘元后,蒙古人的養馬技也在退化,至于大明朝的養馬水平,實際上也不比宋朝強到哪去——廢話,讓一群老農民養馬,能養得出來什麼好馬?

老農民擅長的可不是種田,他們可不太會養馬,養馬的技也不是一般農民牧民能夠掌握的。

所以,時至今日,明清雙方在戰場上使用的戰馬,雖然都是蒙古馬,但跟當初十三世紀蒙古韃子征戰世界時使用的蒙古馬,完全就是不是一個水平的存在。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