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都市爽文 我的歌星女友超兇猛 第284章 葛青訪談(上)

《我的歌星女友超兇猛》 第284章 葛青訪談(上)

面對葉母林慧芬的嘮叨,葉紫彤依依不舍從沙發上坐起來。

“這不是放假了嘛。”

葉紫彤將里一大口西瓜吞下去,忍不住打了個寒,含糊不清道:“我高考都拼命了,現在放松一下怎麼了。”

林慧芬冷哼一聲,不過語氣也了下來。

葉紫彤在下學期學習那拼命勁兩夫妻都是有目共睹的,心里也是欣不已。

說實話,要是這次葉紫彤沒考上二本,他們都不忍心去怪了。

不過林慧芬還是念叨道:“趕去學車!趁假期把駕照給考了。”

“一天天沒事待家里,不然就去店里幫忙!”

“好啦好啦。”葉紫彤吐了吐舌頭,“駕照有什麼難的。”

“店里本就不缺人好不好,送貨小哥都給你免費卸貨了,旁邊那幾家店看著羨慕死了,說哪有那麼好的供貨商。”

“老媽你自己坐那里都閑得不行,收錢也用不了兩個人吧。”

葉紫彤咕噥著,看向電視屏幕的眼睛突然一亮。

“老哥出來了!”

隨著電視中主持人葛青“有請本期嘉賓——葉知秋”的聲音落下,《我的未來不是夢》伴奏聲響起。

葉知秋修長的影自舞臺后走出。

葉母頓時收起嘮叨,連忙往電視機看去。

Advertisement

而此時,葉紫彤看著電視里自己老哥的影,大眼睛咕嚕嚕轉著,不知在想什麼。

......

演播室,葉知秋一出場,現場幾百名學生發出了熱烈的歡呼聲。

一般明星的是有偏重的。

比如天王孫磊,唱了幾十年,他的也老了,所以孫天王的大多是三十歲以上的中年人。

而靠值、流量出名的小鮮則大部分是

至于葉知秋,他的群的組很奇怪。

不分別,男比例基本對等。

不分年齡,下至十多歲的學生,上至幾十歲的年人都有。

畢竟葉知秋的作品范圍太廣泛了,從年輕人喜的仙俠小說,到中年人聽了良多的歌曲《朋友》,都是坑的原因。

就連老年人,聽到《恭喜發財》這首歌,也能認出葉知秋的聲音。

估計現在葉知秋出一首兒歌,就能完對全年齡段的“通殺”。

【...我的未來不是夢

我認真的過每一分鐘

我的未來不是夢

我的心跟著希...】

伴隨著葉知秋的歌聲,現場不觀眾不由自主跟著唱了出來。

一旁的葛青心中嘆,這是自己做那麼久訪談節目以來,現場觀眾參與度最高的一期了。

現場齊唱勵志的歌詞、氣氛熱烈無比,葛青覺得上級找葉知秋當正能量的青年宣傳人簡直不要太合適。

一曲結束,在熱烈的掌聲中葉知秋落座,訪談正式開始。

“歌曲太好聽了。”

經驗富的葛青沒有一上場就直接問問題,這樣會顯得太過突兀。

葛青開玩笑道:“哇,剛才有一瞬間我還以為到了演唱會呢。”

葉知秋謙虛道謝。

順著方才的話,葛青自然地帶出第一個問題:“但據我所知,除了歌手外,知秋你還有很多非常出名的份呢。”

“比如,詩人,你寫的《水調歌頭》和《送別》可是大名鼎鼎。”

“還有暢銷小說家,作品《誅仙》和目前正在連載的的《仙劍奇俠傳》。”

現場響起一片歡呼聲,看來這兩本書的書迷不

“還有編劇,音樂制作人等等...”

“頭銜太多,我一下子都數不過來了。”葛青笑著問道:“那你自己怎麼看待這些頭銜呢,或者說,你更希自己被稱為什麼?”

葉知秋想了一下,說道:“其實對我自己來說,覺很多稱號過譽了。”

“我自己倒無所謂被什麼,可以的話,我覺得統稱為‘創作人’會比較酷。”

葛青眼中閃過一抹驚訝,眼前這名年輕人意外地謙虛呢。

和從先前一些采訪片段、微博中了解的有點不一樣。

“說到創作人,就不得不說最近非常火的兩首新歌了。”葛青繼續問道:“除了剛才演唱的《我的未來不是夢》外,還有一首非常好聽的《朋友》。”

“《朋友》這首歌充滿了人生的悟,知秋你才22歲,當初是怎麼創作出這麼富含人生哲理的歌曲的呢?”

葛青的問題大多是循循引導,讓觀眾更多了解葉知秋這個人。

葉知秋也按部就班地回答,雖然大多是一些偏方的話語,但還是讓觀眾直呼過癮。

“知秋,我們在網上收集了兩個觀眾最關心的問題,由我代為提問。”

葛青笑道:“第一個問題是關于你的新專輯——《中國風》。”

此時,演播室兩人背后的大屏幕打出了葉知秋極的新專輯封面。

一半現代化帥氣流青年形象,一半模糊的古裝影,一半吉他,一半琵琶。

現場學生觀眾響起熱烈的歡呼聲,明顯葉知秋的歌迷不

“中國風,是指這張專輯的音樂風格嗎?”

“沒錯。”葉知秋大方承認,“不過也不全是。”

“專輯的主打歌和其中幾首會是中國風吧,其他的會和《我的未來不是夢》、《朋友》一樣,也會有其他的風格的歌曲。”

“那這張新專輯的多樣富呀。”葛青好奇道,“中國風是一種什麼樣的風格我就不問了,現在大家想知道的是,歌曲會什麼時候發出呢?”

“很快了。”

葉知秋笑道:“在這里拉拉票吧。”

“我參加了一個《歌手》的綜藝節目,第一首演唱的歌曲,就是新專輯《中國風》的作品,大家多多支持。”

當葉知秋宣布這個消息,直播間不歌迷紛紛表示期待。

“果然!直接現場打歌啊這是!”

“你倒是個歌名啊!”

“風險會不會有點大?畢竟是競技類的歌唱節目,唱觀眾耳能詳的歌曲會比較占優啊。”

“有利有弊吧,新歌當然更好,但如果現場打分的觀眾覺得不好聽,分數的確可能不會很高...”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