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約是在大婚后第四個月的時候,趙禹已經是正經八百奉旨監國了。
晉和帝養了快半年的時間,也沒有好到哪里去。
醫們盡心盡力,趙曦月也每日都往福寧去請安見禮,守在晉和帝的病床前。
如今連與顧行之大婚的事都延后了。
也是自己要求的。
一則因為晉和帝的不好,二則是貴妃月份大起來,如今是越發笨重了,行也不怎麼方便,連去福寧殿請安都不,況且再有兩三個月也要生產的。
到時候生產完了又要坐月子。
宮里面雖然當差伺候的人都很盡心,但趙曦月不放心。
這事兒就私下里也跟顧行之商量過。
橫豎也過去這麼些年了,不在乎多這一年半年的。
顧行之在這上頭倒是也不說什麼,趙曦月怎麼決定的他就怎麼聽了。
也正因為這個,趙禹反而能把宮里面的事給放了下來。
趙曦月年紀慢慢大了,不再是小時候那個只會撒的小姑娘,能夠支撐起事兒,他就算隔三差五的進貢去看看,也不至于不放心。
于是更專注的置起朝政上面的事。
這四個月的時間以來,他待陳縈更是一日好過一日。
而陳縈的態度,卻始終如初。
趙禹很想安靜下來與再好好的談一談,卻總是不得空。
其實也是不知道應該要和談什麼。
好像現在這個樣子就是他最初設想,也是他想要的。
但陳縈真的滿足了他,做到了相敬如賓,他又覺得不對勁起來。
這日朝臣們往東宮來回過話議完了事兒后,只有袁道熙留下來沒走。
趙禹面仍舊是寡澹的,可袁道熙就是能看出他的心不在焉。
兩個人面對著面坐著下棋呢,袁道熙手上的白子已經落下去很久,趙禹都沒有什麼反應。
袁道熙并沒有急著催促。
他等了許久,笑著搖頭,手上的白子索都撂回了棋盒里面去:“殿下心不在焉的,何必留下我坐在這兒陪著殿下下棋呢?”
他問這話的時候也還是在笑,和煦開口,目落在趙禹上,好半天沒有挪開。
趙禹深吸了口氣:“你的婚事,今年之也要了吧?溫娘子都十八了。早前說上有孝,去年就已經出了孝,你們兩家怎麼還一直拖著?”
袁道熙眼皮一跳:“今年會吧,這事兒不是我自己說了算,我自己也不著急,橫豎是阿耶與阿娘做主的。
溫家那邊也還沒個說法,怎麼樣我也沒有去問過阿娘。
我自己……殿下是知道我的,真我去心這些,還不如多分派我些差事。”
趙禹嗤了聲:“你也里積德吧。太原溫氏的郎,委屈了你不?婚事早說定的,你如今又來說這個。倘或溫娘子知道了,看你以后怎麼說。”
袁道熙心道一聲果然,幽幽一聲嘆息:“怪不得殿下突然問起來我的婚事,原來是同太子妃鬧了矛盾,過得不大舒心。
我說這怎麼議完了事兒也不去尋太子妃,今日倒這樣有興致,留下我下棋。
太子妃不理您?”
趙禹就瞪了他一眼。
袁道熙面上笑意不減:“殿下已經留下了我,怎麼又不說?到底是有什麼煩心事,不如直說呢。
我又不是什麼都能猜得準的。”
趙禹的確是沒有打算瞞著他什麼。
倘或二郎在京中,去問一問二郎,跟二郎聊聊,大抵明白的更快些。
可沒辦法,二郎去了蜀中,前些時日來了信,離開的時候對京城還有許多舍不得,現在真的到了蜀中,他們夫婦兩個樂不思蜀,今年大概都不準備回來了,就算真要回來,也是要過年的時候,回來過了年,明年還要去。
邊就只剩下袁道熙,還能說說這些事。
偏偏袁道熙他自己本來也沒開竅呢,拿什麼開解他?
趙禹糾結了好久,才留下他,還沒想好怎麼開口呢,他先看出了他的心不在焉。
“太子妃……很好。只是我先前沒有這些心思,想的是婚之后相敬如賓就很好,是我的發妻,又是父皇賜婚的,我自然對極好,也看重陳家。可現在……”
他遲疑了一瞬,袁道熙短促的啊了一聲:“太子妃不是這樣想,所以造了殿下的困擾嗎?”
趙禹卻搖頭說不是:“很聰明。早在婚之前,就看懂了我的心意。
彼時我待不錯,你是知道的,王府的令符給了,邊得力的暗衛也撥給了。
我想著既然要做我的正妃,這些本就應該是該得的。
可……那時候似乎有些誤會了我的心意。
然后有一天,突然發現了,誤會了我,我對并不是那樣的心意。
我想要的是相敬如賓,而不是與花前月下。
從那之后,……順從了我的心意與想法。
一直到大婚后,再到如今,與我婚四個多月了,的確把相敬如賓四個做做的特別好,對我的飲食起居也照顧的好,可我總是覺得,哪里不對。”
袁道熙眉心蹙攏起來:“我不太懂。殿下覺得哪里不對?我依稀記得,殿下早就與我說過,夫妻一,相敬如賓就夠了,否則恐怕有諸多的牽連。
倘或了真心,難免想要過分維護,可殿下的份,不合適。
在家國天下與心悅之人中,總難平衡。
一定要選一個,殿下選的是家國天下。
未來的正妃,合適,能平和的相,就最好不過。
依我看來,太子妃不是就很好,正合適了殿下當初的想法嗎?
如今是……怎麼不對了呢?”
趙禹還是搖頭:“我要是知道,我還心煩什麼?”
袁道熙也他一下說懵了。
他和趙禹一起長大的,何曾聽見從趙禹口中說出不知道,對某種緒,一件事,這樣沒有信心,是全然茫然無措的狀態,不著頭腦的。
趙禹就應該永遠都是有竹的樣子,任何事任何人,都在他的掌握之中。
而陳縈,他的太子妃,卻突然了那個變數。
在墳頭住了十一載的少女段怡,突然成了王孫公子爭相求娶的香餑餑…… 公子:愿意江山為聘! 段怡:江山很好,我要了。你?贈品不要。 * 崔子更冷眼旁觀,決定張開虎嘴,等著某個想要扮豬吃虎的姑娘,送上門來。
人人都知太子趙晢矜貴清絕,克己復禮,奉旨受其教導的李璨驕矜張揚,常挨手心,絕無成為太子妃的可能。 直至那一日國宴外,有人瞧見趙晢紅著眼眸單膝跪地,拉著李璨滿口荒唐言“窈窈別走,戒尺給你打回來好不好……” * 最初,她跳脫貪玩,不思進取,挨了手心總窩在他懷里哭你多疼疼我嘛。 趙晢成何體統? 后來,有旁的姑娘奉旨住進了東宮。 李璨我要與你一刀兩斷…… 趙晢俯身擒住她唇再硬的嘴,親起來都是軟的。 再后來,二人結發,琴瑟和諧。 趙晢太子妃多疼疼我吧。 李璨成何體統? 趙晢忿而欺身,咬著她耳尖我不成體統,我不成體統還不行嗎?
鍾薏失憶了,醒來後丫鬟告訴她,自己是侍郎府嫡女, 有把她捧在手心的父母家人,千嬌萬寵長大。 她遇到了九五至尊做她的心上人,光風霽月溫潤如玉,承諾弱水三千只取她一瓢。 一紙詔書,她滿心歡喜嫁入皇宮,皇帝變成夫君。 後宮無爭鬥,日子如神仙般逍遙安寧。 除了夫君有些過於頻繁的索取和有點窒息的佔有慾,一切都無比完美。 鍾薏以爲,自己會一直這樣幸福下去。 直到某一日,失去的記憶如潮水涌入腦海—— 她終於想起,眼前的皇帝,是那個曾經因她和別人多說了幾句話,就將她囚禁於寢殿的瘋子。 她受不了他恐怖的愛和控制慾,選擇逃跑,墜入水中失憶。 如今,記憶迴歸,恐懼也隨之而來, 於是她表面仍舊與他日日親暱,背地悄悄籌謀,想再次逃離,卻被他一眼識破。 皇帝勾着一如往日的溫柔笑意,將兩人手一同鎖在榻邊的雕花金柱,吮去她眼角溢出的淚水。 烏髮迤邐交纏,他摩挲着她的臉頰,嗓音低啞繾綣:“看,這般我們就再也不會分離了。” * 【男主視角】 朕有一愛人。 她機敏,聰慧,略懂醫術,是天底下最好的女郎。 年少時,她救我於生死間,巧笑嫣然,用花言巧語討我歡心。 我信了,也甘願沉淪其中。 我想把她留住,可她是一隻留不住的鳥,於是我將她關在房中,爲了安慰她,許她世間珍寶、千萬榮寵,甚至將無上鳳位捧到她面前,只爲博她一笑。 可她竟還是總着離開我。 我捨不得傷她,所以,她第一次逃,我便斬盡她身邊侍婢;她第二次逃,我將蠱惑她之人的頭顱送到她面前。 我以爲,只要用盡一切將她留在身邊,總有一日,她會懂,懂我的愛。 可她拼了命地逃出皇宮,寧願去死也不願再多看我一眼。 我無計可施,跪在她面前,問她,爲何不再愛我? 那日江風獵獵,吹得她搖搖欲墜,她雙眼通紅,流下清淚,說,陛下從不懂情,又何來愛? 好在,上天憐憫,又給了我一次機會。 她失憶了。 那麼這一次,我便換個法子,學着做一個溫柔的郎君,細細地纏着她,哄着她。 等她深陷其中,等她徹底愛上,再告訴她—— 永遠別想離開朕。