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都市爽文 我的歌星女友超兇猛 第273章 神秘的文件夾

《我的歌星女友超兇猛》 第273章 神秘的文件夾

發現葉知秋文件夾的細節后,不歌迷紛紛留言。

“我不信你能寫出來,除非你把文件夾拍照給我看一下。狗頭.jpg”

“另外幾個音頻是什麼?不會是和《向天再借五百年》一樣的歌曲吧?”

“不可能!絕對不可能!”

“啊啊啊啊好奇死了!文件夾里面到底是什麼?”

對于歌迷要求“看文件夾”的強烈要求,葉知秋自然是不會答應的。

他發完簡短無比的兩句話,就將這事拋在了腦后不再理會。

然而事還沒完,微博發出沒多久,網友驚訝發現新晉天后虞采薇竟然轉發了。

在“誰配讓我抄?”這條微博后,虞采薇的配文是簡單的兩個字。

“同意。”

隨其后的是同為華海娛樂的歌手丁婕,也進行了轉發。

“同意+1。”

然后是演唱《小蘋果》的子兄弟組合,也站出來聲援,還有華海娛樂名下大大小小不歌手...

要說葉知秋抄襲,華海娛樂的歌手是一萬個不相信的。

大家同一個公司的,支持同事很正常吧?!現在是站隊的時候,趕的表態了,沒準這位大哥一個高興,寫首歌給我唱呢?

子兄弟一首《小蘋果》,上節目、跑商演的邀約都接到手了,華海娛樂“報團取暖”群的小歌手們看了羨慕啊!

Advertisement

天后虞采薇毫不猶豫的下場聲援,把事鬧得越來越大。

......

上京市,一高檔寫字樓中。

專門改造后的練歌房,天王蕭杰與黃金搭檔羅文在聊著什麼。

“杰哥!”經紀人匆匆忙忙推開門,打斷了兩人。

“怎麼了?”蕭杰微微皺眉道。

經紀人將手中的平板遞上,語氣急促,“那個葉知秋回應了。”

蕭杰和旁的羅文一愣,連忙接過平板。

說實話,在決定抄襲之前,他們就做好了充足的準備。

對于華海娛樂發出的律師函,蕭杰團隊早就預料到了,對此一點都不擔心。

而當事人葉知秋的回應,他們也想好了充分的預案。

無論葉知秋作什麼反應,反正就抓住一點,不要直接和葉知秋正面沖突!

倒不是心虛,這是一種高明的理方式。

作為既得利益者,也要裝扮同樣是害者的形象。

表達自己充分尊重原創,至于葉知秋抄襲?我沒說過,兩首歌的旋律會如此相似也許是巧合。

娛樂圈的記憶是短暫的,等這個話題的熱度過去后,自己轉型功,是否抄襲只要沒有法律層面的宣判,已經不那麼重要了。

只是,當蕭杰和羅文看到葉知秋微博中“誰配讓我抄?”霸氣的幾個字,臉還是難看起來。

“狂妄自大!”

蕭杰冷哼一聲,繼續翻評論。

然后,兩人看到了葉知秋《向天再借五百年》只用一晚就寫出來的回復。

“靠!不可能吧?!”

同為創作者的羅文臉一下子就綠了。

一個晚上,他對著抄都抄不出來。到底你是快槍手還是我是快槍手?

蕭杰深呼一口氣,面平靜道:“年輕人不忿,緒繃不住了而已。”

“說的都是氣頭上的話,不用理會。”

“杰哥,還有。”

經紀人臉擔憂地將屏幕逐一劃到虞采薇、丁婕和華海娛樂一眾歌手的微博。

由虞采薇帶頭,全部人都在“誰配讓我抄?”這條微博后,附上了“同意”兩個字。

蕭杰和羅文兩人的臉一下子難看起來。

這個葉知秋竟然有那麼多人替他站臺!

要知道在歌壇,涉嫌抄襲這種敏的事,一般事不到水落石出,即便是好友也不會輕易發聲的。

要是對方真的抄襲實錘了,“為抄襲者發聲”很容易為黑料,造現象。

蕭杰是天王沒錯,但如今葉知秋,天后虞采薇,加上華海娛樂一眾人氣歌手丁婕等等,自己這邊的“勢”已經不如對方了。

“嘭!”

蕭杰重重地將手拍在面前的桌子上。

......

后面抄襲風波如何發展葉知秋已經懶得去理會。

這段時間,他回到華海傳大學完了自己本科階段的畢業論文答辯。

起初,當傳系導師看到《網劇中“文化”與“主流文化”之間的對抗與博弈關系》這篇論文,是有點驚訝的。

原以為這名已經為大明星的學生,寫出的論文能達到基本水準就不錯了,沒想到竟意外地有深度。

論文從葉知秋自己當編劇的《男士》一劇說起,提到了網上抨擊的聲音,以及這種社會現象的深層次原因。

發生于社會底層,是一種自下而上的文化現象,與其他亞文化一樣,其中包含著反主流、反傳統的價值取向。”

“同時也凸顯了現有社會轉型背景下,‘階層’與‘英階層’的對抗,是貧富差距不斷擴大、社會不公平緒持續增長的矛盾影。他們在自我構建后,融合進商業文化中,與主流文化進行著抵抗和收編的博弈。”

論文最后一段,讓傳系眾多導師拍案絕。

葉知秋的這個選題不可謂不新,而且極為近實際。

如今,互聯網和數字時代,網絡上的熱點話題風向可謂是三天一小變,五天一大變。

有時候很多明明覺有些莫名其妙、邏輯上并不通的東西也能火起來,這種現象已經越來越普遍。

大學作為研究這個的專業院校,其實有一個課題就是專門研究這種社會現象的,但推進的速度一直不快。

主要原因還是導師們專業水平深厚,但接網絡新流的速度不如年輕人,不能理解年輕人真正在想什麼,也就無法從看似雜象之中分析出本質。

而葉知秋這篇論文,雖然稍有瑕疵,但邏輯嚴謹、脈絡清晰,讓所有導師眼前一亮。

答辯現場,導師的問題一個接一個,幾乎變了葉知秋的論文解答會。

其他在場的同學直接看呆了,這才想起葉知秋是班學霸的事實。

最后,葉知秋這篇論文毫無疑問地通過,還被評為了“優秀論文”。

葉知秋雖然在校保研,不過是在藝系那邊的劉民康后下,傳系的導師們直呼可惜,恨不得將葉知秋搶回來。

怎麼當初就沒發現這樣的人才呢!?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